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夏天越来越难熬。暑气的灼热让人心情浮躁,得不到清静。
这让我们难免猜想,地球到底怎么了?
按照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中心的统计来看,全球温度已经连续13个月创造同期对比记录,更何况今年出现了63年来最热三伏天,
说起原因来,离不开那些老生常谈的话题:人口增加、碳排放超标、城市建设过度等等。
很多人都在想着去郊区、回乡下、去山里,甚至有人想回到过去,一定都会比现在凉快。
回到过去,会比现在凉快吗?
历史上最热的夏天其实,哪一年是不是历史最热真的不好说。
因为更早之前,我国也没有用温度测量仪器来记录过。
这次历史上有记载的气象记录,是由一位法国耶稣会传教士哥比(中文名叫宋君荣)完成的。
这位法国传教士致力于神职事业,在教会学校学习了希伯来文、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只是,表现优异。于是被派往中国传教。
原本,他是负责教授皇子拉丁文的教师,负责培训皇子们与俄罗斯人的外交谈判。
后来由于天文学天赋的展现,兼职于钦天监。
他参与过多次的地图绘制、天文气象观测和历法制定等工作。
乾隆八年这一次,就是他认为比较震撼的一次。
他将所见所闻以书信的形式和自己国外的朋友诉说。
宋君荣当时从国外带来的是一种叫拉谋氏的水银温度计。
乾隆命令他:“需每日监测温度!”
从当年的7月份直到次年3月,宋君荣记载了250份观测记录。
其中温度最高几天的温度换算过来,已经达到44℃。
这样的气温已经超出了人体承受极限。
多个地方的县志都对此次高温天气做了详细记载。各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伤亡情况。
根据朝廷统计,仅7月13日—7月25日期间,京城内就有万人以上死亡。
很多人无法及时办理葬礼,只能停放在屋里。甚至有很多人猝死在街上,无人认领。
当时的赈灾情况那时,西方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但是只是初级阶段。
清朝这边还处在农耕社会,就更没有那些现代化设备了。因此大众避暑的方法很有限。
并且平民还不得不在高温天气下继续劳作。
无论什么天灾,一旦不劳作,平民就没有了收入来源。
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下,大量的农作物被晒死。
这一年,大批的灾民涌入京城,京城内混乱不堪。
乾隆自五月份,就根据天象观测情况预知了今年的大旱。
他在诏书中写到,他认为这一切都是上天给他的明示,他要好好地反省自己的过失和用人之道。
到了六月份,乾隆皇帝下令,要求各部门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对灾荒的准备。
随后的7月13日,乾隆命令准备赈灾物资。
礼部从外省调拨救灾物资,包括粮食、药物等物品,赈济灾民。
乾隆命令兵部,拨发银两给九门,由部队官兵来发放冰水和防暑药物。
为了减少农民损失,避免第二年的青黄不接造成的灾荒,乾隆用“官借牧费”“出借麦种”的方式,让农民重返家园,赶种秋季稻谷。
同时,他还采取了减免灾区的赋税等方式,来减轻老百姓的生活负担。
11月份,没有吃食的难民涌入京城,随之而来的是饥荒和疾病的传播。
乾隆紧急下令,通过分散管理的方式疏散灾民,安顿灾民。
此次灾情发生时,乾隆刚刚执政时间不长,国库还很充足。
加上赈灾举措鲜明,灾情控制及时,灾情于次年2月份就结束了。
本次赈灾,共发放白银一百一十一万多两,赈灾粮一百一十多万石,赈济灾民六十六万多户。
有靠谱的,也有不靠谱的发现灾情的第一时间,乾隆写了一份罪己诏。
虽然是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可是却将灾情归理到上天给他的明示。
乾隆开始了对自己的反省和对官员的劝勉。
乾隆还下诏给礼部,要求礼部虔诚祈祷,还让钦天监向天祈雨。
毕竟当时的认知有限,祈福的事也可以理解。
根据野史记载,乾隆命令一名道士求雨,大雨倾盆而下。
但乾隆却下令把这名道士:“拖下去砍死!”
原因是竟然乾隆觉得:“朕的天下,怎么能容一个道士呼风唤雨呢?”
野史的内容,无处考证。
不过乾隆年间为了灾情而祈福的事情是真不少!
灾情发生后,部分地区水源干涸、水井枯竭,平民们喝水成了问题。
皇室宗亲、王孙贵族率先恐慌起来,大肆屯水,使得水资源更加紧张。
黑心商人借此机会囤积居奇,将水价一涨再涨,大发国难财。
朝廷见有贵胄参与,就放任自流。
乾隆在七月份疫情正严重时,带领亲眷从热河回盛京拜祭祖先,十月份才从盛京返京。
他还做了一首《盛京赋》,免除了途径各地当年的税赋。
乾隆在位60年,53年都有旱灾这次灾情虽然历史证人很多,死亡数量很大,并且声名传到了国外,可是在乾隆年间的灾害上却排不上名次。
乾隆年间发生的灾情种类很多,而且非常频繁:冰雹,共39年有记录;蝗灾,共22年有记录;瘟疫,共18年有记录;水灾,共49年有记录。
其中旱灾共有53年的记录,饥荒共有56年有记录。
其他火灾、地震等灾害都是一两年就会有地方发生。
即使天象如此明示的情况下,乾隆还是认为自己人治武功千古第一,自己起的绰号叫做“十全老人”。
导致旱灾发生的因素国内外有很多声音在分析清朝的衰败,也曾分析过乾隆年间的各种灾情。
有个说法归咎于地球的周期运动,说当时正处于“第四个热潮期”。
还有的说法归咎于太阳的引力变化。
有两种更实际的说法比较容易让人接受:
一种是说乾隆年间的人口增量过快,土地开荒导致植被破坏;
另一种是说乾隆年间水利工程问题多多。两种说法都有佐证,互为依托。
清朝建立之初,由于局势动荡、战乱连连,人口极为稀少。
到了顺治年间也仅有1000多万人口。
康熙对此事特别在意。
康熙五十一年,为了人口增长,发布了一条规定,大概意思是对新生人口不征收丁银税(相当于人头税)。
四年后,又有所调整。
大概意思就是按户征收,家里原本丁役多的减少些,丁役去世的要补足。
尽量按照康熙五十年统计的丁役数量维持平衡。
雍正年间,为了国库增收,取消了人丁税,改为“摊丁入亩”。
意义在于,按照土地换算税收,这样就增加了对王孙贵胄和八旗子弟的土地税收。
平民土地少的就可以少交税。土地多的,无论是平民还是富家子弟就必须多交税。
等到了乾隆年间,为了厘清人口和存粮的情况,开启了第一次全国性的人口普查。
乾隆六年,人口统计结果已经达到了1.4亿人口。
待到乾隆六十年时,全国人口已经达到了近三亿。
人口如此快速地增长,必然导致土地的不足。
我国古代开荒也一直都是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
烧掉大量的林木,地面植被缺失,水土会随之流失。
而且植被的破坏会影响自然的水循环和二氧化碳的转化。这都会成为影响天气的原因。
再加上乾隆年间贪官猖獗,水利工程款几乎都被这些贪官弄没了。
后期为了满足私欲,乾隆更是允许官职出售,新官上任更是大贪特贪。
乾隆为了出游方便,还出资修复京杭大运河。修复段是黄河下游,泥沙较多,容易堆积。
即使年年清,也会年年堵。
可乾隆为了游玩还是一意孤行地做着无用功。
对于真正有利于人民的水利工程,乾隆出手几次后,发现积弊难医就睁只眼闭只眼的随他去了。
没有水利工程做保障,人口数量增加的过快,再加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自然是灾害连连。
最严重的就是乾隆五十年,长江中下游和山东大旱。
从春天到夏天一直没有下雨,淮河、运河、黄河等水位奇枯、太湖干涸、洪泽湖消落。
旱期从140天至200天不等。
不是看不到的地方就是美好的。
有的人认为古代并没有这么糟糕,古代早就有冰箱等物件,并且古人会用硝石做冰块,完全可以用来消暑。
或许你可以自己用硝石试试,看看能不能做出冰块。
在小说的世界里,除了在必要的环节会有冰天雪地、酷暑难耐外,都是四季如春、风景如画。
主人公还会用很多现代的技能来克服困难。
然而,真实的古代,现代技术真的能抵挡住天灾吗?
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在期待风调雨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