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大战,首先是由粟裕提议发起的。按照粟裕的思路,淮海作战仅限于连云港等地一带,主要部队由华野来执行。
但是,在粟裕与毛泽东的互动中,作为杰出的大战略家,毛主席则高明地把歼敌范围扩大到整个徐州地区之敌,且把刘陈邓指挥的中原野战军也调派过来,形成了两大野战军共同执行的大战役。
为了配合华野作战,刘陈邓为首的中野率先提出由中野先打郑州,调动华东敌军的方案。这获得了毛主席的同意。于是,中野决定,郑州战役由陈邓指挥、发起。
当中野和华野两大野战军共同作战成为现实,淮海大战即将打响时,1948年10月31日,粟裕从准海战场的全局出发,主动向毛主席发电报,提出说:“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
粟裕如此提出,一是求得大战的统一指挥,二是尊重刘陈邓(此时陈毅仍为华野司令员)。
毛主席对于粟裕的建议,很快作出了回复。11月1日,毛主席回电,同意:“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
这时,刘伯承是中原野战军司令员,且在“刘陈邓”三人中,刘是排第一的。粟裕给毛主席发电报,怎么只提由陈邓指挥,而不提刘呢?——这令后来许多人感到疑惑,甚至怀疑粟裕与刘帅之间的个人关系。
其实,事情并非如此。
粟裕只提陈邓,主要是此时与华野配合作战、并且已经发起的郑州战役、开封战役,都是由陈邓指挥的。刘伯承率两个纵队还在豫西作战,没有和陈、邓在一起,他是否参加淮海战役尚为未知。正是因为此,所以粟裕没有提到刘。
但是,在毛主席确定淮海战役由华野和中野两大野战军共同执行后,11月5日,刘伯承和参谋长李达急匆匆从豫西赶过来,与陈邓会合一起,由此中野又变成由刘陈邓共同指挥。所以,随后,毛主席等人对中野乃至整个淮海战役战役的指令,于中野方面均是“刘陈邓”,刘仍是在最前面,且在淮海战役总前委组成人员的排名中,刘伯承也是排第一。
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记述了此事,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曾名列中国军事畅销书热卖榜第一名(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