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戟得矛的拼音是:wángjǐdémáo。
亡戟得矛的注音是:ㄨㄤˊㄐ一ˇㄉㄜˊㄇㄠˊ。词性是:成语。词语解释是:亡:丢失。戟、矛:古代兵器。丢了戟,得到矛。比喻有得有失,或得失相当。亡戟得矛[wángjǐdémáo]⒈喻有失有得。引证解释是:⒈喻有失有得。前者谓得失相当,后者谓得失不相当。引《吕氏春秋·离俗》:“齐晋相与战,平阿之餘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之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戟亦兵也,矛亦兵也,亡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去行,心犹不自快,遇高唐之孤叔无孙,当其马前曰:‘今者战,亡戟得矛,可以归乎?’叔无孙曰:‘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也哉?’”。网友释义是: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当,或有失有得。出处:《吕氏春秋·离俗》。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有失有得。7、汉语大词典是:喻有失有得。《吕氏春秋·离俗》:“齐晋相与战,平阿之馀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之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戟亦兵也,矛亦兵也,亡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去行,心犹不自快,遇高唐之孤叔无孙,当其马前曰:‘今者战,亡戟得矛,可以归乎?’叔无孙曰:‘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也哉?’”前者谓得失相当,后者谓得失不相当。8、国语辞典是:春秋齐、晋战争时,有一士兵在混战中,遗失戟,而拾得矛的故事。典出《吕氏春秋.离俗览.离俗》。后比喻有失有得或得失相等。亡戟得矛[wángjǐdémáo]⒈春秋齐、晋战争时,有一士兵在混战中,遗失戟,而拾得矛的故事。典出《吕氏春秋·离俗览·离俗》。后比喻有失有得或得失相等。成语解释亡戟得矛。9、出处是: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离俗》:“亡戟得矛,可以归乎?”。10、其他释义是: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当,或有失有得。
亡戟得矛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友释义 【点此查看亡戟得矛详细内容】
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当,或有失有得。出处:《吕氏春秋·离俗》。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有失有得
二、国语辞典
春秋齐、晋战争时,有一士兵在混战中,遗失戟,而拾得矛的故事。典出《吕氏春秋.离俗览.离俗》。后比喻有失有得或得失相等。亡戟得矛[wángjǐdémáo]⒈春秋齐、晋战争时,有一士兵在混战中,遗失戟,而拾得矛的故事。典出《吕氏春秋·离俗览·离俗》。后比喻有失有得或得失相等。成语解释亡戟得矛
三、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春秋齐、晋战争时,有一士兵在混战中,遗失戟,而拾得矛的故事。典出吕氏春秋˙离俗览˙离俗。后比喻有失有得或得失相等。
四、出处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离俗》:“亡戟得矛,可以归乎?”
五、关于亡戟得矛的成语
亡戟得矛 操矛入室 倒持戈矛 自相矛盾 杯酒戈矛 矛盾相向
六、关于亡戟得矛的词语
亡戟得矛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矛叶舞矛 矛戟 弃戟捐矛 剑铠矛戟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亡戟得矛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