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到医院就要抽血?揭秘:抽出来的血,最终究竟去了哪里

易烟评健康 2024-10-29 19:28:34

“哎呀,怎么又要抽血啊?”刘阿姨一脸不情愿地看着护士递过来的采血针。

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因为身体不舒服来医院了,但每次来,抽血似乎都成了必不可少的“仪式”。

刘阿姨心里犯嘀咕:这血抽得这么多,会不会对身体有什么伤害啊?而且,她总好奇那些被抽走的血液最后都去了哪里,是不是真的像传言中说的那样被医院“卖掉”了?

女儿看出了她的担忧和疑惑,纷纷安慰她:“妈,抽血是为了检查身体,您就别多想了,现在医学这么发达,咱们得相信医生啊。”

虽然女儿这么说,但刘阿姨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总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其实,刘阿姨的顾虑并不少见,很多中老年朋友在面对医院抽血时,都会心生疑虑。

他们担心抽血会损害身体健康,甚至有些人会因此拒绝必要的检查。

然而,抽血作为现代医学诊断的重要手段,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01为什么一到医院就要抽血?

在现代医疗实践中,抽血检查几乎是每次医院访问时的常规程序,但为什么一到医院就要抽血?

专家表示,医院通过抽血可以检查血液中的各种不同指标,从而更精确地确定疾病,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血液检查项目及其诊断用途:

1、血常规

这是基础的血液测试,可以诊断是否存在白血病、贫血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

2、凝血四项

对于经历不明原因出血或怀孕的患者,以及一些手术前的患者,医生会进行凝血功能的检查。

3、生化项目

常规检查项目包括血脂、血糖、肝功能和肾功能等,这些测试评估了身体的基本代谢健康状况。

4、血型

在手术或紧急输血的情况下,首先需要检查患者的血型。

5、肿瘤筛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来帮助诊断某些类型的癌症。

6、血流变

这种检查帮助评估血液的粘度,可以诊断高血压、血栓、高血脂和糖尿病等病状。

7、免疫检查

包括风湿三项、淋巴细胞亚群、血清补体、感染四项、甲状腺功能和自身抗体等,用于诊断风湿系统疾病、传染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和肿瘤等。

此外,有些情况下患者可能在同一天内需要多次抽血,这是因为一些监测指标,比如心肌酶、血糖和血氧等,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需要密切监控以确保患者接受最适当的治疗。

因此,即使患者在上午已经完成了抽血,下午可能还需要再次进行,以确保数据的实时准确性。

02老年人抽血对身体有伤害吗?

针对老年人抽血是否会造成身体伤害的疑问,专家表示,常规的抽血检查对老年人基本是安全的。

人体通常含有大约4000至5000毫升的血液,而常规抽血的量只有几毫升,并不足以造成身体上的实质性影响。

但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在抽血前应该避免长时间空腹,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了解哪些药物可以继续使用或需要暂停。

此外,在抽血后,应该避免用力按压或揉搓抽血部位,以免造成局部出血或血肿。

03一抽就好几管血,剩下的血液去了哪里?

许多患者对于一次需要抽取多管血液感到困惑和不安,医院为什么需要这么多血液呢?

不同的检测项目需要用到不同的试剂和设备,而且每项检查都有一定的血量要求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血常规、病毒系列检查、甲状腺功能评估、凝血系统测试、大生化分析和血糖系列检查,每种都需要单独的血样处理。

这些血样在被抽取后,会经过一系列的预处理和检测过程,包括样本的分类、离心、化验等。

在检测完成后,部分血液样本还会被保留在实验室中,以便于未来需要时进行复查或额外的测试。

一些人疑惑医院是不是通过不断要求抽血来增加收费?事实上,这种担忧大多是对医疗流程不了解导致的。

医院的抽血检查是基于精确诊断和有效治疗的需要,而非随意增加医疗费用。

通过血液检查,医生可以快速了解患者的病情,避免误诊和漏诊,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从而更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开支。

抽血检查,不仅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身体问题,还能为治疗提供关键依据。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勇敢面对,积极行动,重视每一次健康检查。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