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中国傣族节期在傣历六七月(清明节后十日左右)。现已固定在公历4月13至15日。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并举行拜佛、赛龙舟、放高升、点孔明灯等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增加了游行、文艺汇演、电影晚会、展览和物资交流等新内容。泰国、缅甸、老挝等国都在每年公历4月中旬欢度此节。
泼水节是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同时泼水节还是加强西双版纳全州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重要纽带,对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合作交流,对促进全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泼水节的习俗
1、歌舞活动: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娃娃,穿上节日的盛装,共聚村中广场,男女老少围成一圈,和着芒锣象脚鼓点翩翩起舞。
2、浴佛:在第一天,一清早人们就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清水浴佛:为佛像洗尘。也是祈求神灵保佑人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浴佛完毕,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
3、丢包:泼水节也是未婚青年男女们寻觅爱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时节。泼水节期间,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欢做丢包游戏。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制作的花包,是表示爱情的信物。
4、赛龙舟:赛龙舟是泼水节精彩的项目之一,常常在泼水节的第三天举行。
5、边交会:由泰国那边的小商人过来买卖当地特色、小吃,以此增加两国的友谊,意义重大。
泼水节来历
泼水节最早来自于印度,它是印度著名的传统节日。后来被佛教吸收,成为佛教的一个习俗。后面随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泼水节传入了中国云南地区,最后成为傣族的一个风俗习惯。泼水节的意义是为了除新迎旧,将旧的东西抛弃,同时也为了给家人祈福。
泼水节又被人们称之为浴佛节,是傣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最早来源于公元5世纪的波斯,但是在当时泼水节并不叫做泼水节,它叫做“泼寒胡戏”,后面随着文化的传播泼水节从波斯传到了印度,在印度人们觉得这个名字读起来很麻烦,因此就将其改成“泼水节”,这就是泼水节的由来。泼水节从印度慢慢地传入各地,如中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泰国、缅甸等地。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期的时候,泼水节在缅甸的时候被佛教纳入其中,随后伴随着佛教的传播,泼水节进入了中国的少数民族傣族。随着佛教在傣族的深入,逐渐泼水节发展成了傣族的一个重要民族习俗,同时也逐渐发展成了一个重要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