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蜀相-杜甫
“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
在徐庶离开刘备的时候,向刘备推荐了隐居隆中的诸葛亮。
水镜先生司马徽闻言,感叹道:“元直阿元直,你走就走了,何必再推荐诸葛亮,让他出山呕心沥血呢?”
后寄居荆州年近半百的刘备三顾茅庐,终于感动了二十八岁的诸葛亮。
隆中对三分天下,让戎马半生的刘备大有拨云见日之感。
而诸葛亮也对这位已到了知天命而初心不改,以匡扶汉室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的刘皇叔钦佩不已。
孤之遇孔明,如鱼得水啊!
得知诸葛亮要出山时,世事洞明的水镜先生长叹一声:“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惜哉!”
水镜先生的两次感叹,道出了诸葛亮无奈又悲凉的一生。
看《三国演义》书本和老版的电视剧,感慨最大的地方是--前期的诸葛亮何其意气风发,后期的诸葛亮又何其无能为力。
刘备白帝城之死是蜀国由盛及衰的分水岭,也是诸葛亮由人生的高光向低谷的转折点。
刘备死之前,诸葛亮初出茅庐,火烧新野、舌战群雄、联吴抗曹、三气周瑜,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这个时候的诸葛亮算无遗策,且只需要运筹帷幄即可,刘备是雄主自能决断,且麾下兵强马壮,五虎上将没有一个拉胯的。
只要是诸葛亮计划到的,都能实现,而局势也正朝着三分天下的局面发展。
刘备入主川蜀,关羽占据荆州,蜀国达到实力最强的时候。
可惜,可惜,后来东吴背盟,偷袭了荆州,孙刘联盟破裂。
最坏的形势是,刘备执意要伐东吴,联营七百里,被陆逊一把火烧的干干净净。
也烧掉了三分天下,恢复中原的可能。
白帝城托孤,刘备死之后,诸葛亮就捉襟见肘、左支右绌,拼尽全力也难掩颓势。
天下十分,七分在魏,两分在吴,一分在蜀。
蜀国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以身试险用空城计,街亭之战用马谡的忐忑,全是无奈。
六出祁山是诸葛亮的绝唱,更是其注定的无奈与悲凉。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掌握了川蜀军政大权。
就按照隆中对时候的既定战略,恢复与吴联盟,在七擒孟获平定南中后。
开始北伐曹魏,史称六出祁山,其实是五次北伐,一次反击,共跨越7年的时间。
一出祁山主打一个声东击西。
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春。
诸葛亮令赵云作疑兵,由斜谷(今陕西眉县南)攻郿城(今眉县北),以吸引魏军主力,自己则率主力向祁山(今甘肃西和县祁山堡)方向进攻。
曹丕在位六年,没有一次主动伐蜀,倒是与东吴大战了三次。
曹魏方面根本想不到,孱弱的川蜀居然敢主动进攻。
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继叛魏降蜀,一时关中大震。
形势一片大好,骂死了王朗,收复了陇右三郡,得到了姜维。
可惜,言过其实的马谡丢了街亭,断了蜀军的退路。
诸葛亮只得退回汉中,不久,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又叛汉附魏。
第一次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不管是前期的准备、军队的士气、出其不意的战略、曹魏的措手不及方面,川蜀都很有优势。
而后面的四次再出北伐和一次自卫反击,只不过是徒劳挣扎而已。
二出祁山无功而返。
第二次北伐是同年冬,出兵时候,赵云病死,川蜀的五虎上将全部不在了。
诸葛亮乘东吴陆逊在石亭打败曹休之机,出散关,包围陈仓(今陕西宝鸡西南)。
可就区区一个陈仓,川蜀攻打二十多天未破,魏的援军赶到,蜀军不得已又退回汉中。
第三次出祁山是建兴七年,两年内第三次北伐。
诸葛亮进攻武都(今甘肃成县)、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打败魏援军,占了这两郡,留兵据守,自己因病率部回师。
而张苞在战役中坠马,摔伤头部,回成都养病,后病死。
第四次等于是自卫反击战。
建兴八年,魏军以曹真为大都督、司马懿为副,率军四十万进攻汉中。
诸葛亮在汉中调兵遣将严加防卫,再加上连续大雨,子午谷、斜谷等道路不通,魏军撤退,曹真病死。
五出祁山是第四次北伐,斩杀了名将张郃。
建兴九年,准备了两年,蜀军兵出祁山。
司马懿知蜀军远来,军粮不多,凭险坚守,拒不出战。
两军对峙之际,筹措粮草不力的李严假传东吴来袭的消息,诸葛亮只得班师。
唯一的亮点是,在归途中以伏兵杀了魏国名将张郃。
六出祁山是川蜀第五次北伐,距离第四次北伐又是三年。
诸葛亮在这次出兵前曾与孙权约定同时攻魏,吴军不胜,撤回江东,所以蜀军只得与魏军单方面周旋。
出征之前,大将关兴病死。
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五丈原扎营。
司马懿知蜀军远来,粮草运输困难,屯兵不战,就算是诸葛亮送女人衣服,司马懿也是一笑置之。
诸葛亮无奈,在渭水分兵屯田,作长期战争的打算。
可惜天不假年,当年8月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死于五丈原。姜维等遵照他的遗嘱,秘不发丧,整军退入斜谷。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从建兴六年到建兴十二年,七年的时间,川蜀六次出兵,诸葛亮可谓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可就算是精彩纷呈的六出祁山——火攻、妆神、空城计、退兵增灶——背后全是无力之感。
计谋用的越精彩,说明军事实力越拉跨,在绝对的军事实力面前,三十六计都是摆设。
也正印证了水镜先生司马徽的话,呕心沥血,不得其时,时也运也命也,可惜啊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