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再预言未来房地产,今年已基本应验,明年或大概率也是对的

轩江说商业 2024-08-11 17:09:18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中有5秒免费广告可增加创作收益,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房地产完全可以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土地价值、增加税收和消费,还是国家的主要投资领域。

自从国家提出并实施“房住不炒”政策之后,房地产行业遭受重创,最明显的一个副作用就是房价一跌再跌。

房地产的黄金期已经结束了,各大房企也纷纷裁员来削减成本。

在大家都搞不清楚状况时,黄奇帆再预言未来的房地产。

黄奇帆对房地产的诸多见解十分中肯,对房地产的预言也在今年得到应验,明年大概率也会延续他的预言。

一、房地产总量缩小

中国房地产的建设和销售规模可以说是世界之最,但规模会从原来的17亿平方米下降到10亿左右,这一趋势应该会延续到2030年。

中国房地产规模的增长速度很惊人,1990年只有1000万平方米。

但到2017年规模就增长到17亿平方米,增长量超过了16倍。

以前房地产规模能迅速扩张是因为市场需要房子,上个世纪我国的平均住房面积只有10平方米,规模扩张后人均住房增加到40平方米。

再加上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中小城市向大城市扩张导致住房供不应求,投资规模、建设规模大幅提高。

房地产规模下降的预言已提前应验,2023年房地产销售规模为11.2亿平方米。

开工面积、销售金额、投资规模都下降了,达到历史新低。

10亿平方米是房地产规模的一个安全界限,中国未来的重点在于房屋的折旧量与新建房屋之间的平衡。

城市在发展过程新建高楼大厦和道路,但城中村夹杂其中,这不仅影响城市规划和形象,还会带来安全隐患。

城市需要解决城中村问题,将房屋翻新,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

除此以外,大城市很难再新建高楼大厦了。

房地产总量也受到供求与需求的影响,国家出生率在降低,商品房数量总有一天会超过人们的需求,修建规模下降属于正常现象。

二、房价趋向稳定

直到2000年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才真正商业化,房价受市场影响不断飙升,比如上海房价是每平方2000元。

上海房价现在是每平方米6万元,足足涨了30倍,北京、杭州、深圳的房价也是翻了十几倍。

大城市房价飙升跟物价、汇率和供求有很大的关系,这三者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正趋向稳定,炒房者被清退也有利于房价稳定。

最关键的是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上升了,价值会保持稳定或者升值,这就避免外资来中国炒房不太会出现房地产泡沫。

稳定房价已经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中国大多数家庭都背负房贷。

这给年轻人带来了无形的生活压力,让很多人开始恐婚恐育。

房价在经历飙升和暴跌之后终于迎来稳定,从今年上半年的行情来看一线城市的房价虽有下降,但降幅收窄了。

再加上房贷利率下降和“以旧换新”的优惠策略,购房成本降低后消费者需求有所回升。

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很容易受政策影响,在国家“住房不炒”的政策下,房价很难再出现飙升和暴跌的情况,稳定才是主流。

三、房地产债务下降

建一个房子需要什么程序?首先房地产商要先从银行借钱买地。

房子还没完全建好就会开始预售,从购房者那里赚取一部分资金。

很多购房者还没看见房子就把钱花出去了,所以房地产商在房子彻底建好和销售之前都是负债的,最大的债主就是银行和购房者。

中国房地产商的负债率高达84%,香港房地产商的负债仅为35%。

负债最多的房地产商无疑是恒大,高达1.93万亿元。

碧桂园和万科在2023年年底分别负债1.71万亿和1.54万亿,但他们的销售额连2000亿都没达到,还清欠款可以说是遥遥无期。

房地产商负债很可能会拖欠施工款,农民工、建筑公司和银行都拿不到钱,最糟糕的结果就是资不抵债,宣布破产。

所以房地产商负债越高风险就越大,最惨的还是购房者、农民工。

在房市下行的情况下,房地产商这一套模式已经不适用了。

一方面是因为住房的刚性需求不会大规模增长,另一方面是政府出台政策稳定房价,房地产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炒高房价赚钱。

房地产商要想存活就要降低负债率,至少要像香港看齐,从80%的高负债降到50%左右。

房地产商的负债资源下降意味着他们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借钱买地,大部分的钱得自己出,同时房屋预售要缩短到一年。

为了降低房地产商的负债,政府政策、银行借贷和房屋销售模式都会改变,房地产市场会更加有序。

四、房地产企业数量下降

根据2023年的数据显示,我国一共有25.16万家房地产企业,而美国的房地产企业低于1000家。

中国大多数地产资源都被碧桂园、万科等头部企业承包,差不多1000家房企就能满足中国90%的房屋建设。

剩下20多万家房企要么在浑水摸鱼,要么是空壳公司。

这也是因为中国开公司的门槛太低了,未来门槛提高后房企数量会大幅减少。

房企数量减少已经是大势所趋,根据黄奇帆的预测,到2030年全国房企会降低到1万家或3万家。

2019年有差不多500多家房企倒闭,2022年退市的房企有42家,2023年12月就有43只房企退市,这些企业还是被强制退市的。

退市和破产的房企还会继续增加,未来80%的房企都会消失,只留下20%的房企存活。

房企破产也是将资源集中到有实力的企业手中,避免土地资源浪费,还能提高房企的质量。

不过从长远来看,房地产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也变少了,行业内和行业外的人都要做好规划。

五、租赁房增多

房价虽然一跌再跌,但也没有跌成白菜价,很多年轻人还是买不起房子,要解决居民的住房需求就要增加租赁房市场。

整个市场在未来会有20%的政府保障房,房企建造的房子也会有一半拿来租赁一半拿来销售,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将来会租房住。

北京早在2022年就发布了租房的相关方案,政府将提供40万套保障房,占商品房的40%,今年2月份又进一步规范了租金。

保障性住房的租金涨幅要保持在5%以内,而且要低于同地段的其他租赁房。

保障房的类型分为宿舍、公寓和成套住宅。

北京这一系列规定给其他城市做了典范,目的就是要保障年轻人和新市民的住房需求,降低人们的租房成本。

相比于政府保障房,商业性租房的租金就会高一些。

但租赁房增多对年轻人来说是好事,比买房划算得多。

其实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都有成熟的租房模式,中国在这方面发展得比较晚,但也能看出租房世界房地产发展的共同趋势。

六、房地产建设的三大热点

房地产建设规模虽然会下降,但这三大投资热点依然是房企争夺的重点领域。

第一个热点是人口规模不断扩张的二三线城市,投资会向这些有扩张潜力的城市转移。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一线城市的上升空间变得狭窄。

比如上海现在有2487.4万人,这很可能就是极限了,很难再扩张到4000万人。

上海、北京等特大城市都是寸金寸土的地方,土地面积有限,高楼大厦已经建成,政府不会再花大价钱去扩大面积和规模。

第二个热点是一线城市的边缘城市。

一线城市的规模虽然有限,但周边区域在大城市的带动下会有所发展,尤其是住房需求和房价。

比如北京很多上班族不会在北京买或者租房子,为了降低生活成本会在北京的边缘城市买房买车。

这些中小城市因为跟大都市圈相连,所以有扩展规模的空间,嘉兴和苏州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第三个热点是城市群。

比如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这些城市群的发展很快也会到顶,但中部和西南的城市群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00公里范围内的城市群更方便沟通交流,产业联动、交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会吸引一大批人。

这些城市有机会从中小城市变成二线城市,从二线城市变成一线城市或者特大城市,房地产行业大有可为。

结语

黄奇帆对房地产的这六大预言在今年基本上都实现了,可能会延续要2030年房地产市场的运作模式才会固定下来。

上述每一个预言都是在拯救房地产行业,让它回归正常,让居民有所住有所依。

但转型必然是痛苦,几乎每天都有房企宣布破产。

这也是优胜劣汰的过程,中国房地产规模未来会维持在10亿平方米左右,房企的生存空间会更小。

房企要想扭亏为盈就要跟随政策,降低负债,转变房屋的销售模式。

参考来源:

中国基金报 2019.12.29《黄奇帆:中国地产大趋势,开发商数量会大幅度下降!》

新浪财经 2024.2.26《北京拟出台保租房新规,未来市场供应规模有望加大,2024年租金或稳中有降》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