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互联网的认识:新的时代下地球上一个大“村落”
什么叫“互联网”?所谓互联网,我个人定义为:就是新的时代下地球上一个大“村落”(也称“地球村落”)。怎么解释呢?因为村子里每一天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火速就能传遍整个村子,被人人“皆知”了。不是吗,现在不管发生在地球的那一个地方的大事小事,只要你打开手机,进入网络,你就会全然知晓了。东家的丑事,西家的喜事,北家的秘密,南家的奇闻,七姑姑吵架,八姨姨闹离婚,都暴露在网络平台上。
所以,网络就是一面镜子,把一个村子里家家户户的事情都会抖得一清二白,看得明明白白,你想隐瞒都无法隐瞒,谁想包藏都无法包藏得了。我作为一个“玩”网络过来的糟老头子,住在这个互联网的“村子”里,生活感受是:我们都应该好好生活,好好说话,好好做人,好好做事。每一件事情,每一个邻居都必须要谨慎来对待,一定要按网络村的“村规民约”的原则来办事、做事、活人,千万千万别把自己的家事、自己的心事全抖在网络上,让人人翻看、笑话,人人都说“现在没有隐私可言”,正是这个道理。
我的网络成果:78岁老文化人触网22年
我从2002年开始在网络上利用电子邮件箱、QQ软件办公、聊天,到后来的网络美篇PPT、快手、抖音、公众号、微信朋友圈、视频公众号、微博,这些网络平台,都“玩”过来了,自我认为还“玩”得来,有些办公软件、聊天工具都还玩出了“精彩”,玩出了成果。比如在新浪网、56网、中国民俗学会网、百度网等网络平台开设自己的博客,已经有20年的“出色”的成绩了。上班的时间,我把大半生精力放在了工作、读书和写作上面,退休后,我一边读书,一边写作,创建了美篇、快手、抖音、公众号、微信朋友圈、视频号、微博,在新浪网、56网、中国民俗学会网、百度网等网站开设了自己的博客,发表新闻类、地方历史研究、红色文化、民俗事象等文章有一万多篇、图片15万多幅。总计阅读量近400多万人次,开办民俗文化讲座60多场。我基本上天天出去拍视频、图片,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或者工作习惯,为单位、企业、个人策划、编导、拍摄、制作电视专题、纪录片等100多部、快手、抖音上传短视频3000多个。20多年来,我一路摒杀、奋斗而来,取得了我自我认为的“一定”成绩。
其实,现在网络成为我的一种“行业”,一个得力工作助手,像亲人、亦像“情人”(年轻时我把诗歌、摄影、民俗称为我的三个情人,现在又多了一个网络情人),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她了,天天搂在怀里,掌在手上嬉笑、狂笑、哭笑,看不惯了还怒骂!尽情地玩着且兴奋着、并快乐着。
我的网络观:“玩”网络必须坚守底线
在“营收效益”的诱惑下,互联网络商家开发了快手、抖音等等众多的“挣钱”软件,开始投放在网络上,让尝到利益甜头的众多网民开始了“无底线”的操作和表演。应该说我们网络村“村规民约”内容、生态构建是很文明的一种传统礼仪规则,生态“绿色”、纯洁,文化元素干净、健康,很有地方特色。但是大多网民玩着玩着就变味了,还散发着很脏的恶心味儿,让人一看发呕,赶紧拉黑他们,使自己生活赶快恢复平静,纯属干净。
说良心话,我玩了20多年网络,在自己那么多的平台上从来没有说一句脏话、丑话。我们住在这个网络大村子里,都应该遵守村里约定俗成的“乡规民约”,规范网民行为和维护乡村良好的传统秩序 。“乡规民约”涉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村风民俗、邻里关系诸方面,是村民“自治”“自我约束”的一种重要形式,体现了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精神过程,有助于增强网民的政治意识和自强能力。遵守“乡规民约”,可以规范网民的行为,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
“乡规民约”还可以传承网络文化 ,融入到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中去,对于传承和保护静宁乡村文化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之,网民在这个网络大村子里,一定要有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助力于构建和谐的网络“乡村”社会,促进网络生态文明建设。
网络生态文明首先是语言美,不说脏话、不吐露黄话、不讲恶言秽语,学习和使用丰富多样的词汇和精辟的地方方言,避免粗鲁的恶言恶语。在语言中融入真挚的情感,使语言具有感染力,能够触动人心,浮想联翩。网络聊天语言,更要适度幽默,适当的幽默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增加说话的吸引力。在幽默的语言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如成语、典故、诗词等,这都可以提升自己语言水平的文化品位。
网络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极大地便利了网民的生活,丰富了信息交流的渠道,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极其丑陋的现象,在网络上,利用快手打PK,对他人的外貌、言论、行为进行攻击和谩骂,甚至出言不逊,辱骂中伤对方的父母亲和亲人。还有些文化层次极低的网络手,裸露身体、出现色情和低俗的内容,这些内容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面对这些网络丑陋现象,除了国家和当地网信部门的监管、打击之外,重点还要网民不断提高自我政治、文化的素质,需要通过法
律法规的学习,提高网民自身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的修养,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玩”好网络,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社交、学习和娱乐,学习和自我提升。不断加强自己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在网络世界中成为一个优秀者,为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简介: 王知三 甘肃省静宁人,大专文化程度,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
受聘于陕西宝鸡文理学院关陇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天水师范学院陇右文化研究中心、西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非遗保护研究中心的研究员。
为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1——5届理事。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曾任平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主席15年,现任名誉主席。甘肃省民俗学会·关陇民俗研究会执行理事长。
一直以来致力于地方民间文学、民俗、文史的发掘、整理、研究工作。至目前,各类编著130部,已经出版著述95部,编著近3000万字。发表、展演、播映各门类作品千余件,有70多件作品获国家、省、市、县级奖。多次受到国家、地方政府和学术部门的嘉奖表彰。静宁县“十佳文化艺术人才”“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首届全国“书香之家”荣誉获得者。
学术贡献有:1、伏羲神话圈的提出和论证;关陇民俗文化圈的提出和论证;六盘山地区红色旅游的首倡和策划;对关陇地区十余县大型文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5、妈祖文化圈的提出和论证等。6、平凉文化格局构建理论的提出与论证;7、静宁苹果文化的提出与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