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超加工食品“伤身”
有心血管病者,尤其要注意
本报记者 燕声
春节倒计时 腊月廿一 保健时报社祝大家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冰激凌、糖果、甜甜圈……
这些超加工食品让我们“爱恨交加”,
爱其味美,恨其伤身。
已有大量研究显示,偏爱超加工食品与诸多慢性病相关,尤其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来自意大利的研究团队在《欧洲心脏杂志》上刊文指出,有心血管病病史的人,超加工食品摄入越多,全因死亡(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和心血管病死亡风险越高。超加工食品真可谓“罪状累累”。
罪状一超加工食品挤压了果蔬等
健康食物的“摄入空间”
所谓超加工食品,是指那些工业化生产,至少包含5种添加剂的食品。饼干、糖果、方便面、碳酸饮料都是典型的超加工食品。多数超加工食品营养价值低,能量密度高,摄入过多不仅会加速衰老,还会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病和癌症的发生风险。
研究人员在2005-2010年,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了意大利近2.5万名年龄35岁的人作为候选研究对象。研究最终选取了其中1171名自述患过心绞痛、心梗、外周动脉疾病、脑血管病或做过血管重建的人,作为超加工食品与死亡关联的研究对象,中位随访时间为10.6年。
研究结果发现:
与超加工食品摄入量4.7%的患者相比,超加工食品摄入量≥11.3%与全因死亡风险升高38%有关,与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升高65%有关。
研究结果还显示,有心血管病病史者超加工食品摄入越多,其水果、蔬菜、坚果、谷物摄入越少,单不饱和脂肪与饱和脂肪摄入量的比值越小,肉和肉制品的摄入越多。而美国营养协会年会上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吃水果和蔬菜少可能导致每年近300万人死于心脏病和中风。
另外,牛津大学一项基于47万人的研究发现,常吃牛羊猪肉及家禽肉,与糖尿病、冠心病、肺炎等9种疾病高风险有关。
根据膳食指南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研究,最佳水果摄入量为每天300克,包括豆类在内的蔬菜最佳摄入量为每天400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也建议,鱼、禽、蛋和瘦肉摄入要适量。每周吃鱼280~525克,畜禽肉280~525克,蛋类280~350克。
罪状二超加工食品
是加重身体负担的“能量炸弹”
文章开头提到的研究聚焦于有心血管病病史的高危人群,进一步验证了过量摄入超加工食品对健康的危害。这是因为超加工食品多营养匮乏,且含有大量饱和脂肪、添加糖和胆固醇,是典型的能量炸弹,摄入过多会增加多种慢性病的发生风险。
超加工食品重度消费者比一般人摄入了更多的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胆固醇及更少的纤维素。此前已有多项研究发现,在一般人群中,超加工食品摄入增加与死亡风险升高有关。
在202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发布的一项研究提醒,每周吃超加工食品,会增加心脏病风险。而且超加工食品吃得越多,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越高。
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杂志子刊上的一项法国前瞻性研究也显示,过量食用超加工食品增加死亡风险。
超加工食品会增加患慢性疾病的风险,包括血脂异常、肥胖、高血压和癌症,这些可能最终导致死亡风险增加。
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观察到,坚持健康饮食模式,多吃水果、蔬菜、坚果和豆类食品,适度摄入家禽、鸡蛋和乳制品,少吃红肉,与心血管病风险降低相关。
而超加工食品摄入越多,死亡风险越高。
文章开头提到的研究显示,当超加工食品摄入量超过10.7%时,心血管病死亡风险显著高于一般摄入水平(7.02%)下的死亡风险;当超加工食品摄入量达到15.4%时,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升高近50%。
罪状三超加工食品是添加剂的“重灾区”
再者,超加工食品是添加剂(如谷氨酸盐、乳化剂、亚硫酸盐)的重灾区,食品加工过程特别是热处理还会形成新化合物(如丙烯酰胺),这些物质也可能促进疾病的发生发展。
文章开头提到的研究说,加工过程导致的食物结构的改变还可能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代谢,引发炎性疾病。
研究人员利用模型评估了18种炎症、代谢、心血管和肾脏生物标志物在超加工食品摄入量与死亡关联中所起到的作用。
结果发现,有心血管病病史的人如果超加工食品摄入过多,可能会损害肾功能,进而增加死亡风险。既往毒性试验发现,食品包装材料中的邻苯二甲酸盐和双酚具有肾毒性。这与该研究发现的肾损伤标志物——胱抑素C水平的中介效应不谋而合。
那么,预防心脏病需要如何饮食呢?
美国心脏协会发表的预防心脏病饮食指南建议:
吃动平衡;品种丰富,饮食种类多样,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细粮,选择全谷物或全谷物制成的食物;吃优质蛋白,饮食中可适当摄入健康的瘦肉和(或)高纤维蛋白,比如植物蛋白(坚果和豆类)、鱼和海鲜、低脂或脱脂乳制品,限制红肉和加工肉;选择健康的油,适量食用橄榄油或葵花籽油等非热带植物榨出的油;吃新鲜食物,尽可能选择少加工的食物,而不是超加工食物;少吃甜食;少吃咸食;限制饮酒,如果没有饮酒的习惯就不要开始饮酒;饮食规律。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 燕声 万涛 值班主任 || 范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