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有约,一号诗巷欢迎各位的到来。
一晌清风,半为夏意,半是秋凉。
关于初秋,诗人们这样说: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坐对荷花两三朵,红衣落尽秋风生;
晚凉却近南亭立,独看沙鸥向浦飞;
……,每一句都是经典之笔,每一句所临摹出的初秋模样,都是那样惹人怜爱。
走进古诗词,在最美的文字中,感知初秋的美好;诗巷在本期为大家带来的,亦是一首有关“初秋”的诗作。
这首诗乃宋朝女诗人朱淑真所写,全篇虽然仅有简单28个字,但却将“秋”写得无比动人,很是值得一读。
初秋雨晴
宋·朱淑真
雨后风凉暑气收,庭梧叶叶报初秋。
浮云尽逐黄昏去,楼角新蟾挂玉钩。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我国南宋著名女词人、诗人,也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富的女作家之一。
初秋的一场雨后,朱淑真触景生情,于是写下了这首《初秋雨晴》。
诗的首句以比较含蓄的方式切题:雨后风凉暑气收;雨后凉风习习,炎热的暑气明显收敛了许多。
尽管在这一句中,作者没有比较细腻地描写其他具体物象,但是她对天气的简单概述,却又无不将一幅饱含凉意的画面呈现与读者。
“雨后风凉”四个字兼视觉、感觉、听觉于一体,让我们充分看到了秋的影子,听到了秋的声音,也感知到了秋的气息。
关于视觉,除了“雨”和“风”,还有其他一切能够被我们所联想到的物象,比如树木,比如池塘,比如田野……。这就是首句中所谓的“画面”,它是作者的笔触从我们的脑海中所激发出来的。
关于听觉,最直接的,当然是来源自物象“风”。风吹万物之声,缓急有致,必然动听。
来看承句:庭梧叶叶报初秋;庭院中的梧桐叶似乎也在汇报着初秋的信息。
就切题来讲,首句是“含蓄切题”,而这里的承句则是“直接切题”。
作者用一个“秋”字在补充首句内容的同时,一笔就将题目点了出来,让饱满的“秋”气在一时之间洇满了读者的心境。
“梧桐”是秋天最为典型的代表性物象之一,所以它的出现无论从表面的画面感上,还是从内在的情感因素上,都对“秋”起到了有力的诠释作用。
“梧桐叶叶报初秋”,因为这里有了具体的物象定格,故而整句诗的画面呈现就比较清晰细腻。
在这一句中,“报”字用得尤为精妙,它将“梧桐”拟人化,使其形象得以生动的体现。
通过一个“报”字,我们除了能够看到梧桐树叶于初秋时呈现出的颜色外,还可以听到梧桐树叶在秋风的吹拂下发出的那种沙沙的响声。
读这一句,真乃“秋”生眼前,“秋”到耳边,“秋”在心上了。
“浮云尽逐黄昏去,楼角新蟾挂玉钩。”;黄昏时分,天空中的浮云渐渐退去,抬头之时,只见一弯新月静静地挂在楼角上。
就写作角度而论,后两句显然转换到了较高空间的描写,这样一来,整首诗的画面涵盖就很丰富了。
“浮云尽逐黄昏去”,不但拓开了空间,更是有效“净化”了空间,让我们眼前的秋空变得高远而又清透。
“楼角新蟾挂玉钩”,于洁净空旷的画面中,添以简单的物象,既烘托了秋空的宽广,亦体现了月的小巧唯美。
更值得一说的是,作者在这里又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新月挂于楼角的奇妙瞬间裁剪下来,既有效激发了读者想象力,也有效满足了读者的视觉审美需求。
秋声但倩梧桐报,楼角银钩雨后新;一首读完,味留唇齿。
诗词为梦笔为马,将读写进行到底;关注一号诗巷,在追逐诗与远方的路上,我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