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思危、思远、思变

乐人看情感 2025-01-04 12:31:07

前几天,与几个朋友聚餐,聊到各自近期的状况。

在座的人都表示:在硬熬。

过去的一年,很多人在渡劫,有的守不住工作,有的挣不到钱。

以至于我们都会关心、会讨论:2025年会变好吗?

洞见君也思索过这个问题。

但未来不可测,可能是黑天鹅继续乱撞,也可能是柳暗花明,拨云见日。

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思危、思远、思变。

01

思危

先看一幅19世纪的油画。

邮差骑着飞奔的马,路过两位架设电缆的工人。

这位邮差一脸迷茫,他可能永远也不能理解,这一根根杆子,未来竟然会取代他的工作。

再看一张1900年纽约第五大道的照片。

纽约第五大道的主路上,跑的都是马车。

汽车在哪里?

只有几辆汽车跑在辅路上,无人理睬。

驭马师一定想不到,这些汽车以后会让他们无工可打。

时代的浪潮拍打而来,每个人都无法独善其身。

你以为高枕无忧的事业,可能明天就会处于被淘汰的边缘。

无论选择什么工作,请做好随时离开的准备。

1. 保持进化,别让自己过期。

英国伦敦商学院经济学家琳达·格拉顿在《百岁人生》预言:每隔5—10年,我们的工作就会遇到一次挑战。

确实如此,银行职员点钞再快再准,都赢不过点钞机;

设计师所谓的看家本领,AI轻而易举地就能掌握;

做生意的如果没有互联网思维,可能真会被电商颠覆。

衣服旧了,要换新的;房子老了,要翻新。人也是一样,得时时更新自己。

能力永远跟着时代走,我们才不会掉队。

2. 做一匹跑在前面的快马。

如果你名下有一匹快马,有一匹慢马,要筹一笔钱,你会先卖掉哪一匹马?

答案显而易见。

现在,许多人奉行一种“躺平即正确”的生存哲学。

你问:如何工作。

他们说: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什么意思呢?

他们会告诉你何为“三思”:能不能不做,能不能明天做,能不能交给别人做。

这是段子,也是多少打工人的内心写照。

他们以为自己很酷,其实这是很傻。

敷衍工作的同时,是在消磨自己的价值。

公司收益好时,无所谓多你一个闲人;公司效益差时,先抛弃的是那些浑水摸鱼的人。

优胜劣汰的法则,在环境不好时会更加残酷。

3. 多挖一个藏身洞。

前几天,我跟一位东北的朋友闲聊到90年代,东北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

当时,朋友的父母嗅到了危机,一边守着老饭碗,一边与人合作干起了服装生意。

后来下岗潮的到来,许多人生活跌入泥潭,连供暖的煤炭都买不起。

而朋友们父母在丢了饭碗后,立马转战服装生意,南下深圳广州,赚了不少钱。

多一门副业,就多一分对抗意外的底气。

这相当于给自己立了一道屏障:进可攻,退可守。

《好运》一书里提到这样一个观点:狡兔三窟。

如果兔子只有一个洞,哪怕这个洞穴有95%的安全性,它也有5%丧命的几率。

但是,如果它有三个安全性80%的洞穴,三个洞穴全部捣毁的几率只有0.8%。

在充满不确定的时代,我们不如做一只狡猾的兔子。

02

思远

你知道吗,一只不足十斤的松鼠在过冬时,会囤上百斤的榛子。

每年秋天,松鼠都会四处寻找粮食,囤积到自己的“秘密基地”。

这样在冬天到来之后,才能免于饥饿和寒冷。

不止自然界,人类社会也有寒冬。

经济周期有峰谷,行业发展有起落,人生总有低谷的时候。

多想明时路,多往兜里揣钱,未来寒气再逼人我们心里也不慌。

1. 为自己囤过冬的粮食。

投机之王利弗莫尔说过:存一笔不能动的钱,不要让自己陷入负债累累的处境。

这是他在破产无数次后给自己的忠告。

他在结婚后把一笔钱划到了自己妻子的名下,儿子出生后,又给儿子存了一笔钱。

这些钱是他永远都不能拿来做股票交易的,这样一来,无论在交易中发生什么,他和家人也能衣食无忧。

你看,哪怕是顶级的操盘手,也不相信自己永远能赢,也会留足后手防范未来的不可测。

丰年要当歉年过,有粮常想无粮时。

对未来做最悲观的预想,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另外,给大家算一笔账:

你吃一顿火锅几百元,别人可以自己买菜应付一周伙食;

你买一部最新的苹果手机的钱,别人可以拿来当两个月的生活费;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没钱,是我们守不住钱。

2. 优化资产配置。

加拿大商人哈维·艾克曾设计出一种“六个罐子理财法”,推荐给大家:

生活支出占55%,用于必要的衣食住行;

成长支出占10%,用于个人的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

娱乐支出占10%,用于日常玩乐;

财务自由支出占10%,用在可以产生睡后收入的地方,比如定期理财产品;

长期目标储蓄支出占10%,用于需要积累才能实现的梦想。

赠与支出占5%,比如份子钱等等。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你资产配置的方式越合理,面对生活风浪时就会越稳。

03

思变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

变动时代最大的风险,不是变动本身,而是延续过往的思考方式与行为逻辑。

人生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事,工作会变,生活会变。

当我们发现环境不一样时,就得思变,变则通,通则久。

1. 抱怨环境,不如转变心境。

心理学家李松蔚经常在后台收到读者的来信。

有人抱怨现在工作不好找,有人担心自己会被裁员。

李松蔚总会这样回复:

我祝你具有在不确定中,好好生活的能力。

这几年,很多人走进了情绪死胡同。

有人戾气满满,怼天骂地;有人焦虑得彻夜难眠,忧心着路在何方。

但越是心怀怨气,越是过不好日子。

保持一个好心态,不管生活如何围追堵截,我们自且行且从容。

要明白,日子好不好,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2. 比别人多走一步。

大风来时,是一头猪都会起飞,风停时,就得凭各自的本事。

做一件事时,别人做60分,你是否可以做100分;

考虑问题时,别人的认知在第一层,你是否可以第二层。

无论什么时代,都是考验与机遇并存。

送给大家一句著名赛车手埃尔顿·塞纳所说的话:你不能在晴天超过15辆车,但在下雨天你可以。

3. 改变生存模式:苟住,不再折腾。

早几年,我会跟别人说:年轻时,要多折腾。

这一两年,我只会劝你:稳住。

以前盲目创业,可能瞎猫碰上死耗子,刚好入了一片蓝海。

现在再乱投资、瞎创业,很容易一番折腾,把仅剩的一些家底都赔光。

以前可以一言不合就炒老板,一腔孤勇地四处闯。

现在炒完老板,下一份工作不知道在哪儿。

在不明朗的环境里,自身的稳定大于一切。

这时候不要信奉“风浪越急,鱼越贵”的歪理,不要试图去搏一把。

一定要尊重大时代的周期规律,稳住基本盘,不瞎折腾,这就是当下最好的生存模式了。

我喜欢《大明王朝1566》里的一个情节。

在雪夜里,大太监吕芳教冯保官场的生存之道,其中一句话是,人要三思,思危、思退、思变。

这句话很有借鉴意义。

生活什么时候会变好?谁都给不了我们准确的答案。

但如果我们懂得思危、思远、思变,一定会峰回路转,看见不一样的风景。

点个赞吧 ,山高不阻志士之心,路远难挡行者之步。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