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九十九讲

书画艺术档案谈文化 2024-10-12 07:43:21

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九十九讲

第二册 宋朝、金朝书法批评

第二章 "探析苏轼与黄庭坚:文人书法中的艺术意蕴与美学追求"

第六节 黄庭坚的“韵”论

二、黄庭坚 书法有无“韵”之说

李公麟绘李广“引弓之景”,未现“追骑中箭之状”,为观者留存了想象空间。于黄庭坚而言,此类作品颇具韵味,因其巧思独具,含蓄且引人玩味,正所谓画外蕴含无尽之意。

而不够含蓄的作品,即便技法高超,也难以获取黄庭坚的认可。

这在他对米芾书法的评价里得以体现:余曾评米元章之书,如快剑破阵、强弩射千里,所到之处皆能穿透,书家笔势至此已至极致,然似仲由未遇孔子时的风气。他觉得米芾之作气势充足,却少了几分儒雅风范,不够含蓄,仿若子路尚未追随孔子时的习性,举止近乎莽撞,此批评想必切中米芾之弊。

黄庭坚尊崇魏晋之人的风范,因那时人物的言语、议论简约古朴,令人追思。他表示:锺太傅的表章甚佳,世间存有若干版本,肥瘦大小各异,应是后来善临摹拓写之故,总归皆有妙处。两晋的士大夫大多擅长书法,右军父子尤为出众。观魏晋间人论事,皆言辞简约而意旨缜密,大都尚存古人的风泽,大致能够想见。

论及人物关键在于韵致胜出,这尤为难得。收藏书籍之人若能以韵致来审视,应当能够有所领略。黄庭坚由锺繇作品的文词内容联想到魏晋人探讨问题时“语少而意密”,认为当时人物以“韵胜”。进而觉得鉴赏、收藏书法,也应当重视其韵致,锺繇、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尽管形态色泽并非面面俱到,却能够以少胜多。

黄庭坚觉得书法有无“韵”,与世俗所说的“法度”“技巧”“功力”无关。他言:东坡的简札,字形温润,毫无一丝俗气。当今号称擅书者有数家,虽效仿古人,自有长处,然而至于天然精巧、笔圆且韵胜,所谓兼具四子之长来替换,是不行的。东坡之书不论大小真行,皆有妩媚可喜之处。如今俗子喜好批评东坡,他们乃是用翰林侍书的规矩尺度,这怎能懂得书法的真意呢?

黄庭坚认为苏轼书法以“韵胜”,而同时代之人认为苏轼的书作多有病笔。黄氏认为许多人不知法度源自何处,法度也是人所创造。依黄庭坚之见,书法品位的高低,无关乎外表的美,即便有毛病的形体也不影响是否有“韵”。他曾为苏轼的病笔竭力辩护:有人说东坡写“戈”多成病笔,又手腕着力而笔倾斜,所以左边秀丽而右边干枯。这不过是管中窥豹,不识大体。殊不知西施捧心皱眉,即便那是病处,却自成妍丽。以上所述皆为替苏轼申辩。黄庭坚意在阐明一个道理,书法的关键在于富有意味,至于用笔等细节有无瑕疵,乃是次要之事。

那么,王著等人为何无“韵”?其缘由何在?黄庭坚觉得关键在于学养与胸次。他指出:王著临摹《兰亭序》《乐毅论》,补写永禅师、周散骑的《千字》,皆精妙绝伦,且用笔极为擅长。倘若胸中有数千卷书籍,不随世俗庸碌,那么书法就不会有韵病,自然胜过李西台、林和靖。王著之美却病韵,周越之劲亦病韵,皆因其胸次之过,并非学者用功不足。

黄庭坚认为王著、周越的书法在“形式”“力度”方面均无问题,只是文化修养有所欠缺,倘若学养高深,他们的书法将会产生质的转变。此观点苏轼也曾提及,不过黄庭坚将其强调得更为显著。在黄庭坚的价值体系里,外表优美的书法作品未必有“韵”,极具“骨力”的作品也不一定有“韵”。

具备学养,再佐以高尚人格,方为立身立言之根本,而将“俗”视作士大夫立身处世的劲敌。其《书嵇叔夜诗侄夏》中说:学书须胸中有道义,又以圣哲之学加以拓展,书法方能可贵。若心灵无准则,即便笔墨不逊于钟元常、王羲之,也只是俗人罢了。

我曾对年轻人讲,士大夫处世可为诸多事情,唯独不可俗,一旦俗了便无法医治。有人问不俗的情状,我说:难以言表。看其平日与俗人无异,面临大节却坚定不移,此为不俗之人。平日整日浑浑噩噩,临事毫无计策,此为俗人。即便郭林宗(郭泰)、山巨源(山涛)重生,也不会改变我的这番言论。

黄庭坚重视书写者的人格修养,认为拥有道义和圣哲之学,书法才显珍贵。此观点似乎继承了欧阳修对于颜真卿书法的论述,并总结成一则教训。依此说法,一个俗人难以成为真正的书法家。

俗与不俗的分界线在于一人面对大事时能否安然自若、坚守原则。当然,若人品恶劣,则更无需讨论。黄庭坚对待蔡京、蔡卞便是这般态度,他说:“蔡京、蔡卞的书法,也算是一时之杰出,但我个人不太喜欢。若有所批评,恰逢二公失势,不如不评,如此可得两全。”

黄庭坚论及人物,将脱俗视为首要之事。故而,清朝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山谷论书,最为看重一个‘韵’字。但凡俗气未除尽者,都不足以谈论韵。”

(此讲内容共计:1856字)

作者:王贵来(天津书画艺术网主编)

2024年10月11日星期五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