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懂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就懂了美苏为啥会殊途同归

东意和你不一样 2024-04-08 01:39:42

油菜花枯,草木青青,又是一年清明时。这几天,湖南虽然连续阴雨,但依然带着老婆闺女回了趟老家,冒雨上山祭拜从未与我们谋面的老爷爷老奶奶。

其实,俩闺女对这事一直比较抵触,为啥要多年如一日,跪拜两位从未谋面的亡人。早先,上山跪拜磕头时,我们会跟她俩解释,祭祖是为了知道我们是谁,从哪来,要到哪去,但她们一直似懂非懂。

后来,我觉得既然不通不懂,那跟着磕头如捣蒜就是了。时间长了,自然就懂了膝盖应该为谁而跪,头应该为谁而磕。

这次冒雨上山祭拜,面对杂草丛生的祖坟山,我跟她俩说,现在躺在这里的是她们的老爷爷老奶奶。不远的将来,她们的爷爷奶奶也会葬在这里;再远的将来,她们的爸爸妈妈也会长眠于此,我们都会变成小土包,长满坟头草。

如果她们不来祭拜,不来烧香拔草,坟头草会有三米高,会挡住祖坟冒青烟,孤魂野鬼将在坟头蹦迪。她俩顿时就懵圈了,然后就哭起来了。斜风细雨思活人,清明雨下惹泪痕,然后我老婆劈头盖脸把我数落了一顿。

其实,每年清明不管多忙,我们都会抽时间回趟老家,既祭拜祖先,也看望父母。这些年,老婆做过很多节假日旅行计划,但如果父母不愿意同行,我一般都会选择回老家,听父母叨叨那些听了无数遍的家长里短。

这可能就是“父母在,不远行”吧,老婆一直埋怨我“愚孝”。其实,在这种言传身教之下,很多事情正在潜移默化地被塑造。

比如,大闺女今年去学校寄宿,有了些自己的生活费和零花钱。周末回家,她总会想着从学校超市给我们买点啥。东西虽小,甚至抠抠索索,但却是对家人的一份惦记,是一种懵懂的“孝”,一种充满稚气的“敬”。

其实,孝和敬就是中国人的信仰。记得教员曾在他的课堂笔记《讲堂录》中写下一句话:“尧一生大德在一个敬字,舜一生大德在一个孝字”。唐尧因敬天地而定四时历法,虞舜因孝父母而明德天下。

所以,清明节就是中华民族的信仰,或者说传统节日都是我们的信仰,传递的是孝和敬。放在今天的语境下,就是感恩,就是爱。

愛,“丿”和“三点”所构成的部首“爫”就是风和雨,而“冖”秃宝盖就像一道被压弯的脊梁,挡住外面的风雨,并用“心”呵护身下的“友”,心有多大,爱就可以有多大。所以,爱所传递的就是道义、责任和奉献,就是一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端午传递的是爱国家,重阳传递的是爱老人,中秋传递的是爱家庭,七夕传递的是爱人,上巳节传递的是爱孩子,春节传递的是爱生活……归根结底,就是以人为本,爱人爱生活,最终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二十四节气所传递的就是爱自然爱劳动,敬畏天地,感恩自然。如果将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结合起来,就是天人合一、人天同构。

现在,很多人把祭祖功利化了,将清明节当成了许愿会,老想祈求祖先保佑他们:大金链小金表,一天三顿小烧烤;神宿池边树,财敲月下门……说实话,这事一旦功利化,祖先就和菩萨差不多了。灵,就信就拜,不灵,就不信就拜拜!

网上有个一堆人清明节找不到太公墓的视频,到处打电话问人太公埋哪了,结果就变成了大型寻亲活动:

太公在哪里?应该就是这棵树,以后得给太公搞个北斗定位……热评就是:你说他们不孝顺吧,他们漫山遍野找太公;你说他们孝顺吧,他们漫山遍野找太公!

其实,清明祭祖的本质并非祖先保佑我们得到啥,而是立足当下,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去。解决我们从哪来(过去),我们是谁(现在),我们要去哪(将来)的问题。关于“将来”,有些人觉得是光宗耀祖,我觉得是落叶归根,重回故土成为“根”的一部分。

其实,清明还隐藏着一个人类终极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死亡?现在,我们和父母去山上祭祖,我们和死亡之间还隔着父母。有一天,当父母离开时,就该我们直面死亡了!

然而,长达几十年的祭拜,我们早已用香火、纸钱和纸扎为先人构建了一个世界,一个同样有着数码电视、5G手机和新能源汽车的世界,一个有着相同家庭和生活的世界。重复几十年,我们可能就相信还有另一个世界,就可以淡然面对死亡了。

所以,对祖先而言,死亡并非他们的终点,我们的遗忘才是。那问题来了,如果清明祭祖这种“家族之祀”都被我们功利化,甚至不再“祖先崇拜”,那我们还会在乎“家国之祀”吗?还会“圣人崇拜”吗?

《左传·成公十三年》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简单理解就是祭祀和征伐,放到现在的语境下,“祀”就是笔杆子,就是精神思想;“戎”就是枪杆子,就是军事力量。合二为一就是“文治武功”,文与武、虚与实、阴与阳……就是“道”。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一趟天安门广场,为啥?只要看下广场布局,一切就都清楚了。中轴线上是天安门,走过长安街,依次是国旗、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正阳门和箭楼。左右两侧,是人民大会堂和中国国家博物馆。

国博馆既代表着中国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也是国家文化客厅,肩负着留存民族集体记忆、传承国家文化基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使命。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轴线诠释的就是“戎”,就是“枪杆子”,而国博所诠释的就是“祀”,就是“笔杆子”。

所以,如果条件允许,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去一趟天安门广场。当我们将自己置于那个广博空间时,我们就会知道我们是谁,从哪来,又要到哪去。有些人对“到哪去”可能有点迷糊?其实,“到哪去”就是人长安、天长安,就是长安天下。

记得2009年阅兵时,央视主持人说过一句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其实,我们每次阅兵流程都是先“祀”后“戎”,先升国旗再阅兵。由此可见,“祀”是基础前提,“戎”是力量保障。

“祀”所代表的是信仰、礼仪和文化,是意识形态和道义价值观。事实上,每个国家都需要首先用“祀”从精神层面武装自己,“戎”才会有力量,才能保家卫国。“祀”和“戎”缺一不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如果重“祀”而轻“戎”,就会有道义而无力量,有嘴炮软实力而无钢炮硬实力,国家就难免被人欺凌和摆布。欧洲现在就是这样的,因为没有“欧洲军”的钢炮硬实力,无论嘴炮打得有多响,都摆脱不了被美国挟持和绑架的命运。

如果重“戎”而轻“祀”,就会有力量而无道义,有武装硬实力而无精神软实力,脑子就会浆糊化。一旦脑子出问题,就很容易被人忽悠和控制,甚至出现《德道经》所说的“至刚易折”现象。

苏联解体就是重“戎”而轻“祀”的结果。其实,直到它轰然倒地的那一刻,它依然是一位让欧美胆寒的钢铁巨人。列几组数据,大伙感受一下解体前的苏联军力到底有多强悍。

陆军199万,51个坦克师、142个摩托化步兵师,7个空降师和16个炮兵师。战略火箭军14.6万人,洲际导弹1398枚,战略及战术核弹头2.7万余枚。空军42万,装备了大约2240架各型战机。海军45万,1艘航母,6艘载机巡洋舰,25艘巡洋舰,44艘战略导弹核潜艇,65艘攻击核潜艇……

但块头大而脑子有坑,充其量算傻大个。当他们无法回答自己是谁,从哪来和要到哪去的问题之后,他们就陷入了懵圈状态,然后就快乐地走上了欧美为他们安排的道路。

其实,当前苏联羞辱列宁和斯大林时,苏联解体就被注定了,为啥?因为列宁和斯大林提供了苏联建党建国的理论依据,但当他们抛弃列宁主义后,他们并没有鼓捣出新的建党和建国理论。

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再到戈尔巴乔夫,他们更多的是批判,甚至是为了批判而批判,但却没有重建和重构新的理论体系。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被西方吹捧得很高,老戈甚至还因这个扯犊子玩意挣了大笔稿费。

但它不仅没能成为苏联建党与建国的依据,反而成了蚀毁苏联党国的理论依据。然后,被抽空了理论基础的大党大国,在没有强大外力攻击下,自己就轰然地倒下了。

而承接苏联的俄罗斯为了解决“祀”的问题,干脆不再纠结,放弃所有关于苏联的主张,选择重回1917年之前,重新将东正教作为信仰,以宗教团结斯拉夫人。

但源自于罗马帝国的双头鹰国徽,一只盯着西方,一只盯着东方,真的能解决俄罗斯的“祀”吗?

说实话,用19世纪的宗教理论解决21世纪的大国之争,这种活在上个版本的骚操作,无疑是离大谱的。这也是为啥欧美还想帮它再解体一次,因为它并未真正解决“祀”的问题,所以依然存在着极大的被解体概率。

魔幻的是,乌克兰至今还在肆无忌惮地摧毁属于自己的“祀”,推倒本民族所有的英雄雕塑,斩断其赖以生存的根基,陷入全民混沌状态。

现在,俄乌冲突还在继续,但乌克兰的悲剧早已注定了,也许历史将化身为车轮,将其碾成渣渣!

看到没?从苏联到乌克兰,悲剧都是来自于抛弃自身之“祀”,扎心列祖列宗,无忌无讳,甚至百无禁忌瞎哔哔。一旦失“祀”脑抽风,从此贞操是浮云。

其实,但凡前苏联的思想家、经济学家和专家学者还有丝毫忌讳,就不会去羞辱列宁、斯大林和保尔·柯察金等苏联英雄,就不会去羞辱伟大的苏联红军。

但凡他们对他们的圣人、英雄还有丁点孝和敬,他们的精神价值观都不会如此扭曲,都不会酿成如此惨剧。

再看下现在的美国,它曾拥有强大的“戎”与“祀”。戎,“能击败美国一半海军的,是美国另一半海军。”祀,“山颠之国”“人权灯塔”“民主灯塔”……三分牛逼七分吹牛逼。

1992年,福山甚至在其著作《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中,吹牛逼“历史终结论”,认为自由民主制度将是人类社会最终的政治形式。

拜托!作为学者,他既读不懂马克思,也看不懂中国,既没有辩证唯物思维,又没有历史纵深和哲学高度,不知道他凭啥嚷嚷“历史终结论”,开玩笑了属于是。

现在,因为制造业空心化,美国之“戎”已堕落化、拉胯化。但对美国而言,致命死穴并非“戎”,而是“祀”。

苏联解体后,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高举自由民主大旗,拳打中东中亚,脚踢非洲拉美。然而折腾几十年,亚非拉老铁所得并非和平与发展,而是无尽的死亡与难民。美式民主也因此成为了世界动荡的祸根。

根据全球统计数据库的资料,2003年至2021年,约有20.9万伊拉克平民死于战争和暴力冲突,约有920万伊拉克民众沦为难民或被迫离开故土。

巴以冲突,截至目前,以色列已在加沙地带造成3.3万余名巴勒斯坦人死亡,约7.57万人受伤。而美国却漠视上百万加沙民众的生命,无底线偏袒以色列,不仅多次阻挠安理会通过要求停火的决议草案,还不断军援以色列。

有所得就会有所失,所有一切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只吃不吐的貔貅只是神话故事而已。美式民主药方的失灵失效,必将反噬美国自由民主之“祀”,直到美国之“祀”消亡殆尽。

在美国国内,当美国之“祀”逐渐消亡时,美国老铁就随之陷入混沌了,负能量上头,枪机案、LGBT、零元购等魔幻现象层出不穷。为了应对“祀”之混乱与消亡,美国甚至不惜将大麻合法化,以毁掉美国年轻一代来换取短暂的稳定。

在国外,当美国之“祀”消亡时,其他国家不再以美国马首是瞻,美国就面临着巨额的统治成本问题,说话没人听,讲话没人信。而“祀”一旦失去作用,“戎”的作用就会被放大,这就意味着美国要想维稳,就得天天跟人干仗。

然而,人类历史早已证明,无论军力有多强大,没有任何一个帝国可以仅靠军事手段实现长期统治,最终都是土豆子搬家滚球子。

存“戎”而失“祀”,现在的美国正行走在苏联的老路上,殊途同归。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苏联式”解体将重现美国,美洲将稀碎一地。

之所以聊一堆苏联和美国,主要是想对比和审视一下我们自己。我们是否还尊敬唐尧、虞舜、大禹、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墨子、庄子、屈原、王阳明和王夫之等圣人?我们是否还尊敬苏武、张骞、卫青、霍去病、关羽、岳飞、文天祥、郑成功、戚继光、左宗棠、谭嗣同等英雄?……

他们是我们的民族魂魄与根脉,他们代表着我们这个民族最高贵的品质:仁、义、礼、智、信。只要我们依然尊敬和信仰他们,我们的民族和家国之“祀”就在,我们就可以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如果我们的“祀”被损伤,或是失去了,我们就应该不惜一切去修复,不惜代价去夺回我们的“祀”。

这篇就写到这了,文末再说两句。

身处大争之世,我们都应该有战争思维。只有备战才能胜战,只有胜战才能止战。从这个角度看,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戎”就是血性之“祀”,“祀”就是铁血之“戎”。文末以电影《长安三万里》的几句台词结尾吧!

“只要那些黄鹤楼的诗在,黄鹤楼就在。”“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长安呐!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

全文完,如果觉得写得不错,请随手点个赞,感谢阅读!

9 阅读: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