怙恶不悛造句是什么

2024-09-10 10:41:56

怙恶不悛的造句是:王龙虽有些富家子弟的坏脾性,贪图享乐,爱慕虚荣,心高气傲,喜欢被众人捧着惯着,骨子里,却不是怙恶不悛之徒。

怙恶不悛的拼音是:hùèbùquān。注音是:ㄏㄨˋㄜˋㄅㄨˋㄑㄨㄢ。词性是:成语。

怙恶不悛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怙恶不悛详细内容】

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二、汉语大词典

坚持作恶,不肯改悔。语本《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宋史·王化基传》:“若授以远方牧民之官,其或怙恶不悛,恃远肆毒,小民罹殃,卒莫上诉。”郑观应《盛世危言·公法》:“各国同声其罪,视其悔祸之迟速,援赔偿兵费例,罚锾以分劳各国。若必怙恶不悛,然后共灭其国。”

三、成语词典版

01.《宋史.卷二六六.王化基列传》:「若授以远方牧民之官,其或怙恶不悛,恃远肆毒,小民罹殃,卒莫上诉,甚非抚绥远人之意也。」02.《金史.卷一零九.许古列传》:「彼若有知,复寻旧好,则又何求。其或怙恶不悛,举众讨之,顾亦未晚也。」03.《元史.卷一九二.良吏列传二.周自强列传》:「若能悔悟首实,则原其罪;若迷谬怙恶不悛,然后绳之以法不少贷。」04.《荡寇志.第四九回》:「本县初临此地,不忍不教而诛,尔可传谕宋江,即日前来投到。那时本县或可转乞上宪,代达天听,从宽议罪。若再怙恶不悛,哈哈,卢俊义,卢俊义,恐你悔之不及了!」05.《东欧女豪杰.第二回》:「野蛮政府,怙恶不悛,偏要和我们为难,历年以来,不知害了我们多少同志,说来真真令人发指!」

四、典故

西晋末年,中原再次出现混乱,一些少数民族在北方建立起独立的政权,史称16国时期。前赵的国君刘濯,本为匈奴族,他依仗武力夺取了汉刘渊建立的政权,建都长安,威震一时。和刘濯同时的另一位武将石勒原是羯族人,从小做商贩。后来,石勒投奔刘渊从军,立下战功,被封为大将。石勒对刘濯的篡权很不满,伺机灭掉刘濯取而代之。石勒经过多次与刘濯交战,使刘濯的军事实力日渐削弱。于是,刘濯对石勒改换收买拉扰的策略,派心腹郭汜为使者,前去封石勒为太宰,领大将军衔,进爵赵王,领二十部,出入乘金银车,驾云马,冕带十二旒,夫人封王后。石勒答应下来,为了表示谢意,他特派王修等人为大使前往刘濯处拜谢。刘濯手下有个叫曹平的谋士,原是石勒的舍人。他告诫刘濯说:“石勒派王修等人前来,外表上是来答谢,实际上是要观察各郡的虚实,以便伺机发起攻战。”,刘濯听后大怒,待郭汜等回来,立即将来使王修斩首,并下令撤销了对石勒的封授。石勒听后怒不遏,下令灭了曹平的三族,以后召集大臣说:“我们派出使者本是为了修好如初,并无他意,但刘濯却‘长恶不悛’,反而杀害了表示诚意的使者。这实在是做恶多端,不可饶恕!所以,我决定自取赵地自立为王。”,于是,石勒设了太医、尚方、御府诸令,并专门修了正阳门,正式称起王来。公元318年,石勒杀了刘濯,建立起后赵政权。“长恶不悛”,后引申为“怙恶不悛”,用以比喻作恶多端而不可悔改的人。

五、关于怙恶不悛的近义词

执迷不悟  罪大恶极  文过饰非  死不悔改  文过  死不改悔

六、关于怙恶不悛的成语

怙恶不悛  怙终不悛  怙顽不悛  怙过不悛  怙恶不改  讳恶不悛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怙恶不悛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