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老张家的饭:奉军伙食标准高得一骑绝尘,官兵顿顿大肉满嘴流油

历史爱杂谈 2024-09-10 18:54:59

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滇西军先后在滇缅的孟拱、松山、腾冲发起对日军歼灭战,其中第20集团军下辖的第53军几乎打满了全场。

当时滇西军后勤补给主要来自援华物资,虽然与驻印军相比有一定差距,但是总体水平仍然是相当不错,经常能吃到大米饭、罐头肉,令之前只能勉强吃饱的官兵大开眼界,但第53军对此却平常看待。

第53军是奉系此时成建制保留下来的唯一一个军,士兵以原东北军为主,而少尉以上军官更全是说话一股大碴子味儿。

比如第116师师长赵镇藩,在九一八事变之前担任独立步兵第七旅参谋长,全程经历与见证了奉军的黄金期。

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军阀部队中,大约奉军是唯一给大头兵配发牙粉、肥皂等个人清洁用品的——事实上,很多军阀部队士兵连鞋都穿不上,光着脚的不要太多。

既然奉军牙粉、肥皂都能定期发放,那伙食水平自不必说:老张家的饭碗,绝对端得非常之香,饭菜标准在当时一骑绝尘,甚至放现在可能都不太过时……

01

在民国各大军阀当中,论起实力,可能奉军说第二、就没有敢说第一的,巅峰时期不算各省防旅,单说精锐的国防旅,就有28个独立步兵旅、4个独立骑兵旅,此外还有10炮兵团。

再加上四个司令部,即:空军司令部、海军司令部、工兵司令部、辎重兵司令部。

仅是一线部队就超过30万人,武器装备更是一等一的水平。

光是奉天兵工厂建设总计就花了2亿多银元,每年支出经费2200万银元。

空军拥有作战飞机300余架,海军拥有军舰21艘,总吨位达到 3.22万吨(当时全国海军总吨位是4.2万吨,占比将近80%)。

这些都是老张家用金山银海堆出来的,相比这些吞金兽,官兵伙食支出也只在等闲,具有绿林习性的老张在这方面也确实是毫不吝啬。

特别是在1922年的第一次直奉战争当中,奉军失利,高层在总结经验教训时认为,除了部分客观因素之外,最主要还是官佐不学无术、缺乏专业军事知识,尤其是在军需方面用人唯亲。

事实也是如此,自老张在1918年担任东三省巡阅使、正式执掌东北以来,一直忙着扩军,忽略了部队建设,很多官佐都是带有草莽风气,只想搂钱。当时只要不是主官(旅、团、营)的“三爷”(姥爷、姑爷、舅爷),就别想染指军需。这些人弄虚作假,克扣伙食,上下其手。

对此,老张痛定思痛,筹划成立陆军整理处,培养新式军官人才,淘汰旧军官。

尤其是在后勤军需方面,参照日本陆军经理制度,实行“军需独立”,即旅、团、营的军需官直接由督军署任命与管理,主官无权插手,从而使得“伙食搂子”的问题得以解决,高标准的伙食支出真正落到官兵嘴里。

02

奉军实行粮饷分开,即饷银归饷银,吃粮归吃粮,伙食费不在军饷中扣钱。

其中,粮秣供给的是现品,步兵每人每天1.5斤(骑兵额外有谷草10斤、料粮2.5斤、豆饼2.0斤),柴薪、菜则是拨付现金,分别是0.01元、0.05元。

可不要小看这些,仅是菜金每人每月就达到了1.5银元,这个标准不要说是在物产丰饶、物价低廉的东北,就是在北平城都能吃得相当不错了。要知道,这可不包括粮,仅仅是菜。

当时东北最不缺的就是吃的,仅仅是大豆一项,在1930年总产量700万吨,占据全国90%,对外销售贸易逆差超过1亿银元。

有人以为大豆就是做豆腐的,只有中国人吃——实际并不是,大豆最主要的用途是榨食用油,而副产物豆饼则是用于饲料养殖。

在1930年,东北粮食人均产量是640公斤(今天全国数字是450公斤)。

所以,当时奉军伙食真的是放开了肚皮吃,步兵每人每天1.5斤粮,其中细粮与粗粮比例是7:3,能够保证大部分时候可以吃到大米饭、白面馒头。当然,有时候也得吃混合小米的二米饭、混合苞米面的杂面馒头。

至于菜,素菜基本都是时令蔬菜,就地采购,夏秋两季以豆角、冬瓜、茄子、黄瓜、白菜、芹菜等为主,而冬、春则是豆腐、豆芽、土豆、酸菜、木耳以及各式干菜。

荤菜大多是红焖羊肉、猪肉炖粉条、汆白肉、把子肉、坛子肉、鸡肉炖蘑菇、猪肉烩豆腐、酱焖鱼之类的。

当时独立旅都会专门在驻地开荒种菜,各营挑选精于种菜、年龄较大的士兵数人组成生产班,除种菜之外还饲养肥猪、鸡鸭鹅等,可进一步充实伙食供应。

以驻沈阳北大营的独立步兵第七旅为例,吃饭是六人一桌,除早餐只有油炸豆腐、咸菜丝之外,中午、晚上两顿都是四个菜,两荤两素。

逢节庆有加餐,讲的是三大碗、八大盘。

据驻山城镇奉军某营一名少尉排长的日记:在1928年8月的一天,晚饭的主食是大米饭,菜分别是青椒炒干豆腐、酱焖茄子鲶鱼、醋溜土豆丝、木须肉,另外因为当天赶上连长过生日,还特地加了一道猪肉炖柿子,

菜量管够,吃饱为止。

03

在九一八事变之后的第二天上午,日军占领了沈阳小东边门外的奉天陆军粮秣厂,在现场以及军需仓库当中总计缴获饼干95万箱、各式罐头43万箱。

奉天陆军粮秣厂成立于1923年8月,首任总办王大中,会办葆康,两人皆为少将军衔,毕业于日本东京陆军经理学校。

粮秣厂下设饼干厂、罐头厂、蒸米车间,主要是负责生产方便野战携带的食品。

饼干最小包装是半斤、十片,蒸米是密封每袋七两,名义上是供应整个奉军用于野战,但实际上作战时官兵还是更愿意埋锅造饭,所以闲置数量较大,被日军捡了一个大便宜。

后来罐头厂设备被日军改造之后用于生产著名的“大和煮”(牛肉罐头)。

可以说,财大气粗的奉军在伙食方面确实是没有亏待官兵,顿顿吃得满嘴流油。一些匪绺费尽心思的谋求招安,大约也是为了这一口吃的,毕竟他们平时可吃不到这些。

而且这还是普通士兵的伙食,军官则是档次更高,主要是军官的饷银高,在生活上更讲究吃穿用,摆阔气。比如驻扎沈阳北大营的步兵旅某营,营长、连长加营附总计六人,每星期天轮流在小西边门外宴春坊请一海参席,骑自行车专门骑英国、日本的。

之所以摆阔气,底气在于高饷银,一个少尉排长每月都能领35元。在同时期的北平城,每月10元就足够一个四口之家吃饱喝足了。

04

奉军的高标准伙食,是建立在富庶的东北黑土地基础之上。而奉军的本质还是属于军阀部队,在民间风评很一般,尤其是省防旅很多都是匪绺招安,兵匪不分家。所以,百姓不到迫不得已基本不会去当兵,毕竟关东大地好混穷,干什么都能混一口吃的。

尤其是学一门手艺,或者是胆子大、体格好,可以进山当木把、下水放排,辛勤苦干之后,伙食水平绝对不比当兵的差……

50 阅读:14777
评论列表
  • 2024-09-11 11:53

    逃跑时也是一骑绝尘

    用户14xxx18 回复:
    还不是让南方人光头给害了,毕竟比他中央军都阔气。
    靖江王 回复:
    [捂脸哭]
  • 肖华 16
    2024-09-12 07:08

    猪肉炖柿子是什么?

    肖华 回复:
    这是黑暗料理吧。[呲牙笑]
    长乐未央 回复:
    大哥,那不是1840年以前了,洋人的坚船利炮早就敲开了中国的大门,都上世纪二十年代了,番茄,花生,玉米,辣椒,红薯,马铃薯早就跟着洋人来到东北了。牛腩炖番茄你听过吧,猪肉也能炖番茄
  • 2024-09-12 11:56

    这么强大的奉军,为啥在几次直奉战争种表现都非常拉胯呢,唯一的一次打胜还是靠冯玉祥临阵倒戈。

    抱团软特铁血大跳投 回复:
    军队意识形态不行,没有战斗力,白拿了亚洲第二的精良装备
  • 2024-09-17 22:12

    来来来!东北的兄弟们能给普及下!猪肉蹲柿子怎么做?

    用户14xxx18 回复:
    应该是牛肉炖西红柿
    用户17xxx06 回复:
    还有一个是西红柿炒鸡子
  • 2024-10-24 00:30

    老子英雄儿狗熊

  • 2024-11-23 13:49

    再好都没用,还不是一枪不发白送鬼子[裂开]

  • 2024-09-14 11:15

    笑死,你要不要去看看国军的标准?理论和实际上能一样?[吃瓜]

  • 2024-09-22 14:04

    1922 年前后一银元(袁大头)能买 150 多斤棒子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