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特朗普的“红脖子”,美国是如何创造培养并壮大了这一群体?

袁周院长 2024-10-10 14:35:44
序言

美国大选时间愈发临近,关注国际新闻的人一定会经常看到一个词“红脖子”,每当红脖子出现时,他们往往以“右翼团体”和“特朗普的支持者”的形象出现,并且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美国白人男性和女性。

美国两党的支持者往往会展现出不一样的风范,民主党的支持者大多都是政客、学生,经常呈现出一种社会精英的模样;而共和党的支持者往往是中年人、平民,甚至是社会底层人士,哪怕自身是上流人士,也会表现出一副与民同乐的感觉,正如特朗普与马斯克那样。

在民主党的报道中,他们经常会用各种轻蔑的词汇来评论“红脖子”,事实上红脖子本身也是个带有极强讽刺意味的词。在美国,红脖子指的就是那些家庭生活贫困,思想观念极其保守——比如说红脖子非常不支持LGBT和堕胎,也没有上过多少学,文化水平不高,举止粗鲁等等。

红脖子大多都是农民和制造业工人,大太阳下农民通常会戴着帽子种地,但低头耕种时帽子的阴影根本遮不住脖子,长此以往脖子就会被晒得通红——红脖子的称呼便来源于此,换算到中文大概类似于“乡巴佬”之类,有些地方甚至会直呼“白垃圾”,只能说果然骂美国人最狠的还得是美国人自己。

我们都知道美国对黑人十分鄙夷,但美国的种族歧视不仅限于此,亚裔、拉丁裔、黑人乃至美国自己人。许多人都知道黑人悲惨的历史,但美国红脖子也有着属于他们的血泪史,这些生活在美国的“美国人”,所遭受的压迫不比黑人少多少。

比黑人更底层的美国白人

北美殖民地居住的基本上全是外来移民,去往北方的是一群,来到南方的又是一群。移民到南方的往往是从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信仰长老会的移民,不过本地信仰新教的人更多,久而久之就各种矛盾冲突,为了表示他们对长老会坚定不移的态度,这些人往往会在脖子上围一条红布——这就是“红脖子”最初的来源。

从北美洲的历史就能看出,南北两边来的根本就不是一伙人,起冲突是自然而然的事。美国北边的领土,来的基本都是“五月花号”上的清教徒,这些人大多从英格兰而来。

清教徒往往非常重视家庭和教育,这些一开始来到美国北边的白人最终也奠定了美国最初的文化基础。大家本身都来自同一个地方,就算移民也没有多大变化,依旧过着和从前一样的生活,这种环境下,北边的人很少会出现巨富或者赤贫的居民,生活水平都差不多,人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生活水平相近的情况下,大家安居乐业,犯罪率也低,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

与之相对的,南方则完全不同,这里更像处于赛博朋克的世界观,有着掌握无数财富与土地的大农场主,而被农场主奴役的便是被英国流放一万四千里的各种政治犯,还有因为在本地实在过不下去,想换个地方生活的贫民。这些贫民和偷渡者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他们签了好几年的卖身协议,才能换取一个上船的机会,最终下场和黑奴相比,也就只有他们的皮肤是白的。

这些人过来之前就是罪犯和贫民,就算换了片土地也没什么区别,毕竟他们不是重生文里的主角,一重生就智商直逼爱因斯坦。再加上还有持续剥削的大农场主,这种情况下南边的“红脖子”要么成为奴隶,要么继续当底层人士,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美国南北两边的割裂就是如此,南边的生活完全是恶性循环,罪犯和贫民来到此处继续遭到剥削和无秩序地管制,最终他们的后代也会成为罪犯和贫民,无休止地轮回下去。

这要是哪个非洲小国里发生的情况,美国北方人一辈子都不会在乎,或者根本不知道。但这是在美国,南北两边就算距离再远也总会多多少少有交集,很快北边的人就感到不安了。

从19世纪开始,欧洲国家开始流行“种族优劣和竞争说”,不少名人都为这种观念站过台,比如希特勒、丘吉尔、罗斯福,还有文学家萧伯纳等等。种族歧视的思想很快就在美国蔓延开来,尤其影响到了北方人。

想也知道,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南方人势必不如北方人,1850年时,美国对南北两地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北方白人文盲率不到1%,而南方白人里则有20%以上都是文盲,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的那种。

这种差别不仅体现在教育上,也体现在军事战斗水平上,一战里美国在军队中进行测试,最后惊讶地发现南方白人别说和北方白人对比了,甚至连北方黑人的水平都达不到。

这令受到种族主义思潮影响的北方人感到非常不满——这群南方佬“红脖子”真是又懒又蠢,偏偏还不停地生孩子,还来拱我们北方白人的白菜!这样下去我们优质的北方人基因全要被这群虫豸给糟蹋了!

这种想法一经提起就立刻得到了许多回应,声浪越来越大,最终在20世纪初期,“优生论”在美国出现了。

所谓的优生论实际上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优胜劣汰”,在当时的美国人看来,只有北方人才配留下后代,红脖子们这种劣等基因不应该留有后代,都该被淘汰。他们采取的手段非常原始,就是对一切他们认为“劣等”的红脖子进行物理意义上的强制绝育。

1924年,弗吉尼亚州通过了第一个绝育法案,《种族完整法》,该法案通过后很快就出现了第一个受害者。一名18岁的白人女孩凯莉·班克,因为她和母亲都是未婚生子就被断然认定是“弱智”,应该被剥夺生育权。这场官司一直打到了美国最高法,最终凯莉和她的母亲都输掉了这场官司,母女两人全被强制绝育。20世纪的美国给人绝育,21世纪的美国禁止堕胎,只能说美国真是和生育干上了。

话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觉得“那不未婚生育不就行了”吗?

那只能说太天真了,美国想搞一个人什么理由都能被安上。1933年,查尔斯·霍尔特因为智力测试只得到了73分,远远没有达到中等智商的100分,而被认为是“弱智”,最终被强制绝育。

这项完全罔顾人权的政策从实施到废除一共持续了近40年,直到1974年才结束,在这期间,光是弗吉尼亚州就有大约6.5万的美国人被强制绝育。

光从这一点上来看,红脖子简直连黑奴都不如,最起码奴隶主会很希望黑奴培养后代,因为这样他们就有更多的奴隶可以用。

直到今天,红脖子依旧被美国主流社会排斥、依旧生活相对艰难。正如我们天天看到的“美国”基本只是“美国北方”。而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替红脖子说话的人出现了。

特朗普的基本盘

当看到红脖子的过往后,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红脖子对特朗普如此地狂热,而特朗普也完美地契合了这些人的想法。

某种程度上来说,红脖子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是历史以及美国近代进行“全球主义”扩张的双重打压下的结果。美国转换成金融帝国后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资本家们不再在乎本国就业以及制造业,不再对商品与劳动力的流动进行限制,对他们来说当然是哪个便宜用哪个,为此美国将很多工厂开到了其他国家,并且不停地向外扩张市场,在美国影响力膨胀到极致的那些年里,我们真的可以看到美国商品出现在世界大部分角落。

可是,代价是什么呢?

美国的制造业萎缩、农业下滑、工作岗位减少。

这些是美国所处的困境,也是红脖子最迫切的需求。

而特朗普在得到他们共情这点上做的非常好。

首先是文化。在网上经常能看到这样一种言论,说特朗普表现得很没文化而且粗鲁,还经常说出一些没脑子的话,比如什么“可以喝消毒水来防止病毒感染”,看上去极其离谱。

但特朗普真的这么没脑子吗?作为一个纵横商界这么多年的大资本家,如果真的蠢成这样,他是怎么能拥有这么大家产的?

与其说是愚蠢,不如说是一种人设。

特朗普的许多观念都与红脖子不谋而合,比如说红脖子大多信仰上帝,宗教气氛浓郁,特朗普也一样。枪击案后他一直将自己塑造成“天命之子”,哪怕那个时候拜登还没有退选,他也不会说“我反应快,身体比拜登健康”,而是说“是上帝引导我躲开了那一枪”。

大部分红脖子都没接受完整的教育,所以特朗普的用词也非常简单,他从不说汉弗莱式的官话套话,也几乎不用什么复杂的单词。比如说他形容美国是个非常强大的国家,用的就是“Very very strong country”,这要放在中国,都会被英语老师说不符合语法。

很多红脖子都认为读书没有用,甚至认为科学家是个贬义词。不过也不能说红脖子反智,毕竟美国科技上升并没有过多的造福普通民众,感受不到优待甚至可能被拿去做实验,这种情况下自然不可能信任白宫政府。

不过比较黑色幽默的地方在于,红脖子今天所处的处境可以说完全就是歧视造成的,美国白人对他们的压迫比任何外来者都深。但红脖子都是典型的“白人至上”主义,他们经常会表现的狂热爱国,非常歧视黑人以及其他种族,而且痛恨移民政策。毕竟他们大部分都是蓝领工人,这些移民者往往抢的就是他们的工作。

民主党最受红脖子排斥的地方就在于此,民主党主张多元化、主张给黑人和少数族裔优待,另一头的特朗普却推出了各种近乎种族歧视的排外政策,并许诺为红脖子群体提供更多工作机会和更好的福利待遇——不管能不能做到,最起码嘴上说了。民主党宣扬的基本上都是红脖子反感和厌恶的,如此一来他们更会对特朗普死心塌地。

红脖子往往对美国有很深的感情,不过也别把他们当成朴素的爱国者,他们想要的是美国无差别碾压世界上所有国家,美国第一,其他人都无所谓。之前那个说“中国和我们竞争,那就把中国人都杀掉不就好了”的电视采访就是美国南边搞出来的。

不过红脖子的文化素养也决定了,他们很多行为完全不能戳到真正的点上,比如说国会山事件,已经这么轰轰烈烈了,到头来除了犯法和自己人被抓以外竟然什么成果都没有,反而让全世界都好好嘲笑了一番美国的“民主”。

都说红脖子“武德充沛”,结果现在特朗普都被暗杀两次了,红脖子却什么也没做。他们的组织能力和战斗力都远远逊色于民主党,他们不清楚该如何做,只是喊口号和振臂高挥,这也是过去历史遗留下来的诸多问题之一。

末尾

直到今天,美国南北两边的撕裂和对立依旧较为严重,21世纪初前往美国留学的学生在记录留学生涯的时候曾经写到这样一个故事,在他即将毕业时,他的导师跟他说“就是纽约给我一百万美元的年薪,我也不会去那里工作的。”北方人叫南方人“红脖子”,南方人也会叫北方人“扬基佬”。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在他的书里《南方的转折》这样写到“我对红脖子的概念最模糊了。一些褊狭无知的人,这个词暗示的就是这个。”再往后他见识了更多的红脖子,评价变成了“我把他们看作一个部落,跟印第安部落差不多,自由的灵魂在杳无人烟的地方自由飘荡”。

红脖子确实像一个部落,一个生活在美国现代社会中的部落,他们与美国格格不入,却又是这里的一部分。美国政府从不接纳他们,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并且任由多党制选举将这种分裂进一步扩大,缺乏组织能力的红脖子,说实话很难做出什么实际上的改变,可一旦持续下去,随着时间流逝,这种分裂的火焰迟早会烧到那群“扬基佬”的身上。

2 阅读: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