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考生被民办本科录取,4年20万,母亲曾希望退档进公办大专

小义了 2024-08-09 12:40:50

原来不少考生就算被父母支持去读民办本科,其实也还是很内疚的。刚看到一位广东考生不是期待大学开学的细节,而是思考自己要不要读大学。主要是这位广东考生说家里家境一般般,可是今年高考被民办本科录取了。

算了一下4年的学费生活费,大概要20万,虽然父母嘴上说让自己去读书,或者不复读了,不去打工,可是因为被录取以后母亲总是时不时的问自己,能不能从民办本科退档,然后参加公办大专的录取,导致她本人很内疚。

怎么说呢,看到这种信息,真的只能叹气,学生自己也知道家里的情况,可是偏要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为难父母,明知道家里就算出的起4年20万,也是掏空积蓄,或者家里没有半点抗风险能力,愣是在志愿上写上了民办大专。

被录取了又说自己只是保底一下,没想着真的能录取。看到父母如今为难,你说她真心心疼父母吧,她心疼就是口头表达不读了,想去打工,最后还是在父母咬牙说出还是去读吧中,结束这种亲子之间的较量。

只能说看多了,真的觉得有些学生不是不懂事,从小就会道德绑架人,总觉得自己父母为自己付出是理所当然了,没钱也支持自己读昂贵的民办,自己只需要内疚一下,就心安理得享受父母好几年不敢停歇的劳力付出。以下带着大家详细看一下一些人对广东考生的评价。

第一,恨父母一开始承诺让自己读民办,后来又让自己不读

这部分人共情大学4年20万,父母为难但是在允许学生去读了,又通过各种方式(能不能去读公办大专,暗示家里困难)让孩子内疚的学生。一位考生说当初报志愿的时候,四年的学费20万没跑,家里人说可以,学费他们会想办法。

可是真的被录取了,妈妈有天对自己说你要不然不要读了,学生就很崩溃,不是觉得家里真的困难,而是觉得一开始家里真的觉得贵,当初就告诉我,我就不会填这个学校,还嫌弃妈妈给自己立个慈母人设,可惜口不对心,现在觉得父母很虚伪。

小义看到这里有一种无力感,就是现在的孩子他们普遍有一种要钱理所当然的感觉,就像网络上那些谈婚论嫁的女孩子要彩礼被砍价立马恼羞成怒不嫁了一样,说啥不是钱的问题是态度的问题,一开始答应了为什么要反悔,这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为啥吃人家的大饼吧,自己容易被人欺骗还是自己的责任呢,难听一点的话,你要是遇到杀猪盘,那么容易信任人,最后还会赔钱呢。

本质上来说学生确实是从小得到父母的赡养,关心,照顾,就物质价值得到了,情绪价值得到了,人家不想继续投入,他们就恨,就把自己以前从父母得到的恩惠,照顾,一笔勾销,有一种赖账的感觉,如同那些欠债的人一样,一开始别人肯借钱后来不借,他们倒先恨起来,这个逻辑小义也没特别懂。

要知道出钱的人,是实实在在的花时间精力脑力体力赚钱的,这钱也是自己的,怎么要钱的倒觉得自己要不到钱,不觉得自己越界了,过分了,倒觉得不掏钱的小气,虚伪,全是道德绑架,这种观念很难评。

第二,真的读民办本科的话可以自己助学贷款缓解一部分压力

这部分人给广东考生的建议是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共情她被父母要求读不要学费那么贵的公办大专,或者真的去读学费贵了内心有压力的。这部分人觉得如今助学贷款很方便,一年可以贷款1.6万,4年就是6.4万,然后学生学费是3万的话,一年要父母出1.4万。

在大学里有很多勤工俭学的机会,或者申请助学金,学生其实也可以轻松读完民办本科的。毕竟就算是公办本科,学生学费6000元,也要住宿费以及生活费,父母给一万多也不会有压力,就这个方案需要学生在大学期间努力赚点钱。

但很多学生说,毕业四年存下2万是极限了,很少有人毕业四年存下10万的,所以学生担心自己还不上自己也要考虑考虑。

综上,小义一直觉得做人心口一致最省事,之前分享一位广东家长告诉孩子读不了民办本科,只能选新疆,内蒙古,东三省的公办本科,很多人觉得那家长不爱孩子。

但其实看很多学生真的被民办录取了,父母一开始说的可以一步到位读本科,民办的要去,不选公办大专,真的被录取了,这部分父母其实也后悔,也开始劝孩子复读,或者想办法读公办大专的,可是因为前后说的不一样,让孩子恨上了自己,属于嘴嗨了没落下好处,或者画了大饼没兑现,自讨没趣。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