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书宣||锦屏山上云匆匆

一轮明月皎洁如盘 2024-11-20 02:37:55

  迷恋锦屏山,是因为那里有一道风景。

  锦屏山,坐卧洛河南岸,东望洛阳,西望长安。它紧邻宜阳县城,东西走向,是一处自然形成的石灰岩质山脉,长约2公里,宽约500米。

  锦屏山山势险峻,由12座山峰组成,形似12幅锦缎屏风。山中有玉柱峰、文笔峰、桃花峰等,历史上曾有十大景观,是宜阳县城的天然屏障,像一列队的武士,护佑着代代船城人(宜阳县城别称)。

  到锦屏山不能落了民间信仰的多元文化。从山下最东边沈屯村的老母猪峡到最西边的李沟口,儒、释、道兼容并蓄,各得其所,体现了一种文化气度,反映了民间信仰的多元化。

  由东向西依次走过泰山庙、白龙庙,老天爷洞高悬在半天空中。

  老天爷洞又叫玉皇庙,位于宜阳县城南环路与文化路交叉口的锦屏山玉柱峰上,它依山而建于“云彩眼”上。站在老天爷洞前看洛河,总爱和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放在一起,按说祖国的江河都可以与日月媲美,但心里总觉得家乡的河更清、更美。

  往前不远就是武则天神雕。

  武皇,千年后又站在锦屏山前。宜阳人记住了这位中国历史上的女皇,几年前让你的伟岸英姿又矗立在山前。雕像对面,宜阳文物学校的一条标语不偏不倚特别醒目:“因为你,少林武术更美!”

  宜阳文武学校校园内散发着古朴的气息,一位身着白衣的女子自有她的个性,秀发飘逸,轻盈如云,身姿矫健,少林拳与铿锵的诗词交织,柔中带刚,恢弘中窥见精妙。

  1300多年过去了。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雕像似乎也复活了,武皇振振有词:“我统领过千年前的大唐,原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过了姜太公庙,前边不远处就是远近驰名的香山寺。

  香山寺是以“香山”命名的另一寺院建筑。其具体位置,清代金式所撰《邑侯张公创建锦屏准提庵记》中说得很清楚:“县署与玉柱峰相对,峰西一峰(即香山峰)上有庙曰香山,旧所有也。”

  早期,人们奉以太姒诸神,现为佛教造像。值得一提的是,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的弟子张思叔曾在此读书讲学。

  凡到宜阳县城者,大都以望锦屏、登锦屏为快事。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登高远望,即兴咏怀。相传吕洞宾曾在这里修道,邵雍在船城也有家园。据旧县志粗略统计,自唐至清,涉足锦屏的著名诗人40多位,留下赞美锦屏山的诗词六十多首。

  传说是神奇的。

  历史上有七位皇帝举行过封禅大典,其中六位都是去了泰山,而武则天却改为去嵩山。

  公元696年,武则天率大队人马,从神都洛阳浩浩荡荡出发,到嵩山封禅大典。那时的武则天已经73岁,是她一生最踌躇满志、心情舒畅的时日。

  第二年,心情高涨的武则天,听说近在咫尺的锦屏山风景绝佳,她没有浪费机会,主动提出到锦屏山,携带大队人马来到锦屏山探幽。

  武皇的脚步选择在锦屏山驻留,那时天下的名川大山,当属锦屏山最幸福。那是千年一凝眸啊!

  清风拂古城,苍烟护青山。1000多年前,锦屏山柏林如海,树龄长、品种多,遮云蔽日,古朴遒劲,它将整个锦屏山装扮得苍翠肃穆。柏林里步步幽静,峰峰有景,充满灵气。置身于此,柏香四溢,满目青翠。那种虔诚、庄严、神圣的情怀,油然而生。

  最奇特的是,香山寺大门前长着两棵古树,一棵银杏,一棵古柏,为锦屏山镇山之宝。

  古柏、银杏,原是玉皇大帝身边的金童玉女。玉皇大帝念锦屏山众神仙不辞劳苦普渡众生,便降旨金童玉女下凡来到锦屏山。

  它们经千世修炼成了香山寺前的两棵大树。金童投身“千年柏”,玉女投身“古银杏”,它们却也不乏浪漫情怀,日久天长两树产生了爱恋之情。

  它和它,一个结结巴巴的,一个嗫嗫嚅嚅的,各自把自己的心愿说出了大半截,但威慑于玉皇大帝的威严,又不敢倾吐真情,后面的那半句始终噎在喉咙眼里。只好含情脉脉,暗送秋波,故曰:“古柏银杏递秋波。”

  武皇带着妃嫔、宫女,在众臣陪同下,凝视着两棵神树,望着12座山峰层层叠叠,风景变换,青山妩媚,觉得锦屏山实在太绝妙、太神秘。

  围观的山雀,看着这一群浩浩荡荡南腔北调的贵人,格外兴奋,在枝头上叽叽喳喳地叫嚷着,好像给尊贵们助兴。

  抬头,浪漫!

  这山如锦绣画屏,给武皇一种半个仙人的感觉。本来这座山叫“金瓶山”,意为装金子的瓶子。武皇端详着它,隐隐约约中,远看这座山极像一扇美妙的锦绣屏风,光影斑斑驳驳,花香漂漂浮浮……文字的张力加上美景的催化,武皇心底一热,遂赐名“锦屏”,并写下“锦屏奇观”四个大字,命人刻于石上,立于玉柱峰顶。武则天金口玉言,从此原本直白的“金瓶山”改为了“锦屏山”。

  武皇的话化作风源,清风四起,吹遍了青山和人间。

  武则天一个人赢得了整个世界,这场景是古往今来宜阳大地上少有的奇观!

  在锦屏山前每走一步,都会荡起尘封已久的一个历史音符,清越,悠长。

  从远古走来的锦屏山,有一个什么样的心态?

  那是一双见过大世面的火眼金睛,锦屏山经历了多少朝,多少代,它一直守望着船城。它最实惠,最聪明,也是最善于变化的。当年,锦屏山的十二屏曾列队欢迎武皇上山,新中国成立后又隆重迎接了胡耀邦进城。多少年前,锦屏山眼睁睁地看着是谁点了一把火,大火把锦屏山化成一片焦灰。改革开放初期,又是谁在它的千仞绝壁上,把一座美丽的山糟蹋得面貌全非。

  锦屏山,宽厚、大度,都一一忍了。这一切,今天的宜阳人最清醒,最忧心。

  其实,宜阳人心里有数:善待锦屏山,新时代一定能打开更多新故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