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调的结构是:汉(左右结构)调(左右结构)。
汉调的拼音是:hàndiào。注音是:ㄏㄢˋㄉ一ㄠˋ。词语解释是:流行于江·汉间的戏剧腔调。汉调[hàndiào]⒈流行于江·汉间的戏剧腔调。基础解释是:旧称楚调、汉调(楚腔、楚曲),俗称“二黄”,指湖北省武汉市地方戏剧,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综合释义是:流行于江汉间的戏剧腔调。明末流行的昆曲词句文雅,非一般人所能了解。时人因取昆曲中《红梅》、《琵琶》等传奇,编成皮黄,西皮与二黄开始同唱,行之江淮间,称为汉调。'旧称楚调、汉调(楚腔、楚曲),俗称“二黄”,指湖北省武汉市地方戏剧,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7、汉语大词典是:流行于江汉间的戏剧腔调。明末流行的昆曲词句文雅,非一般人所能了解。时人因取昆曲中《红梅》、《琵琶》等传奇,编成皮黄,西皮与二黄开始同唱,行之江淮间,称为汉调。8、国语辞典是:一种盛行于湖北、陕西一带的地方戏曲名称。参见「汉剧」条。汉调[hàndiào]⒈一种盛行于湖北、陕西一带的地方戏曲名称。参见「汉剧」条。9、其他释义是:汉剧的旧称。
汉调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汉调详细内容】
流行于江·汉间的戏剧腔调。汉调[hàndiào]⒈流行于江·汉间的戏剧腔调。
二、基础解释
旧称楚调、汉调(楚腔、楚曲),俗称“二黄”,指湖北省武汉市地方戏剧,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三、汉语大词典
流行于江汉间的戏剧腔调。明末流行的昆曲词句文雅,非一般人所能了解。时人因取昆曲中《红梅》、《琵琶》等传奇,编成皮黄,西皮与二黄开始同唱,行之江淮间,称为汉调。
四、国语辞典
一种盛行于湖北、陕西一带的地方戏曲名称。参见「汉剧」条。汉调[hàndiào]⒈一种盛行于湖北、陕西一带的地方戏曲名称。参见「汉剧」条。
五、关于汉调的造句
1、大力振兴秦腔艺术,扶持汉剧、汉调桄桄、眉户、碗碗腔、商洛花鼓等地方戏曲。
2、,源于徽调和汉调,也吸收了陕西“汉中二黄”。
3、徽调多为二黄调、高拨子、吹腔、四平调等,间或亦有西皮调、昆腔和弋腔;而汉调演员演的则是西皮调和二黄调。
4、陕西除了有大西北人民喜闻乐见的秦腔外,还有眉胡、阿宫腔、弦板腔、汉调二黄、碗碗腔、长安道情、汉调桄桄等40多个地方色彩浓郁的小剧种。
5、京剧形成于1790年前后至1840年前后,是在北京原有的昆、弋腔和外地进京的徽班、汉调、秦腔等地方戏曲声腔的基础上逐步孕育形成的。
6、陕西除了有大西北人民喜闻乐见的秦腔外,还有眉胡、阿宫腔、弦板腔、汉调二黄、碗碗腔、长安道情、汉调桄桄等40多个地方色彩浓郁的小剧种。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zj-121633/
六、关于汉调的诗句
听汉调秦筝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汉调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