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真的存在?
在贵州有这样一个小村落,里面的村民住在山洞中,他们刀耕火种,自给自足,相互通婚。
就这样,与世隔绝,隐居了70多年,直到2019年年底,才来到外界重新开始生活。
是什么让他们隐居在山中70多年?又是什么让他们决心搬到外界?
与世隔绝的桃花源
这个“桃花源”坐落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大山深处,被称为中洞苗寨。
这里远离喧嚣,没有车马的痕迹,也没有现代文明的印记。
这片静谧的土地上,生活着一群淳朴而善良的苗族同胞。
他们世代居住在天然形成的溶洞之中,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
中洞苗寨由四个姓氏组成,仅有18户人家,90多口人。
据村中老人讲述,他们的祖先在几百年前,为了躲避战乱才逃难至此。
祖先们发现,洞穴宽敞而干燥,冬暖夏凉,虽然简陋,却能遮风避雨,是个天然的避难所。
于是,他们就在这里安居下来,繁衍生息。
渐渐地,这个临时的避难所成为了永久的家园。
几百年来,中洞苗寨的村民们,都过着这样简单淳朴、与世隔绝的生活。
他们靠山吃山,刀耕火种,自给自足,邻里互助,和睦相处。
村民们种植玉米、红薯等农作物果腹,有时也上山采集野果野菜。
没有货币和科技,日子虽然清贫,却也其乐融融。
无论是服饰还是习俗,都延续着古朴而独特的苗族传统。
打开通往外界的门
直到两位教师的到来,中洞苗寨的与世隔绝才终于被打破。
第一位来到中洞苗寨支教的,是王启刚老师。
当他背着简单的行李,站在村口远眺这片与外界隔绝的土地时,心中涌动着忧虑和不安。
他明白,自己即将要面对一个语言不通、生活条件极端艰苦的环境。
但是,他内心有一股坚定的信念。
他怀着孩子们能够接受教育、开拓视野的理想,迈出了坚实的脚步。
刚踏入村庄时,王老师所面临的困难可谓不计其数。
村民们对这位外来者怀有十足的戒心,孩子们也用奇异的目光打量着他。
更棘手的是,当地的方言与普通话存在巨大差异,交流起来相当不易。
但王启刚并未因此而气馁,他用真挚的笑容,朴素的肢体语言,逐步拉近了与村民之间的距离。
为了开展教学,王老师想尽办法。
他利用村中随处可见的石块、树枝,教授孩子们识字和算术。
他用村民们最为熟悉的农作物,阐释生物学的奥妙。
渐渐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被点燃了。
他们如同久旱逢甘霖的幼苗,贪婪地汲取着王老师带来的每一滴“智慧之露”。
紧接着,另一位满怀爱心的教师王东灵,也来到了这片土地上。
与王启刚老师不同的是,王东灵的侧重点放在了提升村民们的生活技能上。
她带来了各种现代化的工具和设备,手把手地指导村民们如何使用。
起初,村民们对这些新奇事物充满了好奇和疑惑。
但在王东灵老师耐心细致的讲解下,他们渐渐学会了使用现代化设备,生活品质因此得到了显著提高。
王东灵还向村民们传授了一些实用的农业技术,教他们如何提升粮食产量,如何防治病虫害。
在她的帮助下,村民们品尝到了丰收的喜悦。
两位教师的共同努力,让村里的孩子们开始接受系统的教育,眼界大大拓宽,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
中洞苗寨的事情,也逐渐吸引了外界的目光。
一位名叫胡兰克的美国老人,在得知中洞的状况后,慷慨解囊,为村里通上了电。
第一盏电灯的亮起,照亮了中洞人的心,也照亮了他们走向现代文明的路。
政府部门也加大了对中洞苗寨的帮扶力度。
他们修建了道路,架设了网线,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
一所崭新的小学拔地而起,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渐渐地,电视、电话、网络走进了寨民们的生活,他们开始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新事物。
走出中洞苗寨
然而,中洞苗寨的“世外桃源”被打破,现代文明的洪流汹涌而至,村民们却陷入了困惑。
首先,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下,中洞苗寨面临着诸多困境。
由于只有四个姓氏,村民们不得不近亲通婚。
也因此,基因缺陷显著,后代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适婚青年选择有限,也导致了他们的个人的情感生活备受压抑。
中洞苗寨的人口老龄化加剧,部落的延续却后继无人,生存危机迫在眉睫。
其次,开放的大门让村民们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也为他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通过发展旅游业,销售特色农产品,他们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这让年轻一代开始质疑传统的生活方式,渴望融入外部世界。
这些冲突,让中洞苗寨的村民们陷入了艰难的抉择:是坚守祖辈留下的山洞家园,继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还是告别几百年的旧居,搬到山下,开启全新的人生篇章?
政府注意到中洞苗寨后,出于对村民们长远发展的考虑,开始劝说他们搬出山洞。
洞穴阴暗潮湿,政府牵头,在山下为村民修建了宽敞明亮的新房。
但多数村民却因为眷恋世代居住的洞穴,不愿意离开。
政府劝说无果,这个问题一度陷入僵局。
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村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洞穴生活的种种不便凸显出来。
交通不畅,物资难以保障,医疗条件也十分有限,村民们的健康和安全受到威胁。
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在政府的耐心说服下,村民们最终下定决心,在2019年底集体签署了搬迁协议。
85岁的老支书潘大爷含泪告别了祖祖辈辈居住的山洞,他泪流满面:“我们不能总是躲在深山里,孩子们的未来在外面的世界!”
搬出洞穴的那一天,看着崭新明亮的安置房,一应俱全的生活设施,举村欢腾。
孩子们穿上崭新的校服,背上书包,走进山下的学校,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年轻人也纷纷走出大山,或外出务工,或经商创业,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结语
中洞苗寨的故事,是一个传统村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缩影。它见证了一个古老民族在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折射出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困境。
愿那些古老的村落,那些质朴的民族,都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传承和发扬他们独特的文化魅力。让我们携手,共同守护这片土地上每一个珍贵的文化记忆,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新京报-2020-01-03——《亚洲最后的穴居人即将搬出山洞》
封面新闻-2019-07-09——《贵州中洞苗寨支教老师:王东灵 “以前我劝村民搬出洞穴,现在不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