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女人,6个贫血。精致,举止优雅,谈吐得体,是众人跟中的一道靓丽风景。可是,当铅华洗去,镜中的你苍白憔悴,一脸疲惫,你还会觉得自己是个美女吗?如果这不是因为你一两个晚上的熬夜所致,那很有可能是因为你患上了自己还不知道的贫血症。
如果你患上了贫血症,那么随之而来的还会有:发色黯淡、头昏眼花、心悸失眠,甚至月经失调等等,如果长期不治,将形成恶性循环,引起免疫力下降,许多疾病也会乘虚而入,你的健康将受到全面威胁。
10个女人,6个贫血
贫血是比较常见的疾病,确切地说贫血只是一种症状而不是具体的疾病,各种疾病都可以伴有贫血。
所谓贫血是指循环血液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的下限,即成人男性低于120克/升,女性低于110克/升,孕妇低于100克/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0亿人不同程度贫血,每年因患贫血引致各类疾病而死亡的人数上千万。中国患贫血的人口概率高于西方国家,在患贫血的人群中,女性因为月经、妊娠、分娩、哺乳、避孕等多种原因,成为贫血高发的特殊人群。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全球女性的贫血发病率高达64。4%!中国卫生部针对育龄女性贫血状况统计:近一半的育龄女性贫血!其中64。5%怀孕期女性贫血;61。3%的哺乳期女性贫血。10个女人6个贫血,这就是事实!
贫血青睐哪些女性
在不愁吃喝的年代,贫血似乎应该离我们远去,但实际上由于贫血发生的多种原因,它不为人注意的早期征象,使许多女性正受着贫血的隐形威胁。
1、长期喝咖啡、浓茶的女性。咖啡可以抑制铁的吸收,浓茶中的鞣酸与铁结合形成难溶解的物质,随粪便排出。
2、不爱吃水果的女性。水果中的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
3、月经过多的女性。一次月经将失去20~30毫克的铁,身体内铁的含量供不应求,很容易导致贫血。每次月经的失血总量在50-80毫升左右,经量多达100毫升以上则为异常。
4、妊娠女性。由于生理的变化,血容量会随着生理的需要而增加,孕妇的血液被稀释丁,怀孕一次母亲要消耗1000毫克的铁,而现在的女性,由于月经、偏食等原因,怀孕前大多已有贫血倾向,一旦怀孕,体内铁的消耗量急速增加,引起贫血。
5、失血过多的女性。产后或手术后失血量多,也非常容易导致贫血。
6、使用劣质化妆晶的女性。劣质化妆品和染发剂中含铅量高,阻碍血红蛋白的生成。
7、过分减肥的女性。许多女性为了减肥而不吃早饭,或每天拒吃主食,或只吃那些不能使营养得以平衡的食品,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也容易引起贫血。
8、有痔疮的女性。由痔疮而引起的长期慢性。失血,正如同女性月经一样,甚至更严重。
9、反复鼻出血的女性。有的女性有鼻中隔弯曲,或鼻腔黏膜糜烂,每遇天气干燥,鼻腔持续小量出血。
10、饮食有偏好的女性。有些女性拒吃动物肝脏、海带、紫菜、香菇、黑木耳等这些含铁丰富的食物,易导致贫血。
补充铁质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首要法则,可是还有一些误区大家不了解,有些会认为贫血好转得停服铁剂,其实这是错误的。一起来看看造成女性贫血的营养误区吧。
误区1:贫血好转得停服铁剂?
贫血者根据医生指示,服用铁剂,看到贫血情况改善或稳定后,即停止服用,这也是错误的做法。这会造成贫血情况再次出现的后果。正确的方法是服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直到贫血症稳定后,再继续服用铁剂6至8周,以补充体内的储存铁。
误区2:蛋、奶对贫血者多补益?
牛奶够营养,但是含铁量很低,人体吸收率只有10%。例如用牛奶喂养的婴幼儿,如果父母忽视添加辅食,常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蛋黄补铁好,蛋黄含铁量虽较高,但其铁的吸收率仅为3%,并非补铁佳品。鸡蛋中的某些蛋白质,会抑制身体吸收铁质。因此,这两种父母常给孩子吃的食品,虽营养丰富,但要依赖它们来补充铁质则不足取。然而,动物肝脏不仅含铁量高、且吸收率达30%以上,适合补铁用途。
除了生理特点,女性在饮食方面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和行为习惯,都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误区3:蔬菜水果无益补铁?
许多人不晓得多吃蔬菜、水果对补铁也是有好处的。这是因为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及苹果酸,这类有机酸可与铁形成络合物,从而增加铁在肠道内的溶解度,有利于铁的吸收。
误区4:多吃肉对身体不好?
一些女性对一般广告中宣传的肉食损害健康产生误导,只注重植物性食品的保健功效,导致富含铁元素的动物性食品摄入过少。实际上,动物性食物不仅含铁丰富,其吸收率也高,达25%。而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元素受食物中所含的植酸盐、草酸盐等的干扰,吸收率很低,约为3%。因此,忌肉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在平日饮食中,蔬果与肉类的摄取应均衡。
误区5:咖啡与茶多喝无妨?
对女性来说,过量嗜饮咖啡与茶,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茶叶中的鞣酸和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可与铁形成难以溶解的盐类,抑制铁质吸收。因此,女性饮用咖啡和茶应该适可而止,一天一两杯足。
当然,除了营养因素以外,缺铁性贫血还可能由疾病引起。例如痔疮、肿瘤、消化道溃疡、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所以,发生贫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明确诊断,正确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