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取颍川迫使刘表战略调整,得到一支董卓的西凉铁骑边军兵团

熠彤说历史 2024-04-15 05:20:42

196年二月,兖州的曹操南取颍川郡。

荆州牧刘表也受到严重威胁,因而作出了相应的战略调整。

刘表的战略调整

(颍川郡是刘表北面的战略缓冲区)

191年底-192年初,董卓的李傕军团东出,屠掠了兖州陈留郡、豫州颍川郡。

颍川到196年仍是一副“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的悲惨景象。

193年春,刘表占领袁术的荆州南阳郡。

逃到淮南的袁术,任用刘表旧部诸葛玄为豫章太守;又以和黄祖关系很好的刘勋为庐江太守;汝南郡有桐柏山、大别山与荆州相隔;袁术没有重建、发展颍川郡,只留下苌奴等少量人马,主要由依附袁术的颍汝黄巾军,活动在这一带。

袁术实际上将破坏严重的颍川郡,作为了与刘表的战略缓冲区,全线与刘表缓和了关系。

颍川和南阳之间,只有位于伏牛山、桐柏山之间的叶县相连。

北方有了颍川这个缓冲区,刘表对新得到的南阳郡,进行了重建恢复工作。

(曹操取颍川让南阳受到威胁)

184年的黄巾大起义,南阳是一个主战场,尤其宛城之战旷日持久,损坏严重。

南阳的中心一度迁到了宛城之南的穰县(今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

袁术离开后,刘表对宛城等南阳之地,都投入了资金发展。

但是,曹操占领颍川,地缘局势陡变,荆州受到了威胁。

刘表不敢再对南阳大力投入,为拱卫大本营襄阳,南阳郡沦为了与曹操之间的缓冲区域。

就在这时候,南阳又来了一支西凉铁骑军团。

到南阳的西凉铁骑

这支军队,正是董卓大将张济所部,正宗的大汉西凉铁骑边军。

由“湟中义从”和关中、西凉秦胡兵组成。(《后汉书·董卓列传》)

湟中义从出自凉州金城郡境内的湟水流域,由羌人和小月氏人组成,是一支名震天下的精锐雇佣兵部队,战力被称为天下之首。

因为南阳战略局势发生了改变,双方若爆发大规模冲突,将使颍川的曹操有机可乘,更对刘表不利。

于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刘表才采取手段,吸纳了张济的侄子张绣,让这样一支战斗力爆表的西凉铁骑军团依附了他。

接下来详细说说张绣的前期经历,及归降刘表的具体过程。

祖厉豪杰

184年末,中原正爆发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

在凉州金城郡的官员边章、韩遂,被北宫伯玉等湟中义从裹挟,趁机在凉州叛乱。(《后汉书·董卓列传》)

凉州一时兴起了大小无数叛军势力。

(祖厉所处位置)

张绣的家乡祖厉县(今甘肃省靖远县),位于武威郡的南端,黄河之南,西邻金城。

金城郡有支小叛军的首领叫麹胜,领兵出其不意地袭击了祖厉城,杀死县长刘隽,成为城主。

张绣当时是名县吏,麹胜需要这些县吏管事,维持城里的正常运作。

于是,张绣找到个相处的机会,杀掉了麹胜。

一下子,整个武威郡都盛传张绣为父母官报仇的忠义之举,获得了名望,由此吸引到一批追随者。

张绣召集到一批少年,成为祖厉城中的豪杰。(《三国志·张绣传》)

当时凉州各级官署自顾不暇,张绣实际上就相当于做了一段时间城主。

(年轻时做了段祖厉城之主)

跟随张济

其叔父张济,是董卓主力军团牛辅帐下的校尉,与李傕平级。

185年末,韩遂等人进攻三辅失败,张济跟着董卓军反击回凉州。(《后汉书·董卓列传》)

凉州大部分郡县重新得到管理,祖厉县有了州里任命的新县长,张绣这个城主做不成了。

192年,董卓被杀,张济跟随李傕杀入长安,大权在握,出镇陕县。

不知张绣是在之前以豪杰被朝廷收编,还是在什么时候投奔了叔父,得到了继续吃皇粮的机会。

195年,李傕、郭汜相斗于长安城时,张绣并不在张济的陕县,而在长安城内,与贾诩都跟着李傕。

(张绣在长安,并不是一直跟着张济)

当时李傕找贾诩商议,打算挟持献帝到营中,贾诩阻止,李傕不听。张绣就劝贾诩一起离开,贾诩让张绣自行离去,他受国恩,不能背义。(裴注《三国志·贾诩传》引《献帝纪》》)

可见,张绣、贾诩二人,早已是可交心的好友。

张绣听贾诩之言后,是否受其影响,没离开长安,也不能确定。

不久,张济入长安调停李傕、郭汜之争,打算摘桃子。

三方谈判各出一个侄子为人质,张济这边出的就是张绣。(《后汉纪·卷二十八》)

不知道张济当时在长安,是不是只有这一个侄子在身边,反正张绣挺悲哀的。

(张绣跟着叔父护驾东归)

195年六月,三方同意献帝东幸弘农,在张济的势力影响范围,出发不久张济就被献帝升为骠骑将军。(《后汉书·董卓列传》)

可以确定,张绣从此跟在张济身边。

他大概以为,叔父这是要成为掌握献帝的权臣了吧!

但张济很快被郭汜排挤,先回了陕县。

十一月,杨奉、董承要送献帝去洛阳,不肯留在弘农,张济联合李傕、郭汜追击、攻打献帝一行。

致使一些公卿大臣蒙难,百官、宫女死伤无数,献帝只带着少量人狼狈逃到河东。正是“天子败于曹阳”。

(攻打天子车驾)

这事,张绣当时不知是否留守陕县,但更大概率是参与了的。

也正因为这事,让贾诩对李傕等人彻底失望,离开李傕,投奔到华阴段煨处。

继承叔父兵马

张绣叔侄的治理能力都不行。

张济在陕县近四年,完全不像隔壁华阴的段煨那样,能让治下百姓丰衣足食。

196年,因为无粮饥饿,张绣跟随叔父放弃陕县,南下南阳郡掠粮就食。

张济在攻打穰城时,中流矢而死。(《三国志·张绣传》)

当时的穰城应该比宛城,仍是更富庶。

(张济中流矢而死)

(张)绣随(张)济,以军功稍迁至建忠将军,封宣威侯。--《三国志·张绣传》

张绣以“军功”已做到建忠将军,受封宣威县侯。

当时的宣威县,在其家乡武威郡,位于郡治所姑臧县东北方的腾格里沙漠中,今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西南。

他不是只靠张济侄子的身份才继位的,他有自己的成绩,在军中有威信基础。

(张)绣领其众,屯宛,与刘表合。--《三国志·张绣传》

张绣继位后,并没马上投降刘表,这里还有个过程。

穰城坚固不好打,他调整了张济攻打穰城的方案,带领所有兵马北上,攻下了南阳曾经的治所宛城(今南阳市),并驻守了下来。

(张绣放弃攻打穰城占据宛城)

迎贾诩

张绣在宛城思考着自己的未来,但他自己找不到清晰的方向。

毕竟刘表是杀死叔父的仇人,也就是这支西凉军的仇人。

180度大转弯投降仇人,给自己、婶娘和全军上下都无法交代,这是张绣当时连想都不敢想的。

张绣在南阳,(贾)诩阴结(张)绣,(张)绣遣人迎诩。--《三国志·贾诩传》

贾诩是何等智慧的人,远在华阴,他也能看出此刻张绣的苦恼。

又看出段煨对他有很大的顾虑,并不是真心待他。

于是悄悄派人到宛城,与张绣取得联系。

得知老友贾诩有意,张绣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赶紧派人到华阴去接贾诩。

(张绣派人去华阴接来贾诩)

贾诩离开华阴时,有人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选择。

(张)绣无谋主,亦愿得(贾)诩,则家与身必俱全矣。--《三国志·贾诩传》

贾诩说张绣还没有帮他拿主意的谋主,又真心实意地想得到自己,段煨也会高兴他的离开,这样留在华阴的家人和自己都能保障安全。

贾诩此时已五十岁,到宛城后,张绣以子孙之礼待他。

段煨也没了顾忌,果然善待贾诩的家人。

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投降刘表

当初得知张济之死,襄阳城内的荆州官员都向刘表祝贺。

(刘表有大局观)

刘表说:“张济因为窘困来荆州,应该让他为我所用才好,结果双方打了起来,这不是我想要的。这是损失啊,不应该受贺。”(《三国志·刘表传》)

刘表很有大局观,面对荆州外部战略局势的改变,他对张济军的处置,采取了明智的举措。

(刘表)使人纳其(张绣)众;众闻之喜,遂服从。--《三国志·刘表传》

于是刘表派出使者到宛城,表达了他的愿望,希望张绣军能为其所用。

站在张绣将士的立场,为刘表所用是很好的选择,就不用再冒着生命危险到处抢吃的,也不用时刻担心被围剿了。

而且刘表的态度很诚恳,符合眼下南阳的战略局势,不用怀疑他使诈。

加上张济是入寇在先,中流矢而死,也不算和刘表直接有深仇大恨。

所以众人听使者这么说,是高兴的,希望归从。

但现在,还要看统帅张绣能不能过心理上这一关了。

(张绣对贾诩言听计从)

(贾)诩说(张)绣与刘表联和。--《三国志·贾诩传》

贾诩说服了张绣,因为现在这才是理智的选择,不能为了私怨而置全军于危险之绝境。

先度过眼前的危机,将来再看有没有更好的出路。

于是,张绣带着这支西凉军团,投降了刘表,为其镇守宛、穰,以防御曹操。

宛、穰为南阳核心,实际上刘表是将南阳的防御交给了张绣,谈判筹码也很有诚意。

总结

不得不说刘表是很有大局观、理智的人,面对局势的改变,能忍辱负重,化敌为友,将危机变成了转机。

使这样一支强大的西凉铁骑军团,成为了其北部屏障。

又如后来投奔的刘备。

张绣有胆勇,但缺乏治理能力和谋略。虽拥有战斗力超强的兵马,但在当时已经很卷的诸侯争霸中,已难自立。生存和发展才是他需要解决的问题。

他重用贾诩,也能认清局势。故而贾诩硬生生地帮他三退曹操,谋求到一个光明的未来。

4 阅读: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