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朝鲜半岛的局势并不安稳,朝、韩、美三方各种军事动向威慑对方的动作比比皆是。
然而就现在的朝鲜半岛局势,可以说相较于上世纪已经好了不少了。要知道上世纪的时候,朝韩双方可都是互相搞过不少次对对方首脑的暗杀。
当年的相关报道
比如最著名的一次,就是发生在1968年的朝鲜刺杀事件。
刺杀前的准备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是韩国总统朴正熙的上台,以及朴正熙的对外政策。
朴正熙是一个军事政变上台的总统,本来朝鲜方面对于韩国方面的总统靠什么手段上台没有兴趣,但朴正熙的对外政策极大的影响到了朝鲜。
朴正熙此人是一个“少壮派”,对于朝鲜方面的态度非常强硬。所以朴正熙上台后,朝韩两方没少出现矛盾。
韩国前总统朴正熙
到上世纪60年代末朝韩双方的对抗达到了一个顶峰,于是朝鲜从1968年起,策划并执行了一个对韩国方面的暗杀计划。
朝鲜方面在军队里面成立了一支31人的敢死队,准备让他们穿越无人驻守的非军事区并渗透进入韩国总统府——青瓦台,并对韩国总统朴正熙进行刺杀。
为了顺利执行此次刺杀任务,这31人的敢死队员都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军事训练。
这些队员不仅要进行格斗、射击、驾驶汽车等方面的项目,朝鲜方面修建了一个1:1还原了青瓦台的建筑,让这些敢死队员熟悉青瓦台内部的结构,以方便他们的刺杀。
青瓦台
按照计划,敢死队将趁着冬季河流结冰穿过封冻的临津江,然后穿过朝韩之间的密林无人区进入韩国境内。
在进入韩国后这31人的敢死队员将分为6组。其它5组成员将去袭击美国驻汉城大使馆、美军驻汉城的第8集团军司令部,以掩护他们真正的目的——刺杀韩国总统朴正熙。
当刺杀成功后,敢死队员们将抢夺军车伪装成韩军,从光华门、灵泉等地往北逃进汶山,然后从汶山逃进朝鲜境内。
在制定计划后,朝鲜敢死队员们就开始了行动。
1968年1月16日下午大约2点左右,31人按照原本的计划穿过无人区,顺利进入了韩国境内。
并且在进入韩国后,前半部分的渗透都异常顺利,穿着韩军军服的他们顺利的穿过了所有的警戒线,顺利进入进了首尔地区。
但是在进入首尔后,准备去青瓦台的朝鲜特工却因为一个小细节暴露了,那就是靴子的问题。
韩军穿着的都是美制军靴,但是这些朝鲜特工为了穿过无人区,穿的都是黑色的胶靴,这和正常韩军不同。
朝韩交火有韩国方面的军警敏锐的发现了这个问题,准备拦下这些人问话。
朝鲜敢死队员们眼看要暴露,于是直接朝着韩国军警开火。随后双方发生了激烈的枪战。
朝鲜特工概念图
在双方交火途中,朝鲜敢死队员们不仅在朝着韩国军警射击,还在朝着周边的行人无差别射击。
更要命的是,这些朝鲜敢死队员们还使用了手榴弹。
因为首尔在闹市区,所以朝鲜敢死队员们的行为杀伤了大量周围无辜平民。
并且朝鲜敢死队丢出去的一枚手榴弹还炸翻了一辆公交车,造成了大量平民死伤。
最终这场骚动以韩国方面军人死亡22人,警察死亡2人,平民死亡88人,另有大量军警民人员受伤结束。
首尔的骚乱
而潜入青瓦台搞刺杀的7名朝鲜敢死队员,则是5人被当场击毙,2人重伤后被俘。
在青瓦台这里的骚乱结束后,韩国方面很快进行了对整个首尔以及周边地区的地毯式搜索。
于是去其它地方搞事情的24名朝鲜队员,也很快被找了出来,并和韩国方面发生了激烈交火。
而这24名朝鲜敢死队员除了1人侥幸逃回朝鲜之外,其他的则全部被击毙和俘虏。由此朝鲜方面的这次刺杀行动宣告失败。
不过对韩国而言,这次刺杀行动是差点成功了。因为朝鲜敢死队员们在被击毙前已经接近到距离青瓦台不到100米的地方,现在韩国方面青瓦台附近有一处景点,就是当年被这群人射出去的子弹打伤的树。
青瓦台周围被子弹命中的树
韩国的刺杀计划因为此次行动也给韩国方面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韩国在此次事件发生后也是恼羞成怒,同样策划了一起刺杀事件。
韩国方面是在牢里找来了93个“死士”,这93人分为3组进行训练,谁训练的最好就派出去进行刺杀任务。
并且韩国方面为了防止这些人迷路,还专门找来的是93个出身于平壤地区的本地人,让他们潜伏进平壤刺杀朝鲜领导人。
在选定人员后,这些人开始了非常严酷的训练,各种训练直逼人体极限,光是在训练中就已经有7人“活活练死”。
韩国死士
并且这些人不仅要学习战术技能,还要学习北方的书籍和思想,做到行为举止和北方人一样。
然而最终这些人却没有被派出去执行刺杀任务。
因为在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随着朝韩双方的局势不断紧张,双方的矛盾也越来越深,隐隐约约有开战的趋势。
美国方面方面不想打第二次朝鲜战争,于是出面警告了韩国,要求韩国老实一点。
朝鲜半岛问题
韩国在被美国警告后,对朝鲜方面的刺杀任务被搁置。
结果这引发了正计划去刺杀的“死士”们的不满。
于是其中24名士兵爆发了叛乱,他们夺取了公共汽车,准备去青瓦台找个说法。
但是这24人被韩国军警团团包围,最终没有冲到青瓦台。
这些人见状干脆拉响了手榴弹,有20人当场死亡,另外4人被捕,并在不久后执行死刑。
韩国死士造成的骚乱
实尾岛[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