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纳长官司(下):他是康熙字典编纂者,用数十年积蓄立四条遗嘱

黔程历史 2024-09-14 19:00:45

在上期《白纳长官司(上)》中,黔程写了白纳司的历史往事,骑龙村周氏家族的荣光,介绍了周氏宗祠、周渔璜故居以及龙标寺等历史遗迹。

本篇为《白纳长官司(下)》,是上一篇的延续,主要写周渔璜,讲述周渔璜四个遗愿的故事,介绍桐埜书屋、宫詹桥和骑龙营盘等历史遗迹。

一、周渔璜:贵州骄傲

01.人生经历

明永乐四年(1416),朝廷复置白纳长官司,归贵州宣慰司管辖,首任长官为周可敬,长官司衙署设在骑龙村。

周可敬共传两房,周渔璜是长房一系,为周可敬第十一世孙。

周渔璜名起渭,字渔璜,号桐埜,清康熙四年(1665)生于骑龙村,父亲为周国柱,共育有四个儿子,周渔璜是长子。

周国柱非常注重教育,联合族人在龙山之上的龙标寺观音殿设私塾,请青岩名师执教,年仅6岁的周渔璜早早就进入私塾读书。

康熙二十六年(1687),22岁的周渔璜中举,乡试第一;康熙三十三年(1694),29岁的周渔璜考取进士,入翰林院。

这个科举成绩,放在封建时代,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周渔璜入仕后,多从事学政方面工作,成为清初时期著名的学者。

康熙三十六年(1697),授翰林院检讨;四十四年(1705),任浙江乡试正考官;五十年(1711),任顺天学政;五十二年(1713),任詹事府詹理。

02.《桐埜诗集》

周渔璜才华横溢,工诗词。

一次,康熙问陈廷敬:本朝诗人数谁为最?陈廷敬问答:要数周起渭和史宇义。可见周渔璜的才华已享誉朝野。

继明末清初吴中蕃后,周渔璜可算是贵州最出名的诗人了。

周渔璜在《泛舟西湖夜半始归》中写下“直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是广寒宫”两句,让乾隆年间著名诗人袁枚赞赏不已,为其“终身不忘”。

虽然这句诗借鉴了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但一个比作明月(广寒宫三字也暗喻嫦娥),一个比作美女西施,都是写杭州西湖的名句了。

所以,清末西南巨儒、沙滩三贤之一的莫友芝(贵州独山人),把周渔璜视作与苏轼比肩的诗人。

如今,我们觉得这个比喻难免有夸大其词之感,其实和清朝时期诗词败落不无关系,就像纳兰性德的诗词如此优美,可又有几人记得呢?

周渔璜去世后,人们将其诗归集出版,命名《桐埜诗集》,共四个版本。

版本一:其弟周起濂刻于北京,称北本;

版本二:同榜进士兼好友汪千波再刻于江苏苏州,称南本;

版本三:清乾隆年间,谢廷薰(贵阳人)三刻于贵阳,称为谢本;

版本四:清咸丰年间,莫友芝四刻于贵阳,就是如今通用的版本。

谢廷薰收录周渔璜的诗,崖刻于“是春谷”,位于今贵阳南明区小碧乡大地村四组青山半腰处,感兴趣的朋友可前往一游。

03.《康熙字典》

康熙四十九年(1710),康熙下旨编撰一部字典,总纂官为张玉书(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陈廷敬(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张玉书、陈廷敬均为当朝宰辅,深得康熙赏识和信任,两人选定周渔璜作为编纂官,自然对其学术造诣非常认可了。

因此,周渔璜是《康熙字典》的编纂官之一,在二十七名编纂官中署名第三。仅凭此业绩,就可彪炳千秋了。

除《康熙字典》外,周渔璜参与编撰《皇舆表》《渊鉴内涵》等书。《皇舆表》即《大清皇舆图》,是清初编成的地理学重要图籍。

看过电视剧《康熙帝国》的朋友可能还记得:

周培公与图海逼降王辅臣后,周培公为满族大臣所忌,被安排到东北当盛京将军;康熙准备收复台湾时,想重新启用周培公,不料周培公早已重病在身;病榻之上,向康熙推荐了姚启圣,并进献了一幅地图:《大清皇舆图》;随即病亡,康熙为之亲自守灵。

电视剧中周培公的作用被拔高了很多,九月河先生也是为了衬托康熙帝师伍次友(虚构人物)的厉害而特意为之,因为小说中周培公正是伍次友的学生。《大清皇舆图》其实并不是周培公所绘,这个情节为虚构;《大清皇舆图》实际上是周渔璜等人共同编撰的。

04.詹事府詹理

周渔璜深有学识而又为人正直,很得康熙信任。

康熙五十一年(1712),周渔璜升侍读学士,为皇宫内庭“日讲起居注”官,得以随侍康熙左右,成为近臣。次年,升任詹事府詹理(正三品)。

詹事府是明清时期朝廷设立的一个机构,主要从事皇子或皇帝的内务服务。

所谓“詹”,是“给”之意,“詹事”就是“给事、执事”之意。

因太子居于东宫,所以詹事府自然也服务于太子。

明朝时期,詹事多为朝廷中临近退休的才望勋德功臣所担任,皇帝用他们来教导约束太子,所以明朝时期詹事也可算作太子老师。

清沿明制,清初时期所设詹事府,辅导东宫也是其职责之一。

不过,康熙五十一年(1712),太子胤礽二次被废,詹事府辅助东宫的职能自然消失,仅服务宫廷内务了。

胤礽二次被废后,康熙不再议立太子;直至去世前夕,才将皇子们召集到畅春园,宣布胤禛继位大统;这其实也是后世雍正“篡位”之说的缘由。

雍正即位后,汲取“九子夺嫡”教训,建立了“秘密立储”制度;后来即位的乾隆皇帝,将詹事府不过作为专备翰林院迁转之资罢了,由此詹事府名存实亡;清光绪时,直接将其并入了翰林院。

如今桐埜书屋内介绍周渔璜为雍正帝师,其实言过其辞。

某种程度上讲,周渔璜是最后一任有实际影响力的詹事,倒也说得过去,说是雍正帝师,就与事实不符了。

按照二月河小说中的说法,雍正帝师应该是邬思道,邬思道是真实存在的人物,为河南巡抚田文镜的幕僚;如果说为雍正出谋划策争夺嫡位的人物为帝师的话,其实戴铎更符合一些。

扯远了,言归正传。

在詹事任上,周渔璜最荣耀的一件事,就是代表康熙去江南祭祀禹陵和明孝陵。

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清廷一方面采用高压政策,另一方面又特别注重笼络汉族士大夫阶层,用汉人代表自己去祭奠前朝汉族皇帝,正是其高明手段。

当然,要想被选中代皇帝行国家祭奠,这个人自然必须为饱读诗书、人品贵重的儒学大家,由此可见,康熙对周渔璜是非常认可的,周渔璜也可以说是当时士大夫阶层的代表之一了。

05.四条遗嘱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操劳过度的周渔璜病逝,年仅49岁。

有种说法是,周渔璜之所以早逝,和第二任妻子关系不好有很大关系。

两年后,四弟周起濂将周渔璜灵柩运回家乡,安葬于骑龙村;立碑之人为周岳、周华。

周岳为周渔璜的侄子,周华为周渔璜的继子,周渔璜自己实际无子,这似乎也印证了周渔璜和第二任妻子关系不好的说法。

周渔璜为官二十载,为人节俭,共积蓄了两万七千两银子,其中有五千两借给了别人,对于资产处置,周渔璜病危之时,立下四条遗嘱:

遗嘱一:将自己位于京城半截胡同的寓所捐献给贵州同乡,建为贵州会馆;

遗嘱二:用自己的积蓄,请族人将幼时读书之所观音殿改建为书屋,为后辈提供一个较好的读书之所。

遗嘱三:用自己的积蓄,请父亲和弟弟们在高车河(涟江上游)修建一座桥梁,连接家乡骑龙与青岩古道。

遗嘱四:如果还剩有银子的话,请父亲和弟弟们在家乡设立一个300担谷子的义仓,灾年时救济乡民。

周渔璜未给父亲和弟弟留下分毫,所蓄之财全部馈赠家乡;父亲和弟弟如果应允遗嘱,可能还得往里搭进不少银两。

四条遗嘱,感天动地!

二、桐埜书屋

01.桐埜书屋遗址

周渔璜幼年读书之所为龙标寺观音殿。

观音殿为独立的院落结构,包括前庭、观音殿和后院三部分,这种结构其实和大户人家的院落有些相似了。

至于周渔璜读书的教室,可能是在前庭或者后院吧,一般而言,在前庭的可能性会大些。

从周渔璜开始读书到去世,时间已过去了43年,估计观音殿已经破败,所以周渔璜才捐资重新修建吧。

周渔璜的父亲和弟弟联合族人一起,将观音殿改建为书屋,供族人在此读书,书屋以周渔璜的字来命名,即桐埜书屋,纪念意义极浓。

此时龙标寺的上殿(真武大殿)同样已破败,所以周氏族人“奠基上殿”,即对上殿进行了重建。

重建后的上殿改名为石普寺,观音殿中的佛像则请至寺内,于是真武大殿就变成了石普寺大殿。

一般而言,真武大殿的神像会另辟殿堂安置,因此,石普寺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释道合一寺庙了。不过,寺庙的主持为僧人。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周渔璜去世6年后,桐埜书屋和石普寺修建完成,周氏族人立“龙标寺碑记”及“磨岩纪功”崖刻记载其事。

不过,桐埜书屋和石普寺同样没有逃脱败落的命运;如今石普寺为残墙断壁,而桐埜书屋则仅剩屋基遗址了。

02.桐埜书屋游玩

1992年,在桐埜书屋遗址的边上,重建桐埜书屋。

新建的桐埜书屋包括朝门、影壁、厢房、主楼、小亭及荷花池,仅从建筑样式来看,还算古色古香,可见还是很用心。

不过,新建书屋的布局和原桐埜书屋布局差异很大,这是比较遗憾的地方。

其实按照遗址布局来新建书屋,可能更好。

桐埜书屋

朝门

院落

主楼

三、宫詹桥

01.宫詹桥往事

如果说周渔璜遗嘱修建桐埜书屋造惠族人的话,建造横跨高车河上桥梁的遗嘱,就是惠及十里乡邻了,这是一件很有功德的事。

从贵阳过青岩到惠水,自古就是贵阳城的粮道要津,由此形成了茶马古道,这也是旧时黔桂古道的一条线路。

青岩河也叫玉带河,发源于青岩龙井(实际上有两个源头);在青岩思潜村和黔陶骑龙村一段,因旧时河流两边有许多高大水车灌溉稻田,所以也称为“高车河”。

高车河进入惠水县后就是涟江,涟江进入罗甸县称为濛江,濛江注入红水河;红水河是贵州和广西的界河,为西江上游,西江就是珠江干流。

高车河宽约四五十米,汛期时河水上涨,如果从惠水县沿茶马古道到青岩、贵阳,必须横渡高车河,非常不方便,汛期时舟楫也不平安。

这就是周渔璜遗嘱中想建造横跨高车河桥梁原因了。

不过,周渔璜也意识到修建这样一座桥必然造价匪浅,自己积蓄的银两还要修建桐埜书屋和义仓,未必够用,所以在遗嘱中是恳请父亲和弟弟们修建桥梁。实际意思就是,如果钱不够的话,还得父亲和弟弟们补助!

既是周渔璜的遗愿,又能造福乡里,同时博得名望(此处黔程并无贬义),虽然造桥艰难无比,周渔璜的父亲和弟弟们还是一往无前。

修建桥梁的主持者,是周渔璜的四弟周起濂。

因是周渔璜捐资修建,而周渔璜生前任詹事府詹事,人称“周宫詹”,所以此桥命名为“宫詹桥”。

因为宫詹桥位于高车河之上,所以也俗称“高车桥”;又因为桥所在地为青岩思潜村蒙贡寨,所以后来又叫做“蒙贡桥”。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建桥的时候,蒙贡寨实际上也为骑龙村所管辖。

康熙五十七年(1717),即周渔璜去世4年后,宫詹桥建成,三孔石拱桥,长43米,宽5.8米,高5.2米。

桥成之日,立碑纪念其事,碑文《宫詹桥碑记》的撰写者,就是贵州省唯一的武状元曹维诚了。

康熙四十二年(1703),曹维诚在京城考取武状元,此时周渔璜入职翰林院,曹维诚小周渔璜18岁,自然会去拜访同为贵州人的前辈周渔璜了。

曹维诚能文能武,对周渔璜推崇备至,执弟子礼,所以在《宫詹桥碑记》中写到:“宫詹桐埜周夫子吾师也,品度端凝道德纯粹,学问文章真足楷模千古,为吾黔一代宗匠”。

曹维诚府邸位于贵阳市南明区曹状元街,可惜上世纪90年代被拆除,如今仅剩地名;去年曹状元街倒是修葺一新,也打了曹状元的名头,不过就一商业化运作而已。

清嘉庆十四年(1809),此时离宫詹桥建成已过去了92年,宫詹桥遭到人为破坏,桥上栏杆被破坏丈余,《宫詹桥碑记》也被砸坏。

周渔璜之孙周恪(继子周华之子)告于官府,因是周氏家族内部矛盾所至,最后不了了之。

周恪乃修复宫詹桥,重立碑一通记载其事,与《宫詹桥碑记》并列,即《重葺宫詹桥碑记》,由湖南学政何学林撰写。

如今,作为茶马古道的一部分,宫詹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2.宫詹桥游玩

我游玩宫詹桥,其实是2021年5月,游玩茶马古道青岩桥后,继续前往宫詹桥的。

因此,我并非是从骑龙村前往宫詹桥,而是走的青岩镇思潜村蒙贡寨。

到达蒙贡寨后,就近停车,向村民打听宫詹桥。

村民告诉我:宫詹桥约在里外,不过小道不一定走得通了。

我一听可能走不通的小道,立即意识这条小道可能就是以前的茶马古道,于是问清方向后,步行前往。

蒙贡寨外侧为一堵高大的石墙,就规模而言,并非像屋基堡坎,而是像极了城墙,我猜测以前这儿可能是古道上的一个关隘吧。

蒙贡寨城墙

城墙下面,就是清晰可见的茶马古道,条石铺就,踩踏圆润,直通高车河边。

茶马古道

到达河边,古道已掩映于灌木之中,我用木棍拨开灌木,倒也勉强可以通过。

茶马古道

前行约里许,就看到宫詹桥了。

宫詹桥

《宫詹桥碑记》与《重葺宫詹桥碑记》

如今离我游玩宫詹桥已过了3年,从蒙贡寨前往宫詹桥的古道,也许已经走不通了吧。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开车到达宫詹桥上,直接导航“宫詹桥”即可,如今宫詹桥仍作公路桥用。

四、骑龙营盘

清咸丰、同治年间,贵州爆发大起义,其中黄号军何德胜部席卷黔中大地,除了贵阳城以外,周边县城无一不被攻破。

黄号军烽火之下,各地纷纷修建营盘自保,骑龙村自然也不例外。

我游玩骑龙营盘的时间,是2021年10月。

我是爱玩,但往往又随性所至,攻略做得又不细,即使是相距不远的景点,我多是分几次游玩的,加上游玩较细耽搁时间,所以多次往返同一区域。

但凭喜欢,无所谓了。

村民告诉我:骑龙营盘就在对面山顶之上,但灌木茂密,估计是走不上去了。

然后建议我:可以从骑龙小学后面试一下。

营盘就在对方山顶处

我把车停在学校,然后走到学校背面,见有小道就上行。

见到有上行小道就走

小道旁边有一些坟茔,一些坟上还飘着清明标;走着走着又会走到另一座坟茔;就这样重复。

我猛然醒悟:原来这些小道之所以勉强走得通,完全是因为清明时节人们来此扫墓,用镰刀简单修葺所致。

所以我走的山道,根本就不是以前前往营盘的古道!

无所谓,有路就走;只要这条路还可继续上行,看看它的尽头在哪里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我有时觉得自己确实很无聊,居然会喜欢走到路之尽头。

结果,居然汇合走到了一条主道上;所谓主道,也不过是比我之前所走小道略微宽阔及平整点罢了。

我由此信心大振,加速上行,不久就看到了营盘城门。

城门正面

城门背面

两侧城墙高大雄伟,巨石所筑,应该是耗费靡浅了。

城墙

营盘内灌木茂密,我手上没有镰刀开路,就只好在城门边的几个平米转转罢了。

也挺好的,起码遇见。

爬山城门顶上,向下眺望骑龙村,骑龙村一至五组围绕着一块坝子围成半圆;骑龙村后面又是一个平坝及村寨,由此形成了一个盆地结构,果然是一个建造屯寨的好地方!

骑龙村

人杰地灵,难怪骑龙村涌现出周钟瑄、周渔璜等如此杰出人物!

附:本文景点地址(上、下篇)

01.周氏宗祠与周渔璜故居:贵阳市花溪区黔陶乡骑龙村三组;市级文保单位。

02.龙标寺遗址(石普寺及桐埜书屋遗址):贵阳市花溪区黔陶乡骑龙村二组;省级文保单位。

03.桐埜书屋:桐埜书屋遗址边上。

04.周钟瑄纪念馆:桐埜书屋右侧不远;附近有周可敬墓。

05.骑龙营盘:贵阳市花溪区黔陶乡骑龙村五组(骑龙小学后面山上)。

06.宫詹桥: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思潜村大桥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青岩古道·宫詹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