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计汉语大词典

2024-09-09 23:21:27

大计的汉语大词典是:(1).官吏每三年一次的考绩。《周礼·天官·太宰》:“三岁则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之。”郑玄注引郑司农曰:“三岁考绩。”(2).明清两代考核外官的制度叫大计,每三年举行一次。《明史·佞倖传·朱隆禧》:“由进士历顺天府丞,坐大计黜。”清姚鼐《邱松亭家传》:“君采购严禁吏蠹……大计列一等,当擢。”参阅《清文献通考·职官四》。(3).重大的谋略或计划。《国语·吴语》:“不勇,则不能断疑以发大计。”唐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诗:“郭钦上书见大计,刘毅答诏惊群臣。”宋苏轼《答吕元钧书》之二:“士大夫相顾避罪而已,何暇及中外利害大计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政协代表﹞就有关国家建设事业的根本大计及其他重要措施,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建议案。”(4).谓国家岁终核算。《周礼·天官·序官》“司会”汉郑玄注:“司会主天下之大计。”《魏书·袁翻传》:“今之豫度,微似小损,岁终大计,其利实多。”。

大计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大计详细内容】

大计dàjì。(1)重大的谋略或计划。(2)官吏每三年一次的考绩。(3)国家年终核算。大计[dàjì]⒈重大的谋略或计划。英amajorprogrammeoflastingimportance;⒉官吏每三年一次的考绩。英generalexamforofficials;⒊国家年终核算。英nationalannualaccounting;

二、基础解释

(名)重要的计划;重大的事情:百年~|共商~。

三、综合释义

官吏每三年一次的考绩。《周礼·天官·太宰》:“三岁则大计羣吏之治,而诛赏之。”郑玄注引郑司农曰:“三岁考绩。”明清两代考核外官的制度叫大计,每三年举行一次。《明史·佞倖传·朱隆禧》:“由进士歷顺天府丞,坐大计黜。”清姚鼐《邱松亭家传》:“君采购严禁吏蠹……大计列一等,当擢。”参阅《清文献通考·职官四》。重大的谋略或计划。《国语·吴语》:“不勇,则不能断疑以发大计。”唐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诗:“郭钦上书见大计,刘毅答詔惊羣臣。”宋苏轼《答吕元钧书》之二:“士大夫相顾避罪而已,何暇及中外利害大计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政协代表﹞就有关国家建设事业的根本大计及其他重要措施,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建议案。”谓国家岁终核算。《周礼·天官·序官》“司会”汉郑玄注:“司会主天下之大计。”《魏书·袁翻传》:“今之豫度,微似小损,岁终大计,其利实多。”

四、辞典修订版

重大的计划或谋略。《三国志.卷一四.魏书.蒋济传》:「于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功之失,于国家大计未足有损。」唐.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诗:「郭钦上书见大计,刘毅答诏惊群臣。」每三年对官吏施政的考察。《明史.卷三零七.佞幸传.顾可学传》:「朱隆禧者,崑山人。由进士历顺天府丞,坐大计黜。」《六部成语注解.吏部》:「大计:外省之官三年考察一次谓之大计。」

五、关于大计的成语

将计就计  日计不足,岁计有余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百年大计  国家大计  大计小用

六、关于大计的诗句

在国家大计  在国家大计  大计图存身  笑谈更化定大计  勉力朝廷论大计  郭钦上书见大计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大计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