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任务的月球样本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科学家们首次在月壤中发现了分子水。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考虑到美国阿波
嫦娥五号任务的月球样本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科学家们首次在月壤中发现了分子水。但阿波罗计划总共带回了381.7公斤的月球土壤,但却未曾发现分子水的存在。难道中国的月球样本与美国的有所不同。
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宇宙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从早期的天文观测到现代的航天技术,我们不断地探索着这个神秘而广阔的空间。然而,宇宙
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我们在有生之年到达遥远的星系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曲速引擎。曲速引擎是一种假想中的超光速飞行装置,它可以让宇宙飞船在不违反物理定律的前提下,以超过光速的速度航行。
光速作为宇宙中最快的速度,被广泛认为是物体运动的极限。光速约为每秒30万公里,这一数字已深深刻在我们的认知中。但一个有趣
光速约为每秒30万公里,这一数字已深深刻在我们的认知中。但一个有趣且耐人寻味的问题是:光子从诞生之初就以光速运动,还是经历了从0到30万公里每秒的加速过程?
“上九天揽月”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美好夙愿。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一梦想正在逐步变为现实。近年来,我国在探月工程上不断取得突
中国计划在未来建立一个由21颗卫星组成的月球北斗导航系统, ,来帮助中国航天更安全高效地探索月球。那么,这个月球北斗计划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月球北斗导航系统呢?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战略考量?
在全球航天竞赛中,中美两国作为两大主要参与者,近年来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曾经是全球航
2024年7月18日NASA宣布取消毒蛇月球车项目,原本旨在探测月球上的挥发性物质,为人类未来的月球开发和长期驻留提供数据支持。项目的取消并非由于技术问题,而是因为NASA在资金和人力方面的捉襟见肘导致项目难以为继
银河系是我们人类赖以居住的家园,一直是天文学家们最为关注的研究对象。近期,云南大学中国西南天文研究所副教授连建辉带领的研
中国西南天文研究所副教授连建辉带领的研究团队,通过对近红外恒星光谱巡天数据的深入分析,发现银河系的大小比之前假定的要大得多。这一发现不仅颠覆了我们的传统认知,也为进一步理解星系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新视角
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航天器在返回地球时,地面指挥中心会全程监控这一过程,以确保宇航员的安全以及航天器的稳定性。但很多人可
嫦娥六号除了带回宝贵的月壤样品外,嫦娥六号还为我们带来了另一项重大突破——成功突破了黑障效应。要知道,黑障效应这个难题已经困扰了美国几十年,但一直未能完全解决,这项突破的意义非常重大。
我国航天部门计划在2030年建设月球科研站。这一重大消息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轰动,并引发了广泛讨论。许多人对这一消息持怀疑
我国航天部门计划在2030年建设月球科研站。许多人对这一消息持怀疑态度,毕竟中国的载人登月尚未实现,结果就在最近,哈工大公开展示了自己的月球基地建设方案,此方案一出大家才知道,原来中国不是来开玩笑的。
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重复使用火箭这一概念逐渐进入大众视野。SpaceX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的成功回收和重复使用,使得这
重复使用火箭不仅能够大幅降低航天发射成本,还能提高发射频率,推动航天事业的发展。那么,重复使用火箭的难度在哪里?我们还有多远的路要走呢?
2024年7月10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了一项令人振奋的中国科研成果。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潘建伟、陈宇翱、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潘建伟、陈宇翱、姚星灿和邓友金等科研团队,成功构建了一个求解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拟器。首次验证了该体系中的反铁磁相变,为理解量子磁性在高温超导机理中的作用迈出重要的第一步
签名:专注知识科普领域,打开世界未知大门,感受科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