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的作用
据《英格兰医学期刊》报道,一周步行3小时以上,可以降低35%-40%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美国《自然》杂志称,60岁以上,一周三天,每次步行45分钟以上,可以预防老年痴呆。一周步行7小时以上,可以降低20%的乳腺癌罹患率。
同时,世界卫生组织还将走路评定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每天走6000步≈3至4千米行走距离≈30分钟左右。
走路还可以增强心脏功能,血管弹性,增强肌肉力量,保持心情愉快等。
然而,这些是建立在正确的步行方式上。
长期暴走可能出现的情况
走出滑膜炎
滑膜炎,是一种可以发生在各个关节的疾病,滑膜受到刺激产生炎症后,分泌和吸收液体失调,形成积液的一种关节疾病。
虽然说滑膜炎是一种全身都可以中招的疾病,但是多数都会宠爱“膝关节”,膝关节是人体滑膜最多,结构最复杂的关节之一,而且膝关节位于肢体较表浅部位,所以损伤和感染的机会比其它关节多,加上走路其实是一种自重训练,所以走路走得多,有机会增加患滑膜炎的风险。
症状:膝盖的滑膜炎,多数会出现轻微肿胀、疼痛,走路有时会咯噔咯噔响,特别是上下楼梯时疼痛感明显。
半月板磨损
半月板是不是很熟悉!相信许多爱跑步的小伙伴肯定会听过,不仅是跑步,走路走得不恰当,也有可能让它受伤。
半月板,是一种韧带纤维软骨,在膝关节有内侧和外侧两个。半月板受伤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急性破裂,多半发生在扭转和突然发力的情况下,膝盖无法承重引起损伤。另外就是慢性磨损,这也是走路可能损伤的情况,它是一种退化性破裂,最后会导致半月板边缘磨损,变薄。
症状:半月板受伤后,走路时会突然出现“卡住”情况,不能伸直也不能屈曲,上下楼梯或者下蹲时关节不稳、软弱无力等。
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是位于足底扇形的软组织,当我们站起来时,脚部会承受全身的体重,这片软组织会支撑足踝的结构(也就是足弓);在运动的时候会伸展并吸收地面的反作用力,保护我们双脚。
足底部筋膜炎,主要是因为筋膜或者肌腱长期受伤拉扯引起的炎症。过度行走,可能会不断以错误的方式牵拉到足底筋膜。
症状:如果你是暴走一族,早上起床时发现脚底刺痛,足跟内侧有明显压痛,走路时也开始有疼痛感时,就要当心是不是足底筋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