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潜伏期最长多久
狂犬病——人兽共患型急性传染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型急性传染病,又称“疯狗病”“恐水症”。人被含有狂犬病病毒的犬咬伤,有30%~70%的概率会感染狂犬病,此病一旦发病,其死亡率会达到100%。患有狂犬病的患者,临床表现为极度兴奋、狂躁不安、流涎、意识丧失等不正常生理状态,如果治疗不当或没有及时治疗,会导致全身麻痹而死亡。
病犬是狂犬病的传染源
人类所患的狂犬病主要是由带狂犬病病毒的病犬传染的,约占总传染源的80%~90%,其次是猫和狼。狂犬病主要通过带有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后,病毒自皮肤损伤处进入人体。患病动物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狂犬病病毒,被犬、猫舔舐伤口或者肛门后会感染狂犬病。其次,在犬、猫等动物的宰杀及剥皮过程中,也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有时接触打疯狗用的木棒也可能感染上狂犬病。
狂犬病具有潜伏期
人在感染狂犬病病毒之后,并非全部发病,发病与否以及潜伏期的长短与咬伤的部位、创伤程度、局部处理情况、精神等多种因素有关。被咬伤头、颈、手者发病较多,潜伏期较短;咬伤下肢者发病较少,潜伏期较长。被咬伤后的创面大、伤口深、有多处伤口者发病较多,潜伏期也较短。感染狂犬病病毒后,经过适当处理者发病较少,潜伏期较长。精神过度紧张,如惧怕患狂犬病,有时会提前诱发狂犬病。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
狂犬病病毒对神经系统有很强的亲和力。病毒进入人体后,先在伤口的骨骼肌和神经中繁殖,主要沿神经系统传播和扩散。典型病例临床表现分为三期:前驱期、兴奋期(或痉挛期)、麻痹期。多数前驱期患者有发热、头痛、乏力、恶心、周身不适等症状。对痛、声、风、光等刺激敏感,并有咽喉部的紧缩感。患者伤口部位及其附近有麻木、发痒、刺痛或虫爬感,前驱期可持续1~4日。兴奋期(或痉挛期)患者多神志清楚且处于兴奋状态,表现为极度恐惧、烦躁,对水声、风声等非常敏感,引起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恐水是本病的特殊症状,但不是每个患者均有这样的症状,典型表现为在饮水、见水、流水声或谈及饮水,甚至想到水时,都可引起严重的咽喉肌痉挛,故患者渴极畏饮,饮而不能咽,常伴有声嘶和脱水现象。怕风也是本病常见的症状,微风、吹风、穿堂风等都可引起咽肌痉挛。麻痹期痉挛减少或停止,患者逐渐安静,出现弛缓性瘫痪,尤以肢体软瘫多见。眼肌、颜面肌及咀嚼肌亦可受累。呼吸变慢及不整,心搏微弱,神志不清,最终因呼吸麻痹和循环功能衰竭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