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支持江秋莲的都是什么人

托托说文化历史 2024-11-11 02:52:25

前几天跟朋友闲聊,突发奇想问了一句,你对江秋莲案件怎么看:

朋友愣了一下,想了想:哦,就是那个杀了自己室友的案件?

又若有所思改了改口:不是,是那个把室友推出门的女的对吧......

他的回答激起了我的好奇心,这两天我有意无意问了几个其他的朋友,得到的答案大致无二,基本上他们的认知都是——替室友挡刀,毒闺蜜......

甚至只有一个人知道,凶手是个男的........

这几个朋友都具备良好的学识和教养(都是名牌大学的硕士),乐于交流,能说服人也更能被说服,看问题也非随波逐流之辈,更不可能是江秋莲的小野田,他们只是单纯多年没有再关注这个话题,只凭着最原始的认知回答。

但是这折射出来的一个黑色幽默就是——网络时代,绝大部分人对信息的认知,实际上只停留在最初几天接受的信息茧房内。

而具体到江歌案,在发声之后头几天,恰恰是江秋莲团伙给刘鑫泼污水最狠的几天,而那几天,刘鑫除了私下给江秋莲道歉之外,没有任何发声的渠道。

结果,造成了公众接收信息严重的不对等,当有李玟瑾之类的理性声音出现的时候,它所要面对的,是已经被江秋莲团伙大大扭曲的舆论环境,再加上江氏团队变本加厉的法外行径,更多的理性者远离了这个话题

就这样,整整八年了,这些最初几天的信息源,仍然是无数人根深蒂固的认知——大部分人不会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刘鑫,而重新梳理被江秋莲捂着大半个卷宗的事件,毕竟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求真溯源,相比于在网络上发泄道德感的言语鞭挞,快感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所以,其实相比一开始的厌恶,今天的我对大部分支持江秋莲的人是比较无感的。

从很多人的言语上就能知道,除了少数带着“小野田任务”的人之外,相当一部分江秋莲的支持者,他们既没有看过日本法院的判决,也没有看过系统的案件分析,很多人的知识教育水平,也不具备这种事件的逻辑分析能力。单纯凭着原始的认知,和一腔不明不白的热血,把自己代入到一个失独者的悲惨心境内,给江氏的恶行找到自我安抚的借口,就跟很多今天以色列的支持者一样。

所以,当出现开头一幕的时候,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态度,与其无奈那么多人目前还在维护江秋莲,真的不如多安心写几篇自己的分析,为一个有更多理性的讨论氛围添砖加瓦。

网络的特点,就是让任何人都有发声的机会。

而带来的副作用就是,让讨论的门槛无限制降低。

成年人的世界,不图改变,只做筛选。

远离无效的交流,是尊重自己的第一步,和更多的聪明者找到共识,远比改变一个低层次的网络道德家更有意义。

所幸,在我写这些文章的时候,有朋友已经给我发来信息——你说得对,远离网暴,很有意义。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