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假努力”

进击滴沈帅波 2024-08-08 15:50:59

职场里最大的坑

是“假努力”陷阱

所有年轻人在初入职场时都曾感召于理想,但最终会因为很多具体的琐碎将理想藏于内心深处。

前几天我在书店看到一本书叫《假努力》,封面上写了四个很扎心的词:“无用”“无效”“无聊”“瞎忙叨”。现在职场里有很多“假努力”陷阱,我们经常在一些琐碎工作里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既没有直接的结果产出,也不会对个人成长有什么实际帮助。

图源:当当网

“假努力”很多时候是被动行为,说几个职场里经常出现的场景:

周报、月报、季度报,又要写心得体会,又要写个人成长,好几页Word打不住,只是为了让老板以为你很努力;

领导和客户一言不合甩过来一堆资料,吭哧吭哧看完发现关键内容没多少,很想仰天长啸为什么不能直接把关键点发过来;

人在工位坐活从天上来,一会一个To do,工位隔板贴的便签纸和微信文件助手里写满了待办事项,又乱又烦……

上班本身不是一件以开心为目的的事,为了关键结果而付出对应的努力是可以接受的。相比之下,那些消磨热情和理想的琐碎工作真的让人很难受。

有一段时间我特别伤心,因为过去波波是一个能让周围所有人都喜欢的人,但做老板不是。当然,我自己会慢慢平衡那种感觉。我在公司从不开一分钟没有意义的会,因为我发现无效内卷最常出现的地方就是会议室。

以下场景相信任何职场人都不陌生,我自己在创业前也遇到过很多次:花一两个小时开一场和自己关系不大的会,但不参加不行,因为很可能聊着聊着就聊到自己负责的工作;会议时间太长,人在现场思绪已经神游天外,别人说了什么通通从耳边飘过;到了会议室突然被领导点名做会议纪要,一场会下来光忙着敲键盘……

上个月我们写了一篇关于大厂年轻人的文章,采访中很多人都表达了对无效会议的无奈。但即使做到企业中高层,即使已经自己当老板,仍然有逃不开的时候。

每个人对时间的态度就是对人生的态度,对时间吝啬、善于规划,就自然多了很多体验和经历。我们甚至可以通过一个人对时间的细微态度,来判断他全局的状态。把精力过度聚焦在开会和一些琐碎工作上,本身就是一种时间浪费。

只说问题不说解决思路都是白说。那么,假努力陷阱是否有办法避开?那些琐碎工作造成的精力浪费是否有办法解决?分享我的一些观察和发现。

科技无法解放人类

但可以解放一部分时间

上个月非常忙,去了很多标杆企业,见了很多老朋友和新朋友。之前有粉丝问我,能不能分享分享那些在事业上做到顶尖的人,他们有什么特质和工作习惯。对这件事我一直很谨慎,因为很容易写成心灵鸡汤,或看起来像卖课的。

到今天我仍然认为,不要对任何聚光灯下的人抱有超级英雄的期待。他只是个人,他也只有不足百年的寿命,他的一天也只有二十四个小时。

如果硬要说他们身上有什么共性特质的话,就是非常强大的精力管理能力。一个人再牛,他能思考的事情也是有限的。多花一点时间在琐碎的工作上,就少一点时间在思考关键策略和未来上。

所谓的假努力陷阱,在他们眼里都是一些不值得投入时间的事。

我不是一个天生精力特别旺盛的人,所以我非常乐于寻找一些工具来解放一部分时间。比如:我很喜欢用折叠屏手机,因为可以部分充当生产力工具;我一直相信我们这类商业内容创作无法被AI取代,但我很喜欢用一些AI工具查资料。

科技的发展仍然无法彻底解放人类,但正在很大程度上解放我们的时间。善于寻找合适的工具,是职场里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

前几天和客户开会,同事带了个讯飞智能办公本,让我觉得很有意思。我觉得有意思的点有这么几个:第一,会议结束没几分钟他就把会议纪要甩到群里了,内容很全并且清晰有条理,这种程度的会议纪要一般不会这么快就有;第二,客户说了几句家乡话,这个设备非常准确地实时转换成了文字;第三,我一般不建议公司同事与客户开会时一直盯着电子产品,因为客户不知道你是不是在做和会议无关的事,但墨水屏和手写笔不会让客户有这种误解。

我把同事的讯飞办公本拿过来用了几天,尝试了不同场景,包括开会、采访、看资料等等。在真的使用了几天后,我发现用它确实省了很多事。

特别提醒,如果想看专业测评可以看科技博主,我只想分享自己上手后的一些真实感受,介绍得一定没有那么全。

我最喜欢的是它边录音、边把会议讲话转成文字自动记录的功能,不但起到记录作用,也让人脑可以偶尔从会议上“离线”,比如分神处理一下工作消息或放松放松脑子。这边开着会,那边逐字稿就有了,不会错过重要信息。还可以快速提炼出会议纪要,准确率虽然做不到100%,但在日常工作中基本够用了。

图:边采访边自动记录说话内容

还有一个部分我很喜欢,就是它配了一个手写笔,开会和采访过程中有什么想法可以随手写写画画。在出差路上有什么想写的东西,用笔在墨水屏上书写比用手机更能集中注意力。

关于这个笔还有个小彩蛋,是我偶然发现的。按住笔上按钮在文字上画个圈,可以直接加入待办列表。所有待办事项都会自动集中在日程里,比到处乱记更有条理,方便集中处理。

图:用笔圈选可以直接加入到日程里

还有一些功能可以在使用中慢慢挖掘,比如自动写周报、收发邮件、看新闻、听书等等,我还没挨个体验。这些功能虽然很常见,但能在很多细微的环节提升办公效率和办公体验。

这些功能并不是说前所未有、石破天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用合适的方式集合在一个设备里,让人感觉非常丝滑。薄薄一本集合了录音笔、电脑、墨水屏阅读器、翻译器的功能,无论是在公司用还是出差携带都很方便。把一些dirty work交给它,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做更有意义的事。

讯飞智能办公本是否已经做到完美状态?我认为没有。但它的设计者一定是个非常资深的职场人,对办公需求的洞察很实际。至少在我用的过程中,它的表现是让人满意的。

不完美,恰恰说明留给这类产品的提升空间还有很大。最近他们新发布了讯飞智能办公本Air 2,根据官方介绍这代产品“深度搭载了大模型能力”。智能办公本又向理想状态迈了一步。

让人工智能给自己打工

助手兼外置大脑

ChatGPT刚火起来那阵,我特意组织公司的内容创作者们开了个会,学习怎么用新技术提效。AI会不会取代一部分人类我不知道,但善于利用AI工具的人,一定更有机会成为职场里的超级个体。

有大模型能力的办公本,是不是可以做更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了?

我总结下来有这么几点,新一代的办公本Air 2不仅能帮忙记,还能帮整理、帮找、帮写、帮回答。既像一个小助手一样干杂活,又能像个外置大脑一样完成一些脑力劳动。举几个具体的例子。

我之前遇到过一个人,他在会上说的话,经常没两天他自己就忘了。我们说你之前怎么怎么说的,他经常回复“啊?我没说过啊。”办公本Air 2专门治这种人。会上说的话它可以一句一句记下来,会开完直接生成会议纪要。不同说话人的内容分别整理,关键点落在文字上谁都赖不掉。

图:多个人的对话可以分别记录、总结

如果靠人完成这个工作要花不少精力,但在机器面前只是顺手的事。又比如我们靠人工在大量笔记里找关键信息很耗时,但机器的算力远超人类。因为Air 2有大模型能力,所以它可以把会议重要内容生成脑图,很快地把多篇笔记提取出关键信息,并根据标签做好整理。人要干一天的活人工智能只需要几分钟。

作为商业观察者,看行业报告和企业财报是绕不开的工作,但看几十上百页的材料需要大量时间。办公本Air 2刚好可以解决这个痛点。文档传过去,它可以自动生成总结、大纲、摘要,对哪里感兴趣继续向它提问就行。一个几十页的文档,三两分钟就能掌握个大概。

图:经过AI处理,长文档的关键内容直接拎出来

除了上面说的,它还有两个功能很实用:一个是写,一个是答。

文章开头提过工作总结的问题,有没有必要写工作总结?我认为有。核心作用在于彼此梳理到底做了什么,别回头一笔糊涂账。但写工作汇报也是最容易产生dirty work的地方:一个是汇报周期,有的公司甚至要求写日报,这就太细了;还有就是汇报的内容,如果没有感悟和改进计划不要硬套,都是废话。当然这是我作为老板的想法,有的老板他就喜欢让下属写这些东西。这种不得不写、写了意义不大的东西,其实就可以交给办公本Air 2。把需求输入进去,很快就能得到一篇完整的工作汇报。直接交上去可能不够好看,但自己稍微改改也差不多了。

当然我们要承认,有些东西它写的一定没有人写得好,比如它写的商业财经文章肯定没有我司编辑写得好。但在写稿子、写策略、写方案的时候,用它的问答功能查查资料、找找灵感还是很方便的。搜索引擎是直接把找到的东西给你,但人工智能可以把“思考”过的内容呈现出来,比简单的搜索更聪明。

它就像一个有了AI大脑的专为职场人设计的工作台,很多“假努力”陷阱和dirty work都能借助它技巧性绕开。

科技的复利

让具体的人受益

现在各家厂总说有什么技术升级(软件、硬件、大模型等等),但作为消费者往往没有太直观的感受。再好的科技没有具体的应用场景,也是白玩。

讯飞智能办公本选了一个细分应用场景,它专注于办公这个领域,把智能语音技术和大模型技术用于用户的真实工作场景,让这些技术很丝滑地融入到工作流。科技创新在办公场景里“活”了起来,每个具体的人都可以借助这样的设备真实受益。

包括大模型在内的任何科技的发展都不是一场单纯的竞赛,能够让科技造福人类,才是一切探索的初衷。

<end>

编辑:关珊月

总编:沈帅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