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知青返城,父亲:给你20元别回来了,16年后父亲后悔当年的决定

文史大师姐 2024-03-19 19:27:38

李根生2岁那年,他的母亲就因病去世了,此后,他便与父亲相依为命。

彼时,李根生还小,不知道死亡的含义,经常在梦中哭醒,一个劲儿嚷嚷着:“我要妈妈,我要妈妈。”

每当这时,李父便会哄骗李根生,说:“妈妈去了很远的地方打工,去挣很多很多的钱,然后回来给买好多好吃的。”

可亲昵妈妈是孩子的天性,再加上年龄实在太小,任凭李父怎么编织这善良的谎言,李根生都不认账。

李根生6岁那年,父亲从外面领回来一个女人,那个女人一脸微笑,还牵着一个小男孩。

“过来,快来喊‘妈妈’!”父亲将李根生拽到了那个女人面前,然后还不等李根生开口,又指着女人身旁的小男孩对李根生说,“他以后就是你的弟弟了。”

显然,父亲这是给李根生找了个后妈,李根生不认识那女人,此时的他也知道自己的妈妈死了,永远都不会回来了,可他从小跟父亲感情好,不想忤逆父亲的意思。

“妈……”李根生还是喊了出来,声音不大,却吐字清晰。

女人笑着迎了上来,摸了摸李根生的头,接着便拉着两个孩子进屋了。

自从后妈到来后,李根生能明显感觉到父亲的注意力几乎一大部分都花在了后妈和她带来的那个男孩身上了。

而头一两年,后妈对李根生还不错,有个当妈的样子,可到了第三年,后妈的态度就发生了变化,吃穿用度上,明显是偏着她带来的那个孩子。

对于后妈的种种行为,父亲不是不知道,可他却视而不见。

渐渐地,李根生感觉这个家已经没有了原先的温度,有时,他也想离开这个家,自谋出路,可他并无一技之长,离开了家,自己又能去哪呢?

1969年,正值知青下乡活动的浪潮高涨,17岁的李根生主动报名要下乡插队。

登记的工作人员一时愣住,因为别人都是安排下乡的,眼前这小伙子竟是主动要下乡,这是很难得。

可李根生自有自己的一本账簿:他早就想离开这个毫无生气和温度的家了,之前寻不到机会,而眼下这不就是自己的大好机会吗?

不久,李根生便随大部队一起来到了云南省一个叫户拉傣族山寨。就在别的知青还在抱怨这里偏远,李根生倒暗自庆幸,离家远点好,远点自己就没什么牵挂,可以放手干自己的事情了。

然而,摆在李根生面前的第一重困难就是语言障碍。

当地居民基本都是土著,主要说的就是傣族语,而李根生对傣族语一窍不通,正一筹莫展之际,户拉的寨主岩老大拍了拍李根生的肩膀,说:“小伙子,发什么愁啊?”

“你会说汉语?”李根生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岩老大。

要知道,岩老大年轻时走南闯北惯了,还当过兵,什么世面没见过?所以,会说汉语对他来说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岩老大性格爽朗,待人热情,仿佛从这些年轻知青身上看到了当年自己的那种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与热忱,所以当晚就将这些知青请到了自己家里,拿出好吃好喝的招呼大家。

吃饭过程中,李根生注意到岩老大有两个年纪和自己相仿的姑娘,均身材曼妙,长相甜美。

岩老大自然是注意到了李根生的神情,倒也没有拘束,自顾自介绍起两个女儿来。

“她们两个可怜的很,母亲死的早,都是我一手带大的。大的叫玉梅,今年19岁,小的叫玉兰,17岁。”岩老大一边给李根生夹菜,一边自顾自言语着。

吃饭过程中,岩老大的两个女儿忙里忙外,烧菜端水,忙得不亦乐乎,一边招呼着大家多吃菜,一边小声叮嘱父亲少喝点。

看着岩老大一家其乐融融,父女情深的样子,李根生的思绪有些飘荡,他打心眼里羡慕岩老大家的这种氛围。

彼时正值春耕季节,之前从没接触过农耕的李根生干起活来很少蹩脚,不仅动作笨拙,效率还低,可他并没有气馁,仍卖力地干着。

休息的过程中,玉兰老远就朝李根生打招呼。走到跟前后,她将篮子里的豆浆倒了满满一杯,递给李根生喝,并热心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

李根生表示自己没问题,可玉兰一听这话便捂嘴浅笑起来。原来,她早就注意到了李根生这边的干活情况。

玉兰倒也直爽,没有跟李根生兜圈子,放下篮子,拿起旁边的农具就当着李根生的面挥舞起来,并告诉他一些春耕的常识和技巧。

看着玉兰娴熟利落的动作,李根生羞愧地挠了挠头,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心里却对玉兰充满了感激。

也就在这时,玉兰注意到李根生双手都磨起了一些水泡,玉兰提出让李根生休息半天,李根生却逞强道:“这点小泡,算不得啥。”说着便又继续干活去了。

不料,当时还没事的水泡,到了晚上洗漱的时候全破水了,流出了一些黄色汁水,显然是感染了。

等到次日早晨醒来,李根生顿感浑身酸痛,而双手更是提不得,拿不动,他只好将情况上报,获得批准后便在木楼里休息了。

李根生并没有声张,可不知怎的,消息竟传到了玉兰的耳朵里。玉兰赶紧帮李根生请来了村里的赤脚医生。

医生看后,表示只需要涂些中草药,再调养几日便无大碍,匆匆留下一些草药便离开了。

彼时,大家都干活去了,玉兰担心李根生伤口感染加重,便主动留下来照料起李根生的日常饮食,之间还定期给他换药、擦拭伤口。

玉兰举手投足间,都给人一种温柔贤惠的样子,李根生心底不知何时已然荡起了一圈圈涟漪。

经过玉兰悉心的照料和护理,李根生的伤很快便痊愈了。而这期间,玉兰对李根生的格外关照,她的父亲岩老大早已知晓,他也知道小女儿的心思,并没有说什么。

转眼一年多时间过去了,由于李根生肯吃苦,再加上初期有玉兰时不时的指点,李根生进步很快,早已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而他的热情和活力也被岩老大看在了眼中。

那天傍晚,岩老大单独拉着李根生聊了会,当他得知李根生的家庭背景以及心路历程后,不禁陷入了沉思。

也许是经过这一年多时间的相处,岩老大对李根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又知道了他的家庭情况后,顿时心生怜悯。

半晌,岩老大突然冒出一句:“想吃什么了,以后就去叔家,叔别的本事不强,做饭可是一把好手!”

李根生有些恍惚,来到户拉这些日子,岩老大和他的两个女儿对自己确实没话说,特别是他的小女儿玉兰,那是一直在帮着自己啊。

又过两年,李根生已完全适应了户拉这里的生活,可是那天,一件事情的发生让他有些感伤。

那天,户拉有位老人突然离世。出殡那天,看着老人子女沿路给抬棺材的人磕头拜谢的场面,李根生突然想到了自己的父亲。

虽然家里自从来了后妈,父亲对自己的态度有了变化,但李根生知道,那或多或少与后妈有关,也许父亲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

在李根生的印象中,自从母亲离世后,父亲是又当爸又当妈,一把屎一把尿将自己拉扯大。那些年,他的确吃了不少苦,对自己的爱也的确是那般纯粹和深沉。

只是,自从后妈来了后,一切都变了。

可不管怎样,那都是自己的亲生父亲,是把自己艰难养大的,有着血脉关系的那个男人。

离家也有几年了,李根生觉得自己是时候回家看望下父亲了。

很快,李根生回家探亲的请求获得了批准,他当即就收拾好了行囊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临别那天,李根生知道自己还会回来,所以跟其他人也就是简单地告个别。不曾想,玉兰知道李根生要回家探亲,愣是红着眼睛追了好几里地。

“根生哥,我等你回来!”玉兰眼神着透着一股不舍,夹杂着些许娇羞。

李根生欲言又止,只是郑重回了个“嗯!”便踏上了回昆明老家的行程。

到家后,李根生本以为离家几年不见,后妈对自己的态度多少有些缓和,可见面的那一刻时,后妈也只是冷冰冰地问一句“回来了啊?”之后便忙自己的事去了。

而父亲看着自己想说什么却终究还是咽了回去,只招呼李根生坐。

晚饭后,当得知李根生不日就要返城回到云南时,后妈提着一大包东西来到了李根生房间。

原本,李根生以为这是后妈良心发现,给自己准备的吃食,不料后妈倒是先开了口。

“这是你之前的衣服,我拣大点的挑了出来,你应该还能穿得下。”后妈这回露出了久违的微笑,但也仅是昙花一现,没说两句便出去了。

李根打开包袱一看,却发现除了几件旧衣服外还是旧衣服,而且有好几件自己明显穿不得了。

之后,李根生准备吹灭灯烛睡觉,刚躺下就听见隔壁房间传来父亲和后妈的对话声。虽然声音不大,但李根生却听得真切。

“家里的都不够用,给他这么多做什么?”后妈在隔壁小声嘟囔着。

“你小声点,他毕竟是我儿子,这次一去,又不知道哪一年才能回来,无论是在路上还是在那边都用得着……”

“你拿来吧,就这些,你送过去吧!”后妈打断了父亲的话,紧接着便听见了开门声。

很快,李根生就听到了敲门声。

李根生愣了一下,最终还是开了门。是父亲。

父亲进屋后默默塞给了李根生20块钱,接着便说道:“这些你拿着,去那边后就别再回来了……”言语间充满了无奈和心酸,父亲说这话时,甚至都没有抬起头。

但透过昏黄的烛光,李根生却发现父亲的头发比前几年明显多了不少,脸上的皱纹更是像一把把尖利的弯刀,将父亲的脸颊分成若干苍老的部分。

李根生没有说什么,接过这20块钱的那一刻,他突然心头一暖,说了句:“爸,那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父亲点点头,两手空空地站在那里,没有要走的意思。但很快,他叹了一口气,随即离开了李根生房间。

回到户拉后,看着李根生一脸沉重的样子,岩老大没有多问什么,只是看着李根生,问了一句:“你是真心喜欢我家玉兰吗?”

几乎没有犹豫,李根生一连点了三下头。而当时玉兰就在隔壁,顿时心花怒放。

1975年,也就是李根生返家探亲回来后的第二年,岩老大便做主将小女儿玉兰嫁给了李根生。婚礼就在岩老大举办的,简单却热闹,寨子里所有男女老少几乎都来庆贺。

婚后第二年,玉兰就生下了一个白胖小子,李根生也是在这一刻,真正感受到了久违的家的温暖。

1978年,已经陆续有知青回城回乡,但这个消息对于李根生来说,形同于无,因为他心里早已把户拉当成了自己的家。

人虽然是留下了,但李根生有时也会思念远在昆明的老父亲,他不知道父亲这些年是否过得还好。

之后,李根生在户拉当了一名邮递员,玉兰则则在当地一家纺织厂干起了女工的工作。白天,夫妻俩上班,孩子交给岳父岩老大照看,到了晚上,一家人围着饭桌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别提有多幸福。

转眼又过去了15年,此时李根生和玉兰的孩子已经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了,个头和当初李根生出来户拉那会差不多。

这天,李根生找到岳父岩老大,表示这么多年了,远在昆明的父亲也老了,他想回去看看。

岩老大听后,当即爽快地表示:“甭管后妈对你怎样,可你父亲却是对你有养育之恩,是应该回去看看,记得带上玉兰和孩子一块。那孩子从没见过自己的爷爷。”

李根生重重地应了一生“嗯”,之后便收拾去了。

1990年底,李根生带着玉兰和孩子,提着大包小包回到了昆明。可是到了父亲的住处后才发现老家的房子有一半都塌了。

李根生扔下行李,疯了一般上前找寻,终于,他在旁边一处窝棚中找到了年迈的父亲。

看着父亲穿着破旧,窝棚内一片杂乱,李根生心疼不已,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当看到李根生回来的那一刻,老父亲顿时泪流满面,一把拉住了李根生的手。片刻后又用一双几近干枯的手掌抚摸着李根生的儿子的脸颊,转身望着李根生,又望了望一旁的玉兰,眼神里充满了疑问。

“爸,这是您的儿媳玉兰,”说着,李根生又拉着儿子朝父亲跪下了,“喊爷爷,这是你爷爷。”

李根生从父亲口中得知,自己那次探亲走后没几年,后妈就拿着家里所剩无几的积蓄,拉着弟弟离开了,独留父亲一人居住。

后妈走后,父亲精神恍惚,再加上思念根生,生了一场大病。后来,东厢房被暴雨冲垮,父亲没得选,只好住到了这窝棚里。

这时,玉兰主动站出来拉住李根生父亲的手,说:“爸,我是您的儿媳玉兰,这些年,您受苦了!”说罢,她转身又对李根生说:“把咱爸接到户拉去吧,我们一家人再也不要分开了!”

其实,李根生得知父亲的遭遇后早有此意,玉兰这一开口更是说到了自己心坎里去了,当即点头同意。

李根生将父亲带到户拉后,岩老大特地宰猪杀羊以表达自己的欢迎。而自从去了户拉后,李根生明显感觉到父亲气色好多了。

那天晚上,李根生一边给父亲泡脚按摩,一边抬头笑着问道:“爸,这还得感谢您当年的那个决定呢,让我别回去,不然我也不会遇上岩叔和玉兰,也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幸福生活了。”

李根生父亲没有说话,只是笑着摸了摸李根生的头,如年轻时那般慈爱。

3 阅读: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