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年前的悬疑犯罪片,曾轰动中国,事实证明,国产老电影尺度不低

派侑评娱乐 2024-08-22 14:41:44

1982年的夏天,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

西南地区的春城市博物馆发生重大盗窃案,68件珍贵文物遭盗窃。

公安局的刑侦大队长海洋接到报案后,迅速带领公安人员出警侦察。

根据现场勘察,博物馆陈列室的一扇窗户被人撬开。

现场找到了几枚脚印,通过足迹步态分析后。初步判断盗窃者是个身高一米八的成年男性。对方撬锁手法老练,可能是一名盗窃惯犯。

警方只在案发现场遗留的一件装文物的锦盒上,发现了一枚清晰的指纹。

公安人员根据现场遗留的指纹,很快锁定了嫌疑人,一名有前科的盗窃惯犯张昆生。

对方外号叫做张疤脸,曾经因为盗窃罪被判刑劳改,几个月前才刚刚出狱。

恰在此时,公安人员又接到匿名举报,

嫌疑人张昆生正携带一件神秘的红色皮箱,计划乘坐火车逃往广州。

海队长立刻带领两名侦察员金凤鸣与石秀林出动,迅速逮捕了嫌疑人张昆生。

但让公安人员没想到的是,当他们打开红色皮箱的时候。

里面并没有失窃国宝,而是一箱骇人的毒蛇。

这桩离奇“蛇案”的背后,显然还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博物馆盗窃案发生以后,海队长首先找到了博物馆的文馆长了解情况。

根据文馆长介绍,失窃的文物当中,最珍贵的一件是西周时期的“兽面鼎”。

案发当晚,本该留守值班的林金生却在半夜一点的时候擅自离岗,才导致盗窃案的发生。

女侦察员金凤鸣根据掌握的线索和疑点,认为博物馆内部有人串通作案,目前嫌疑最大的人自然是擅自离岗的林金生。

与此同时,潜逃的盗窃犯张疤脸被逮捕,可随身携带的箱子里只有几条毒蛇。

经过审讯后,对方承认了盗窃博物馆的罪行。

但是根据张疤脸所说,他是受到一名戴金丝眼镜、总是抽着烟斗,留胡子的神秘老头的指使。

案发当晚张疤脸作案得手以后,本打算带着装满文物的旅行包逃回家,不料在半路上居然遇到了一名拦路人。

拦路人三拳两脚就将张疤脸打倒在地,并威胁他听自己的安排。对方逼迫他喝下了一杯冲好的麦乳精,结果喝完没多久就昏睡过去。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张疤脸才被男人给叫醒。

对方将文物全部装进了一只红皮箱后,又塞给他一千元的钞票。

让张疤脸带着红皮箱坐火车前往广州,到时会有一个美艳女郎来接他。

贪财好色的张疤脸见有利可图,便立刻答应下来。

海队长听完对方的交代后,联想到之前接到的匿名举报电话,认为博物馆盗窃案的背后很可能藏有一只幕后黑手,张疤脸只是被利用的棋子。

顺着毒蛇这条线索,警方查到近来在春城市的大观公园内,正在举办一场蛇类展览会。

海队长带着石秀林一起来到蛇展会场,根据负责展会的干部提供的情况。

几天前的确有人来买过几条毒蛇,对方自称是研究所的工作人员。

公安人员根据蛇展干部的描述,给买蛇人绘制了一张合成画像,之后又将画像照片交给被捕的张疤脸辨认,只是张疤脸却告诉海队长。

照片上的男人他过去认识,对方也曾经是一名劳改犯。原来是个汽车司机,后因犯了诈骗罪被判刑十五年,跟张疤脸关在同一家农场劳改。

但是后来听说对方跟一个流氓重型犯一起越狱逃走,据说两人越狱的时候,还偷走了一名管教人员的配枪。

警方还没有查出拦路人的身份,如今又多了一个“买蛇人”,案情越发扑朔迷离起来。

就在调查陷入僵局之时,公安方面忽然接到报案。

郊外的西山公园发生一桩车祸事故,一辆面包车在经过盘山公路时发生了侧,致车上的两个男人当场死亡。

警方在勘察案发现场的时候,发现了一只装满失窃文物的红色皮箱。

被盗窃的国宝失而复得,让海队长等人感到松了一口气。

他当即向局长做了汇报,不料经过文物专家们的鉴定,虽然皮箱内的大部分文物都是博物馆失窃的真品,可唯独最珍贵的西周兽面鼎是个赝品。

海队长立刻意识到西山车祸事故背后,很可能是幕后黑手故意为之,想要弃车保帅转移警方视线。

由于案发车辆是外贸局的登记车辆,公安方面便找到了这辆车的司机林银生了解情况。巧合的是,司机林银生正是博物馆研究员林金生的堂弟。

另外,警方的技术部门对事故车辆做了详细检查后,发现面包车的刹车系统曾经被人动过手脚。

这天上午,林金生带着一只红色皮箱坐上了开往广州的火车。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海队长乔装扮做一名乘客,跟林金生坐在同一节软卧车厢内。

途中林金生吃下几颗胃药后,突然变得面色惨白,开始口吐鲜血。

海队长见状立刻呼叫救援,将昏迷的林金生送往医院抢救。

好在救治及时,林金生顺利脱离了危险,经过医院方面的化验,造成林金生昏迷的原因是药物中毒,在他服用的胃药中被人掺入了毒药。

经过进一步调查后,公安方面排除了林金生身上的嫌疑。

由于林金生的胃药和车票都是托堂弟林银生购买的,这让海队长对林银生产生了怀疑。于是,公安人员对林银生展开了暗中监视。

查到外贸局最近有一批货要运到边境小镇,出车司机当中恰好就有林银生。

海队长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制定了一套“引蛇出洞”的侦破计划。

这天上午,林银生开车前往边境的路上,“偶遇”了外出公干的海队长。

对方因为汽车故障抛锚,而坐上了林银生驾驶的054号外贸卡车。

经过边境检查站的时候,边检人员对054号卡车进行了仔细检查却一无所获。

海队长认为林银生很可能是想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对方肯定还会有动作。

因此决定放长线钓大鱼,主动与林银生握手告别。

黄昏时分,海队长一路跟踪林银生的车辆,抵达边境附近的绿草坝镇。

夜晚林银生跟049号卡车的司机刘明一起,住进了镇上的一家温泉旅馆。

另一边,海队长也悄悄住进了同一家旅馆内,暗中监视林银生和司机刘明的活动。

此时刑警石秀林带来了上级发回的重要情报:

在境外有一家名为“巨蟒公司”的文物走私集团活动猖獗,刚刚派来了一名代号“美女蛇”的核心人物潜伏入境,怀疑就是来接收春城博物馆失窃的西周兽面鼎的。

海队长听完石秀林带来的情报,认为林银生就是真正的幕后黑手,但是当务之急是要确定林银生将西周兽面鼎藏在了哪里。

于是,海队长悄悄找到旅馆的傣族女服务员,请她出面将司机刘明单独支走,带到海队长面前了解情况。

根据刘明的说法,这趟出车之前,同行的司机林银生突然送了一张电影票请他去看电影,还主动答应替他装运货物上车。

海队长听完司机刘明的说法,猜到林银生是想要偷梁换柱,悄悄将兽面鼎放在了司机刘明的车上,利用对方和边检站工作人员相熟的关系,从而蒙混过关偷运国宝出境。

黎明时分,林银生鬼鬼祟祟地偷走了司机刘明的钥匙,打算开走049号卡车带着国宝逃走。

殊不知,海队长和刑警石秀林早就埋伏在附近,暗中监视着林银生的一举一动。

眼见林银生打算潜逃,海队长当即现身,双方在停车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枪战。

最终,阴险狡猾的罪犯被英勇的海队长给制服,公安人员从车上搜出了失窃的西周兽面鼎。

证据确凿之下,林银生交代了全部罪行。

他受到美女蛇的指使,先是拉拢两名越狱犯入伙,再假扮成堂兄林金生的样子。

收买张疤脸盗窃博物馆,借此故意栽赃林金生,误导公安人员的调查方向。

故事最后,国外派来联络的“美女蛇”也被抓获,国宝也失而复得。

这桩曲折离奇的蛇案终于圆满告破。

电影《蛇案》拍摄于1983年,由峨眉电影厂拍摄完成。

本片是八十年代轰动一时的悬疑侦破片,于1983年的十二月上映。

观影人次高达一亿两千万,仅次于同年的反特电影《蓝盾保险箱》。

影片的成本只有46万元,上映后发行拷贝212个。

为峨影厂实现盈利111万元,是当年峨眉电影厂第二赚钱的项目。

说到这里顺带一提,峨眉电影厂当年最赚钱的电影,是与香港公司合拍的功夫片《自古英雄出少年》。

该片的主要投资是香港电影公司,因此峨影厂只投资了2.7万元,但是盈利却高达100万。

《蛇案》的导演“郝伟光”是峨影厂的老导演,编剧王佳铭是云南彝族的知名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注于惊险悬疑剧本创作的编剧,此前推荐过两人合作的另一部代表作《深谷尸变》。

演员方面,本片采用了当时公安电影流行的“老少配”搭档。主角海队长的扮演者,是上影厂的老戏骨吴喜千。女侦察员金凤鸣的扮演者,是“夏洛妈”李萍。

她于1979年考入峨嵋电影制片厂当演员,此前推荐过她主演的悬疑电影《潜影》和《蜜月的阴谋》。反派张疤脸的扮演者途中如,也是峨影厂的著名演员。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蛇案》中的案件设计和侦破过程比较简单,角色逻辑和悬疑戏份也有一定硬伤,但在当年而言,这部电影却是国产悬疑警匪片领域的里程碑之作。

此片之前,国内银幕上的公安电影仍旧以反特电影和伤痕题材为主流。代表作是《戴手铐的旅客》与《405谋杀案》。

相较于早期公安侦破电影,《蛇案》既没有反特元素,也没有伤痕反思内核。这种纯粹娱乐片的创作理念,放在八十年代早期的惊险片领域可谓一大突破。

影片中的案件涉及了反走私与文物盗窃,影响了后来诸多同类型电影。

电影以蛇案为标题,整个故事都以“蛇”做噱头。除了箱中藏毒蛇的设定外,片中的文物走私集团叫做“巨蟒文物公司”,反派接头人代号“美女蛇”,博物馆研究员林金生抽的烟斗也有蛇型雕刻。

如果按照影片剧本设计的结尾,影片最后其实还有一层反转,当公安人员抓捕幕后黑手林银生之后,不料对方竟然被一条毒蛇咬死,造成故事戛然而止的开放式结局。

可以说真正做到了“蛇”元素贯穿整个案件侦破过程,只是电影在拍摄时导演对剧本做了二次修改,省略了不少剧本中的细节。

此外,编导为了吸引观众,在叙事层面尽可能让情节复杂化,将悬念和侦破作为叙事的重心,整个故事发展一波三折,每当公安人员找到案件新线索的时候,就会出现新的转折,借此增强故事的悬疑感。

同时还在影片风格上追求奇观性,比如出现了飙车镜头,结尾还有激烈的枪战场面。

尽管《蛇案》上映以后市场反响非常好,但在当年却引发了很大舆论争议。

因为根据当时的电影创作审美,即使是这类惊险娱乐片,背后也要有着严肃的教育警示意义和现实主义表达,类似于流行的红色谍战片或是伤痕反思电影,都可以视作当时的主旋律电影,而《蛇案》因为过度追求娱乐效果,被批评胡编乱造。

当时的不少杂志影评都对这部电影大加批评贬低,认为这样的娱乐片风气必须遏制。

但是观众的反响却证明了影片的影响力,由此带动了各大制片厂争相拍摄此类悬疑犯罪片。

因此从类型探索的角度来看,《蛇案》无疑是当时国产侦破电影领域的先驱之作。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