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中有5秒免费广告可增加创作收益,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文| 昭明
编辑| 昭明
1953年的一次宴席上,毛主席回顾起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感慨地说道:“有四个人是不能忘记的,张之洞、范旭东、张謇、卢作孚。”
其中,卢作孚在抗战期间几乎以一己之力救下了150人民众,是名副其实的民族英雄。
然而,就在毛主席说这番话前几个月,59岁的卢作孚在家中含冤自尽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921年,四川泸州的钟山上,两位年轻人并肩而立,一个是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恽代英,另一个就是卢作孚。
卢作孚出身贫苦,早早辍学,但他却自学成才,早期想着教育救国,但面对列强的船坚炮利,面对腐朽的清政府,他还是毅然投笔从戎。
卢作孚参加了辛亥革命,是同盟会的早期成员,他本想着革命救国,可看到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看到各地军阀混战,他彻底心寒意冷。
站在钟山上,恽代英主张中国应该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但卢作孚却对革命不再抱有信心,他想寻找一条新的救国道路,那就是实业救国。
在他看来,与其谈些虚无的主义,不如发展企业,服务民生。
于是,这年他买下了第一条浅水小货轮,命名为民生号,日后大名鼎鼎的民生公司就此诞生了。
卢作孚凭借非凡的战略眼光和经商头脑,很快就做大做强,到了抗战全面爆发前夕,他的民生公司已经成为国内航运业的龙头。
但面对日寇入侵,山河破碎,卢作孚没有大发国难财,而是展现出了一位爱国企业家的担当,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民生。
最著名的事迹当属1938年指挥宜昌大撤退时的贡献。
当时武汉失守,国民政府大量军用物资屯集在宜昌,身后就是日寇的追兵,如果不及时行动,宜昌城内百万生民和百万吨战略物资将毁于一旦。
当时,蒋介石政府无力承担如此体量的物资和人员运输任务,关键时刻,卢作孚亲自拍板,决定争分夺秒抢救一切民众和物资。
于是,他把民生公司的全部船只调了过去,为了提高效率,他还义务出资征召了附近的渔民帮忙运输。
卢作孚本人更是亲抵宜昌一线坐镇指挥,要知道这里距离日寇的阵地只有不远的距离,日寇的军机还随时出动进行轰炸。
但国家存亡之际,卢作孚没有丝毫退缩。
在短短四十天的时间内,卢作孚就带领他的民生公司抢救出了超过150万民众,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难民,他没有收取他们分毫运费。
民生公司还运送出了超过100万吨各类战略物资,这些为国民党兵工厂在大西南的建立奠定了物资基础,为中国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在整个运输期间,民生公司也损失惨重,主力船舶损失数十艘,船员牺牲者多达上百人。
事后,面对社会各界的夸赞和国民政府的表彰,卢作孚并没有居高自傲,也没有接受国民政府提供的官职,而是继续默默地为抗战出力。
解放战争后期,不少国民党要员希望他能到台湾任职,但卢作孚却坚信新中国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发展起来,他始终选择回到大陆。
1950年1月,卢作孚受周总理邀请欣然回国共商国是,这次他带来的不仅是整个民生公司,还有在海外为新中国保存的多达两千余万美元的资产,当时的美元可是价比黄金。
而卢作孚没有占为己有,主动与国家签订了公私合营协议,率先做出了示范作用,在教育和交通领域,卢作孚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可就是这样一位德才兼备的民族英雄,为何会自寻短见呢?
原来,建国初期,为了彻底清除遗留在大陆的国民党特务,国家组织了三反五反运动,在此期间,卢作孚受到了特务的诬陷,被错误批评,一身风骨的卢作孚不堪其辱,最终服药自尽。
得知卢作孚去世的噩耗,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十分悲痛,几个月后,毛主席还再次提起了他。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卢作孚仍然想着报效国家,他在留给家人的遗书上写了这样两句话:“把家具还给民生公司,好好跟孩子们过。”
是的,卢作孚从来没有把民生公司据为己有,就连家具都是从公司租的,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什么是真正的为人民、为国家服务。
我国著名思想家梁漱溟先生曾这样评价他:
“作孚先生胸怀高旷,公而忘私,为商不有,庶几可比于古之贤哲焉。”
为商不富,公而忘私,是卢作孚一生的真实写照,向他致敬!
参考资料
中国质量新闻网 《毛泽东不能忘记的实业家:“搞交通运输的卢作孚”》
北京日报 《宜昌大撤退:卢作孚与他指挥的“中国版敦刻尔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