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大将说不能打,总前委说:打!果然打不下,陈毅说:听陈赓的

陈冠任 2024-10-04 10:07:13

陈赓大将打仗很少有失手,是军内少有的冷静派。在百团大战中,他与刘伯承一起反对过硬打关家垴,表现出过人的军事才干。在淮海战役中,他也是如此。

1948年11月28日,敌黄维兵团被陈赓阻击,中野大军将它压缩到双堆集的狭小地带,无法突围。

于是,总前委下令陈赓奉命指挥东集团于29日对黄维发起攻击。可是,陈赓组织有关人员研究。都认为进攻的条件还不成熟,可总前委命令已经下达。怎么办?

大家左右为难时,陈赓说:“为胜利负责, 我再向总前委提一提吧!"

结果,经过他的争取,攻击时间推迟到30日的黄昏。

30日东集团的近迫作业尚未完成,陈赓以四纵10、11、22旅第二次攻打李围子、 沈庄,13旅、十一纵打小张庄;九纵打张围子及其东北的另一个小张庄。

但是,攻击李围子、沈庄、张围子的战斗再次受挫; 十一纵及四纵之第十三旅虽攻占了小张庄并取得歼敌近千人的胜利,但伤亡很大。

陈赓不得不下令部队立即停止继续攻击。然后,他向中野总部继续反映自己的意见:

一、发现黄维所部不仅工事坚固,火力阵地组织严密,且守备兵力强大。

二、东集团准备工作还很不充分。

中野总部的刘伯承、陈毅等人表示待研究后再决定。

当晚深夜,刘伯承、陈毅等人与总前委就东集团的问题正在热烈讨论时,华野的粟裕来电话向陈毅汇报围歼黄百韬的情况。陈毅说:

“你先别汇报,我要先问你一个问题:现在围歼黄维打法上有两种设想,一种是野战进攻的办法,即经过一定火力准备,接着就发起冲锋,这个办法快是快些,但近几天攻击不顺利。另一种打法就是搞近迫作业,挖交通壕,把冲锋出发地和火力阵地尽量提前,然后再发起冲锋,这个办法把握性要大些,但需要准备时间。你认为哪一种办法好?”

粟裕当即肯定说:“只能用后一种打法!我们在碾庄打黄百韬兵团,开始也是用第一种打法,伤亡很大,攻不下敌人的阵地,后来改用后一种打法,搞近迫作业,才歼灭敌人的。黄维比黄百韬战斗力强多了,只能搞近迫作业,不能急。”

粟裕支持了陈赓的意见。

于是,陈赓连夜打电话给陈赓说:

“就照你的意见办吧。你在前线了解情况,我们完全同意你的意见。”

刘伯承也打电话给陈赓:“12月5日发起总攻,你看时间够不够?”

“足够了,我们再有三天就够了。”陈赓说。

“你们准备得早,还是等到5日,东、西、南三个集团一起总攻吧!”

“我们一次攻几个村,火力不足,第一天只攻李围子,以后每天攻一个村子,做到每攻必克!”陈赓说。

“好!就按你的意见办!”刘伯承满意地放下了电话。

随后,按照陈赓的意见打黄维。但是原确定5日总攻,后因华野七纵、十三纵进入阵地晚,搞近迫作业需要时间,又推迟至12月6日十七时。这一果断的决定,使解放军从被动转入主动,保障了围歼黄维兵团作战的胜利,果然一举拿下了双堆集。

后来,总前委书记邓小平在总结歼灭黄维兵团作战的经验时,大大肯定了陈赓的近迫作业的效用:

“我们的工事迫近敌人愈近,就愈易奏效和减少伤亡。”

值得一说的是,这时在总前委和中野总部有刘伯承和陈毅两大元帅级的统帅指挥,陈赓却比他们看的更准确,陈赓的才华由此可见不是一般。

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记述了此事,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曾经名列中国军事畅销书热卖榜第一名(如图)。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