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发现一种文字,比甲骨文早4000年!7300年前的文字现世?

观图文读历史 2024-11-14 22:34:43

时间回溯到1985年,安徽蚌埠淮上区双墩村,一片看似普通的土地下,沉睡着一段足以改写历史的秘密,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掘出一座距今7300多年的上古遗址——双墩遗址。

出土的陶器、石器、蚌器、骨器等文物静静地诉说着远古的故事,但真正引爆学术界的,是那些数量高达630个的刻符——双墩刻符。

这批刻符的出现,如同平地一声惊雷,瞬间击碎了西方学界长期以来对中国文明史的固有认知,将中国文字史的起点猛然前推至7300年前,甚至超越了苏美尔和古埃及文字的出现时间。

这不仅仅是一次考古学的重大发现,更是一场对中华文明起源的重新审视,它为我们解码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双墩刻符真的能称之为“文字”吗?这个问题在学术界曾引发激烈的争论,西方学者长期以来坚持中国文字起源于商代甲骨文,对双墩刻符的文字属性持否定态度。

可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双墩刻符并非简单的图案装饰,而是具备了原始文字的特征,首先其数量之多,在已发现的同期遗址中独树一帜,这本身就暗示着其非同寻常的意义。

更重要的是,这些刻符并非随意刻画,而是大多出现在陶器底部等隐蔽位置,明显区别于装饰性的图案。

试想如果只是为了美观,为何要将这些符号藏匿于不为人知的角落?这恰恰说明,这些符号并非为了炫耀,而是承载着某种特殊的意义,用于记录或传递信息,这正是文字的本质功能。

此外双墩刻符并非孤立存在,在距离双墩遗址约80公里的安徽滁州定远县侯家寨遗址,以及安徽宣城绩溪县石子山遗址、江苏镇江句容丁沙地遗址等地,考古学家都发现了与双墩刻符相似的符号。

这种跨地域的重复出现,有力地证明了这些符号并非偶然的涂鸦,而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不同氏族部落之间共同认可和使用的记录符号,具备了文字的社会性特征,这是文字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这意味着在7300多年前,中华大地上已经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信息交流和文化认同,这无疑是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早期印证。

再深入研究双墩刻符的内容,我们发现,这些看似简单的符号,已经展现出“连字成句”的雏形,它们可以分为表意、戳记、计数三大类,涵盖了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动植物等自然现象,以及狩猎、捕鱼、种植等生产活动,甚至还涉及到宗教和艺术等领域。

这些符号简洁、生动、形象,犹如一幅幅远古生活的速写,记录着双墩先民的日常生活、精神世界和社会结构。

更重要的是,这些符号并非简单的堆砌,而是出现了两种及两种以上符号的组合,并且存在主纹和地纹的区别,能够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符号组合越复杂,表达的意义也越丰富,这体现了原始文字从单个符号向语段文字过渡的特征,是文字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双墩刻符的出现,无疑为中国文字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它与后来出现的甲骨文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联系?这是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焦点。

虽然目前尚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双墩刻符对甲骨文乃至整个汉字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些学者指出,部分双墩刻符与甲骨文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这暗示着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直接的传承关系。

一些简单的数字符号,在双墩刻符和甲骨文中几乎完全一致,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更有可能的是,甲骨文在形成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双墩刻符的某些元素,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文字符号的继承上,更体现在造字方法的传承上,双墩刻符已经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三大造字方法,这三种方法恰好也是汉字“六书”的核心组成部分。

而比双墩刻符晚了3500多年的甲骨文,则完整地展现了“六书”造字法,这种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以及造字方法上的相似性,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两者之间的传承关系,可以推测,甲骨文在造字方法上,很可能受到了双墩刻符的启发和影响。

造字方法的完善,对汉字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就像一个强大的引擎,驱动着汉字数量的不断增长,也为汉字的演变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以甲骨文为例,其文字数量大约在4000个左右,而到了三国时期,《广雅》收录的汉字已达18150个,北宋《类编》更是收录了33190个汉字。

在短短的一两千年时间里,汉字数量增加了近5到10倍,这正是得益于甲骨文已经具备了完善的造字方法,后人可以根据前人的经验和规律,创造出更多的汉字来表达新的事物和概念。

而双墩刻符作为甲骨文之前的文字雏形,无疑为甲骨文造字方法的完善奠定了基础,也为汉字的繁荣发展埋下了伏笔。

双墩刻符的发现,对于长期以来由西方主导的文明起源叙事,无疑是一次强有力的挑战,几个世纪以来,西方世界构建了一套以自身为中心的文明标准,并以此来衡量和评判其他文明。

他们强调文字、建筑、信仰、人口规模等要素,并以此为标准,只承认古埃及、古巴比伦、苏美尔三大古老文明,而对中国文明的认知,则长期停留在西周时期,对商代以前的文明史则鲜有提及,甚至刻意忽略。

在这种西方中心主义的视角下,一些学者甚至提出了“中国文化西来说”,认为中国文明起源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这种观点的论据主要基于一些表面的相似之处,例如象形文字的使用、对天文和数学的重视等等。

这种论断缺乏确凿的历史证据,也忽略了中国文明自身的独特性和发展脉络,中国和苏美尔文明虽然都发展出了象形文字,但其具体形态和演变过程却截然不同,这恰恰说明了两种文明的独立起源和发展。

双墩刻符的出现,有力地驳斥了“中国文化西来说”,它证明了在7300多年前,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原始文字,这比苏美尔文字的出现时间还要早。

这意味着中国文明并非外来输入,而是土生土长,拥有独立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双墩刻符的发现,为中国文明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提供了坚实的考古学证据,也为重新审视世界文明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双墩刻符的发现,不仅仅是一次考古学上的重大突破,更是一次对中华文明的重新发现,它像一颗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引发了我们对文明起源和文化传承的深入思考。

这些来自7300多年前的古老符号,穿越时空,向我们诉说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它们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

未来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和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相信我们将会揭开更多关于双墩刻符的秘密,也将更加清晰地勾勒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脉络,而双墩刻符,这把开启中华文明宝库的金钥匙,也将继续引领我们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文明的延续,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石。[浮云]

参考来源:

北青网 蚌埠2件双墩文化刻划符号入藏中国国家版本馆

蚌埠发布 喜讯蚌埠双墩遗址荣获“100个享誉全国的安徽品牌”!蚌埠人,你了解双墩文化了吗?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