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成在长图传播阳明文化:分享心学传奇故事,解读阳明人生智慧

阿山的诗和远方 2023-11-24 23:17:34

近日,“阳明文化”讲座巡讲与展览巡展活动在长沙图书馆举行,浙江大学副教授张家成应邀在该馆举办了以《心学故事中的人生智慧》为题的讲座,根据《王阳明年谱》和《传习录》,结合王阳明的人生经历和有趣故事,分享其心学思想的演变历程,并阐释其核心要义,引领现场近300名听众学习、感悟阳明心学蕴含的人生智慧。

近些年来,随着中华传统文化复兴思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迷上王阳明、学习和研究阳明心学。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阳明心学的核心是什么?当代人如何践行阳明心学?

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人物。阳明心学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阳明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张家成介绍,王阳明的母亲怀胎14个月还没生产,1472年9月30日晚,祖母岑氏梦见“神人衣绯玉云中鼓吹”送婴儿于怀中而惊醒,孙子出生后,祖父王伦为其取名“云”。王云就是王阳明。

王阳明长到5岁了还不会说话。有一天,有一位僧人看到王阳明后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于是,其祖父为他改成后来的名字,他就能说话了。他祖父给他改名字叫守仁(字伯安),“守仁”二字出自《论语》“卫灵公”篇。

王阳明从小才思敏捷,11岁那年,他父亲王华中状元,之后全家赴京,途中,祖父王伦在镇江金山寺宴会客人,赋诗未成,他却马上写诗一首,让在座客人大为惊讶,又当场命题作“蔽月山房”诗,王阳明诗意合题,令人称道。

王阳明在少年时代就树立了做圣贤的人生目标,志向和胸怀不同于普通孩子。据说12岁入京城私塾读书,他问老师“什么才是第一等事”,老师答说是像你父亲一样状元及第。而他却说:“登第算什么,不如学做圣贤。”

王阳明17岁娶妻诸氏,结婚那一天,他竟然一个人去铁柱宫听道士讲养生之说,且忘记回家,直到次日才回。他在新婚期间,还潜心于书法。

王阳明21岁的时候,社会上流行程朱理学,王阳明觉得做圣贤要先掌握朱熹的“格物穷理”说,于是,有一次在其父亲的官署中格竹子以领悟其理,却因此生了一场大病。这次经历促使他把“穷理成圣”的方向转向人的内心世界。

王阳明25岁时,参加第二次会试仍不中,说“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补二得第动心为耻。”3年后参加第三次会试,高中第二名,殿试后赐进士出身。

他在32岁的时候,经常去南屏、虎跑等寺庙,得知有僧人坐关三年,不语不视。他对着那僧人喝道:“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那僧人大惊而起,阳明一问,得知僧人有母亲在老家,很想念母亲,经劝导,僧人哭谢他,然后回老家去了。

王阳明因为得罪宦官刘瑾,37岁时被贬到贵州修文县龙场驿当驿丞,那里偏远,环境恶劣,他却安之若素,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终于在一天夜里悟得一个道理:“圣人所体悟的道,其实就在于人的内心,人的本心具备足够的智慧和力量,舍却内心力量的开发,一味向外物探寻道理,期待在外部力量的帮助下实现转机,这从根本来说就是错误的。”这使心理、心物达到合一,打破程朱理学所造成的僵硬格局。这在历史上被称为“龙场悟道”。

后来,王阳明在修文龙场和贵阳设席讲学,在龙场曾立下“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的四条学规,为后来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打下了基础。

有一次,弟子王汝止出游后回来,王阳明问他出游看到了什么,他说“见满街人都是圣人。”王阳明说:“你看满街人都是圣人,满街人倒看你是圣人在。”王阳明虽然追求做圣贤,却反对自以为是,把“圣贤”挂在口头上居高临下地教训别人——须知被教训的人也是圣人啊!若把人家当愚夫笨妇,自己也要成愚夫笨妇,所以要做到平等无欺。

一士人跟王阳明学,不解“良知”为何物,问“良知何色,黑耶,白耶?”被在座的其他弟子耻笑后,脸色瞬间就变红了,王阳明回答说“良知非白,非黑,其色正赤。”这意思不言自明,学生的脸被耻笑后显露的颜色,是以无知为耻而害羞的颜色一一红色,这是羞耻感的产物。

《传习录》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王阳明游南镇时,一友指着岩中花树问他:“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回答的大体意思是,我们看到的事物(如这里的岩中花树等)是什么样子,反映的是我们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最终反映的是自己的内心世界。

据钱德洪《征宸濠反间遗事》记载,说德洪昔在师门,或问:“用兵有术否?”王阳明说:“用兵何术,但学问纯笃,养得此心不动,乃术尔。凡人智能相去不甚远,胜负之决不待卜诸临阵,只在此心动与不动之间。”王阳明的回答,大概意思是说:哪里有什么术?常人的智商、能力都差不了多少,关键是能不能在平时把这颗心涵养得纯熟、笃定,能养得此心不动,自能以不变应万变。

据《与杨仕德薛尚谦书》记载:某向在横水,尝寄书仕德云:“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意思是说,剿灭山中的匪贼是容易的,但要灭掉人们心中的贼念就困难了。这里的“心中贼”,可以理解为人们的作贼之念,也可以理解为是人们心中的所有贪念、邪念。或者说是指打败外界的敌人容易,消除心中固有的念头很难。一个人真正的强大是内心的强大,战胜山贼并不难,而最难战胜的往往是自己。

有一次,陆澄就孟子说的“执中无权犹执一”这句话请教阳明先生。阳明先生说:“‘中’就是天理,就是‘易’,随时变易,怎么能‘执’呢?必须因时制宜,很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就像后代的一些儒生,一定要将道理一一说得没有漏洞,要立一个固定的格式,这正是所谓的‘执一’。” 阳明提出了“天理”的一大特点,那就是“随时变易”。 王阳明认为所执之“中”只是天理,倘若不和人结合,不切合具体的情境,便是死理,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鉴于宋以来朝廷对军队的严密管控的状况,在南赣平叛时,王阳明上疏朝廷,特敕兵部假以令旗令牌,使得“便宜行事”。

公元1517年,王阳明在南赣平乱及地方管理时,采取了“十家牌法”的重要措施,即:每十家为一牌,每户门前置一小牌,查实造册报官备用。规定每日每人执牌挨户察纠情况,随时报官。如有隐匿者,十家连坐。十家牌法使保甲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表面上看十家牌法是十家连坐,实则是十家连心,引导众人积极向上向善,进行自我约束,并培养团队意识,大家互相帮助,砥砺前行,从人与人的链接,到心与心的链接。

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人只有在磨练中才能成才,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成熟,这就是在事上磨练的含义,也就是要培养活智慧,而不做死学问。

黄省曾问阳明先生:“您说快乐属于心的主体,不知道遇到父母去世时,这种快乐还在不在?”阳明先生回答道:“只有大哭一场才能快乐,不哭那就不是快乐。虽然哭了,心得到了安慰,那就是快乐了,这个时候,心的主体依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快乐在这里是指心安理得的状态,要心安必须理得,而要理得,主观思想必须与眼前事物相一致,这个时候采取的行动就是生知安行所应该采取的行动。大丧当哭这是理,得此理而哭即是心安,即是快乐。

在虔州时,九川病倒了。先生说:“关于病这个东西,格正也很困难,你感觉如何?”九川说:“功夫的确很难。”先生说:“常保快乐即为功夫。”意思是说,人要活得快乐,就必须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而保持良好的心态,其本质还是看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的不良情绪以及生活中的负面影响,这的确要经过岁月的历练,需要一定的修为。

王阳明36岁时赴谪途中,至闽界山一寺遇有异人,尝识于铁柱宫,“因为蓍,得《明夷》,遂决”。 明夷:利艰贞。按《明夷》卦的内涵,“当此苦难时期,君子应意识到立场的艰难,收敛光芒,艰苦隐忍,逃离险地,先求自保。隐忍逃避,是为了避免伤害,以争取时间,积蓄力量,迅速谋求挽救,待机而动,甚至不惜采取非常手段。但不可操之过急,必须谨慎行事”。可以看出,此次卜筮所得的《明夷》卦对阳明的决策赴黔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传习录》中载: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洪又言今日要见人品高下最易。先生曰:“何以见之?”对曰:“先生譬如泰山在前,有不知仰者,须是无目人。”先生曰:“泰山不如平地大,平地有何可见?”

“泰山不如平地大”,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常人好高之病,令在座之人振聋发聩。高傲的背后是与他人的比较之心,是好高骛远、希高慕大之心。有比较自然有高下,有高下之分自然也就产生了自卑和自傲。真正的自信,源自内心的富足与充盈,只有当一个人对“心中拥有无尽宝藏”有足够深刻的体证时,才能拥抱真正的自信。

嘉靖七年(1528)十月,57岁的王阳明在两广总督军务,旧疾突然加剧,弥留之际,有人问他“何遗言?”先生微哂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顷之,瞑目而逝。“此心光明”,说明思想决定行为,要做到行为正确,就必须修心,达到知善知恶的境界,此心光明正是知善知恶的境界。

张家成强调,“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即“阳明心学”的三大智慧:心外无物是原点;致良知是归宿;知行合一事上练。“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所在。在精神层面,王阳明解决了人出发和归宿的问题,“心外无物”是出发点,“致良知”是归宿;而后解决了人行动层面的问题,也就是“知行合一”。

张家成指出,现代人学习阳明心学,要重视内审和反思,注意修身养性;不仅要学习其理论,关键是要应用于现实生活、工作中,认真践行阳明心学的原则,善待他人,保持内心平和,培养诚信、善良和正直的品德,做到知行合一。

讲座结束后,现场不少读者纷纷上台与张老师合影留念,大家也驻足在报告厅门口的展板前,详细观看“阳明的故事巡展”,进一步了解王阳明的人生历程。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