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无法直接观测,但可以借由间接方式得知其存在与质量,并且观测到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借由物体被吸入之前的因黑洞引力带来的加速度导致的摩擦而放出x射线和γ射线的“边缘讯息”,可以获取黑洞存在的讯息。
推测出黑洞的存在也可借由间接观测恒星或星际云气团绕行轨迹来得出,还可以取得其位置以及质量。
黑洞
1916年,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通过计算得到了爱因斯坦场方程的一个真空解,这个解表明,如果一个静态球对称星体实际半径小于一个定值,其周围会产生奇异的现象,即存在一个界面——“视界”,一旦进入这个界面,即使光也无法逃脱。这个定值称作史瓦西半径,这种“不可思议的天体”被美国物理学家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命名为“黑洞”。
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时,人类首张黑洞照片面世,该黑洞位于室女座一个巨椭圆星系M87的中心,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质量约为太阳的65亿倍。它的核心区域存在一个阴影,周围环绕一个新月状光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被证明在极端条件下仍然成立。
北京时间3月24日晚10点,中国科学家参与的事件视界望远镜(ETH)合作组织公布最新研究成果:发现了偏振光下M87超大质量黑洞的影像。
黑洞的形成
在那里,热核反应在不停地进行着,因而保证了恒星的发光发热,保证了恒星具有稳定的高温。
恒星是个气体球,由于温度很高,所以恒星对外辐辐射的压力很大。这种辐射压力与恒星上物质间的引力达到了平衡。这样的恒星是稳定的。目前太阳正处在这样一个平衡状态,因此太阳目前是很稳定的。
但是值得指出,恒星的核燃料总有一天会耗尽。这一天到来之际,就是恒星死亡之时。恒星的能量得不到补充,温度就要下降。由于温度下降,辐射压力再也抵抗不了恒星的引力作用,恒星就会不断收缩,这种在自身引力作用下的收缩称为坍缩。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告诉我们,引力与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由于坍缩坍缩天体体积缩小,密度加大。,恒星的半径就要变小,引力增大,从而坍缩得就会更厉害。恒星被压得越来越小,密度越来越大,坍缩的速度会变得越来越快。到了最后瞬间,整颗恒星的温度剧烈上升,可达到摄氏一亿度。于是引起了一阵阵激烈的爆炸。这就是所谓的超新星大爆发。恒星被撕成碎片,成亿吨的微粒被抛向太空,发出异常明亮的光芒。
在巨大恒星的急剧死亡中,那些大于三倍太阳质量的超新星残骸又会无限地坍缩下去。在强大的引力下,挤呀挤,恒星的直径越来越小。压呀压,一下子把几百万公里直径的恒星压成了一个“点”,我们把这个点称为“奇点”。在围绕着这个点的某个范围内,引力无限大,任何东西靠近它都会被它吞掉,连光线也逃不出它的“魔掌”。也就是说,在这个范围内引力已经大到连光线也要弯折,光线再也不能从这个范围内发射出去,或者说逃逸逃逸逃跑。出去。恒星终于在我们的视界中消失——黑洞形成了。这个光线不能逃逸的范围,称为“黑洞表面”,也叫作“视界”。
黑洞是非常小的,要是质量像地球那么大,它的直径还不到2厘米;天文学家还相信,除了由于引力坍缩而形成的黑洞以外,还存在着一种巨型黑洞,它们可能在许多星系中潜伏潜伏隐藏;埋伏。着。成千上万颗恒星相互挤压碰撞,形成了巨大的坍缩天体——巨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