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究竟是耐用品还是快消品?
新能源汽车自诞生之日起,其使用寿命就一直饱受质疑。近日,相关部门发布的最新汽车报废政策再次将这一话题推上风口浪尖。
政策规定,个人可以报废使用超过6年的新能源车辆。一时间,"电车6年就报废"的言论在网络上遍地开花,令不少消费者深感忧虑。
电池衰减是元凶。动力电池随使用时间增加会逐渐衰减,到80%时就失去继续使用的意义。更换新电池费用高昂,加上早期新能源车技术较为落后,车辆故障率高、配件供应短缺,报废或许是更经济的选择。
然而,政策并未强制执行,只是为有换车需求的消费者提供便利。事实上,只要保养得当,新能源车完全可以使用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但不可否认,新能源车企为了在白热化竞争中杀出重围,产品迭代速度正在向手机靠拢。三五年前的新能源车在续航、功能等方面已经相当落伍。为了应对市场,车企不得不加快推陈出新的步伐,这无形中就将新能源车推向了"快消品"的边缘。新能源车企推陈出新的做法,给消费者带来了两难困扰。一方面,他们当然希望拥有最新最棒的产品;但另一方面,频繁更新意味着手头的爱车将迅速贬值,被"背刺"的恐慌也在持续发酵。
去年,极氪因短时间内连推三代新车备受诟病,甚至遭到部分车主的围堵。类似的"背刺"事件,在其他新能源车企身上也屡见不鲜。
这不难理解,谁也不希望刚买的爱车就被新款车型淘汰。然而,在当下这个残酷的市场环境中,新能源车企别无选择,只有不断推陈出新,在芯片、软硬件等领域持续投入研发,推出更智能、更长续航的新品,才有机会在同行中杀出重围。车企之所以如此重视迭代速度,与新能源车产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也有很大关系。较早期的新能源车在电池、充电等多方面存在硬伤,而近些年这些问题在不断被优化突破。如今的续航里程可达700公里以上,充电体验也有了极大改善。因此,3年前的新能源车较之最新产品已然落伍。
面对消费者的愤懑,车企并非无动于衷。多家新能源车企推出了针对老车主的换购补贴政策,试图以此化解矛盾。不过,评论家认为,车企如果真心关注用户体验,最根本的解决之道是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对产品线合理布局,避免频繁大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