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0克是6斤4两。1000克(g)=1千克(kg)=1公斤=2市斤。 所以,3200克=3.2千克=3.2公斤=6.4斤。
克,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拼音 kè ,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是战胜,后引申为能力超强,胜任,完成等义。
1斤等于500克。公斤就是千克,两者的说法不同,但意思相同,1公斤就等于1千克,两斤等于一公斤,也就是1斤等于500克。香港对于“斤”与“克”的换算与内地不一样,他们的1斤是605克,而不是我们所认为的500克。
克和斤的换算涉及到古代度量方式“度量衡”
度是计量长短,量是计量容积,衡是计量轻重。度量衡源于中国。远古时代人们对度量衡的概念很模糊,如度量的标准就是开始于人体的某一部分。由于人体有高矮,所以很不精确,在社会化劳动和商品交换中就不适用,而需要加以标准化。
中国是音律标准发展较早的国家,因此,古人就想到用音律的标准借用为度量衡的标准。《汉书·律历志》载:度量衡出于黄钟之律也。度者,本起于黄钟之管;量者,本起于黄钟之龠;权(即衡)者,本起于黄钟之重。
黄钟,就是古代12律中的第1律律名,用黄钟律管作为长度标准即相当于1 尺,又以黄钟律管的容量作为量度的标准,即相于1 合。
权在古代原意就是指秤锤,也就是衡器,黄钟之重,就是指黄钟律管可容黍1200粒左右,这一重量作为衡器的标准,即相当于半两(1200 黍重12 铢)。
古代单位
中国的重量单位,以见于彝器上的锊和匀为最早,但一锊是多少以及锊和匀的关系都无法知道,这两个单位在战国时期显然还在使用,秦汉间的文献对于锊的重量也没有一致的说法。
中国的锊虽有轻重两种说法,大概通行的是重的一种,即三锊重二十两。这由毛公鼎铭中的"取三十锊"可以证明那里的锊不可能只有十一铢多重。
在战国时期只有两种重量单位,即斤和镒,一斤为十六两;一镒为二十两。从当时文献中的记载看来,这两个单位是乱用的。这两个单位同锊和匀似乎没有正式的联系,这是一件难以解释的事。
虽然后来的人用铢两把这几个单位联系起来,四个单位都成为铢或两的倍数。可是在甲骨文和殷周间的金文中似乎并没有铢和两这两种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