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精”还是“逻辑鬼才”?周鸿祎不建议大学生参加辩论赛引热议

遇见小媛 2024-09-09 22:16:19

开学之际,周鸿祎给大学生提了些建议,其中有一点引发争议:

大学里,什么事情都值得尝试,但不要去参加大学生辩论赛。

理由是容易培养很多“杠精”。如图:

辩论赛我也不咋关注,就看过《奇葩说》,那时候看的时候,觉得大多数人都说得有道理,好像分不出什么绝对的对错。

挑几个辩题感受一下:

“该不该刷爆卡买包包?”

“该鼓励病危患者活下去吗?”

“奋斗的城市污染严重我该走吗?”

“键盘侠是不是侠?”

“人类知识共享要不要支持?”

“消除悲伤的水要不要喝?”

乍一眼看上去,如果答案不是黑就是白,那多数就是辩手的主观想法:反正我只要强行往本方的观点靠就行,只要证明自己是对的。

但是,应该也不是所有辩手,都是如此。

我也没有喜欢的辩手,就随便聊聊。

1.职场和学校不一样

辩论赛放在学校这个环境,也不违和。

基本上对此感兴趣的学生,大多集中在大一、大二,因为那时对大学生活还是挺期待的,至少我是这样。

其实,我在大一还是大二时,也听到过有人组织辩论赛,甚至还有宣传组队的。

记得有了解过,然后还用扣扣加上了其它专业的几名校友,打辩论的,那时觉得他们还挺厉害。

但我对于很多活动,是出于好奇就想试试,实际上又很菜。

譬如,我还参加个什么唱歌选拔,那声音,真的站在前面是“自我陶醉”,就是“又菜又爱玩还怕人多”,只能看着陪我一起去的小姐妹压压惊。

后来,到了大二下学期,就对很多活动没啥兴趣了。

自我感觉,也没太大影响,毕竟我就是去凑数的。

尤其是步入职场后,也确实起不到多大作用。

环境和接触的人都不一样,即便是在辩论赛中能言善辩,但没有谁和领导、同事这么辩吧,有在那辩论的功夫,还不如早点把工作做完。

还有一点是,辩论的稿子,很多都是提前准备好的,锻炼随机应变的能力?如果不是本人本就具备,基本上也没这效果。

看到某档综艺中的实习生辩论,稿子写好后,根本就不加任何其它思考,而是一位把对手往自己设的观点陷阱中引,这算“诱导”,而不是真正的思辨。

就连很多正式场合的谈判,这种“诱导”行为,都能作废。可见,辩论存在合理,但也真没必要上升到一个很高的高度。

文无第一,辩论也算“文”。

2.“别杠,杠就是你赢”

再说“杠精”,杠精是意识不到自己是杠精的,可能还会觉得自己是什么“逻辑鬼才”。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很耳熟,但因为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如果是结合“辩论”和“杠精”的关系看,我不觉得是因为读了书依旧平凡而觉得无用。

而是因为本来就很平凡了,却还要用各种没在其它地方用上的读书知识、理论,去证明自己的“平凡”就不该如此,试图摆脱他人眼中认为的“无用”。这才没有任何意义,这就是硬杠。

因此,网上就有了流传的那句:

“别杠,杠就是你赢。”

好了,希望你我都不要杠,遇到杠精就退让。以上。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