鲅鱼,广泛分布于太平洋西北部的日本诸岛海域、朝鲜半岛南端群山至釜山外海和中国渤海、黄海、东海等海域。栖息水深与季节和个体大小有关,稚幼鱼栖息表层,随着生长,渐趋中层;夏季栖息中上层,冬季则栖息中下层。
鲅鱼一般指蓝点马鲛。蓝点马鲛,体高小于头长;吻尖长;口大,上下颌约等长;上下颌各具强牙一行,侧扁,三角形,14-20枚,排列稀疏;腭骨及锄骨亦具齿,舌上无齿;体被细圆鳞,侧线鳞较大,明显,腹侧大部分裸露无鳞;;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尾鳍深叉形;体背侧蓝黑色,腹部银灰色;沿体侧中央具数列黑色圆形斑点。
暖温性中上层鱼类,分布水深与季节和个体大小有关,稚幼鱼分布表层,随着生长,渐趋中层;夏季分布中上层,冬季则栖息中下层;有洄游习性,行动敏捷,性凶猛,肉食性,捕食结群性小型鱼虾类和甲壳类;广泛分布于太平洋西北部的日本诸岛海域、朝鲜半岛南端群山至釜山外海和中国渤海、黄海、东海等海域。
形态特征
蓝点马鲛,叉长(鱼体由吻端到尾叉最深点的长度)为体高5.8-6.5倍,为头长4.5-4.8倍。头长为吻长2.7-2.9倍,为眼径4.9-6.1倍。1龄鱼平均叉长达420毫米,2龄鱼叉长达550毫米,以后生长减慢,7龄鱼长达1.03米。体延长,侧扁,背缘和腹缘浅弧形,以第二背鳍起点处最高,向后渐细,尾柄细,两侧在尾鳍基各具3条隆起嵴,中央嵴长而高,其余2嵴短而低。
头中大,头长大于体高,背面圆凸,两侧平坦,头的腹面向后倾斜。吻长,尖突,长约为眼径2.3-2.5倍。眼较小,上侧位,距吻端较距鳃盖后缘为近。眼间隔宽凸,大于眼径。鼻孔每侧2个,分离,前鼻孔圆形,后鼻孔裂缝状,紧位于眼前缘。口大,前位,斜裂。上下颌约等长。眶前骨窄,上颌骨仅部分为眶前骨遮盖,后端钝圆,后延伸达眼后缘下方。上下颌牙强大,侧扁,尖锐,牙侧无锯齿状缺刻,上颌牙一行,16-20枚,下颌牙一行,14-17枚。
腭骨具细颗粒状牙带。舌上无牙。鳃孔大。前鳃盖骨和鳃盖骨边缘光滑,无棘。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耙较长,排列稀疏。肛门位于臀鳍前方。
生活习性
摄食
蓝点马鲛属于肉食性的凶猛鱼类,食谱较单纯,以小型鱼类为主要饵料,还有少量头足类和甲壳类等。鳀是蓝点马鲛常年摄取的最主要种类,此外,还有玉筋鱼、青鳞沙丁鱼、细条天竺鲷、黄鲫、斑鲦、枪乌贼类、曼氏无针乌贼幼体、鹰爪虾等。摄食强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的摄食强度最低;秋季摄食强度最高;夏季和冬季摄食强度均较低。
洄游
黄海、渤海种群越冬场主要在沙外渔场和江外渔场,洄游于黄海和渤海中的各个产卵场。黄海南部种群越冬场在浙、闽外海渔场,洄游于浙、闽和南黄海近海的产卵场。
黄海、渤海种群每年4月中下旬从越冬场经大沙渔场,由东南抵达江苏射阳河口东部海域后,鱼群一路游向西北,进入海州湾和山东半岛南岸各产卵场,产卵期在5-6月。
主群则沿122°30'N北上,4月底绕过山东高角,向西进入烟威近海产卵场以及渤海的莱州湾、辽东湾、渤海湾及滦河口等主要产卵场,产卵期为5月。在山东高角处,主群的另一支继续北上,抵达黄海北部的产卵场,产卵期为5月中旬到6月初。每年9月上旬前后,鱼群开始陆续游离渤海,9月中旬黄海索饵群体主要集中在烟威、海洋岛及连青石渔场。10月上、中旬,主群向东南移动,经海州湾以东海域,汇同海州湾内索饵鱼群在11月上旬迅速向东南洄游,经大沙渔场的西北部返回到沙外渔场、江外渔场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