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托孤为何要带上李严,因他早就发现诸葛亮这一缺陷,果真如此

历史眼中的普通人 2024-04-09 16:40:42

诸葛亮是三国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为了表现诸葛亮的优秀,近乎将其妖化,计谋出神入化,发明鬼斧神工,演义小说如此描写让读者大呼过瘾,也让诸葛亮成为千古智者膜拜对象。

刘备和诸葛亮剧照

诸葛亮在南阳躬耕的时候,常常自比管仲和乐毅。这两人都是春秋战国名人,管仲辅佐齐桓公将齐国变得异常强大,九合诸侯称霸天下;乐毅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带领军队和强大的齐国作战,连下七十余座城池,几乎将齐国灭国。

管仲内政能力超强,乐毅军事能力一流,诸葛亮自比这二人,表露出诸葛亮也有鸿鹄之志,自视很高,可惜在荆州未遇到明主。终于在好友水镜先生和徐庶等人的推荐下,刘备三国茅庐,诸葛亮提出先占荆州、益州,联合东吴对抗曹操,形成三分天下的政治构思。刘备深纳其言,将诸葛亮带在身边,礼之甚厚,还曾引起关羽张飞的极度不满。

诸葛亮剧照

刘备经常劝导关羽张飞: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这样才让关羽张飞停止不满,后来诸葛亮用才能彻底征服了关张二人。赤壁之战过后,曹操败回北方,荆州江南被刘备以刘琦的名义收服,这个时候刘备封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在后方管理内政,为前方战场供应粮草。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 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这个时候诸葛亮虽然是军师,但刘备更注重将诸葛亮放在后方,管理内政。他出征益州,带的是副军师中郎将庞统,后来庞统阵亡,无可奈何之下,才将诸葛亮招到身边。夺下益州后,刘备经常使用的正统谋士是法正,诸葛亮更多的是管理蜀汉内政。

后来的史学家评论诸葛亮: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演义中诸葛亮与刘禅剧照

史学家的评论和刘备使用诸葛亮特点相当,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但他更重要的才能方向是管仲和萧何丞相类别。抚恤百姓,揭示法规,精简官职,权事制宜,诚心待人,公正无私是诸葛亮最大的特长。军事才能要比他内政才能要低,一个人的精神和体力是有限的,不能所有的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

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以及托孤之时的君臣信任之情。他事必躬亲,大大小小的事务都亲力亲为,在他的努力下,刘备死后的蜀汉叛乱被平定,国内恢复稳定,国力增加,北伐条件逐渐具备。

可就是因为这样,诸葛亮的丞相府甚至代替了国家机关,大大小小的事务都是由诸葛亮说了算,朝廷内外没有其他声音,这不是正常现象。

当初刘备在永安托孤,除了诸葛亮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是李严。以李严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留下镇守永安。刘备的本意还是诸葛亮在成都陪着刘禅成长,打理蜀国内政,李严统帅内外兵权,这样文武分开,内有诸葛亮,外有李严,蜀国北伐中原目标有很大机会。

李严剧照

可惜诸葛亮太敬业了,他内外一手抓,李严这个托孤重臣逐渐边缘化,政治军事都被诸葛亮揽在身上。北伐中原数次都未成功,诸葛亮甚至都不听魏延从子午谷奇袭长安的计划,尝试的机会都没有给魏延,这正是诸葛亮不善应变将略。

刘备成就在乱世,从一介布衣,颠簸半生,终于成就了蜀汉一番大业,这是一个英雄取得的巨大成功。他和曹操一样看人非常准,能够将人员放在最恰当的位置,黄忠、魏延等出身寒微的将领,能够在刘备阵营中出类拔萃,说明刘备是一个以能力为先的主公,与当时的士大夫举荐人才方式不同。

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剧照

诸葛亮最后是被自己给累死的,这并不是刘备所想见,他本来安排李严来为诸葛亮分担,可惜事与愿违,事情没有按照他的预想发展。刘备并不是不信任诸葛亮,相反他是特别相信诸葛亮为人,更深知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所以才安排了另外一个心腹大臣。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