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练书法50年,山西农民花8年抄完4大名著献党,专家痛批:没意义

昭华文使 2024-10-15 17:46:50

2019年,一位年近70的农村老人,花了8年时间,用小楷抄写了四大名著作为礼物献给了国家,只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然而,有不少人觉得老人是在浪费时间,更是有专家痛批根本没有意义。

这究竟是为何?老人又为何对书法如此执着?

笔墨人生

在山西长治市潞州区五马街道南石槽村里,年过70的张喜才正专注地挥毫泼墨。他的案头摊开一本厚重的手抄本,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工整的小楷。这是张喜才近八年来的日常。

他对书法的热爱,从小时候就开始了。张喜才的父亲很喜欢写毛笔字。

父亲虽然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却对书法怀有一份特殊的热爱。每逢春节,父亲都会挥毫泼墨,为村里人写春联。

小小的张喜才总是踮着脚尖,睁大眼睛看着父亲的一笔一画。那些飘逸的线条,方正的字体,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对书法的向往。

18岁那年,张喜才应征入伍。在部队里,他利用每一个空闲时间练习书法。那时候条件艰苦,纸和墨水都是稀缺物资。

张喜才就在操场上捡废纸,用水代替墨汁,用树枝当毛笔,在地上练习。这种刻苦精神,为他日后的书法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退伍后,张喜才进入当地一家工厂工作。尽管工作繁忙,他仍然坚持每天抽时间出来练字。

那时候工资不高,但他还是省吃俭用,买了一套便宜的毛笔和宣纸。每天下班回家,张喜才都会练上一两个小时的字,直到深夜。

但是家里对张喜才的“爱好”一直不理解。在他们看来,练字在这个电子时代基本上没什么用处。但是看张喜才日复一日的坚持,他们也渐渐被打动了。

2002年,张喜才退休了。面对突然多出来的大把时间,他决定给自己一个新的挑战——抄写四大名著。他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既能继续练习书法,又能重温经典。

367万字的坚持

2011年,张喜才正式开始了他的四大名著抄写计划。为了这个宏大的目标,他做了充分的准备。他花了不少钱买了上好的宣纸和毛笔,还特意定制了一张大书桌。

为了早日实现自己的目标,张喜才还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每天至少抄写6个小时,争取在十年内完成。

从此,张喜才的生活变得规律而充实。每天早上5点起床,简单洗漱后就开始抄写,一直到晚上9点才休息。

刚开始时,家人都不理解,觉得他是在浪费时间。但看到他日复一日的坚持,家人们也慢慢支持了他的决定。

抄写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由于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张喜才经常感到腰酸背痛,再加上年龄确实也大了,眼睛也看不清,写几张往往就要停下来缓一缓。

有时候写着写着,手就开始发抖,字就歪七扭八的。但他从不勉强自己,感到不适就休息一会儿,调整好状态再继续。

张喜才对自己的要求极其严格,每一个字都力求准确无误,一旦发现错别字或者不满意的地方,就会重新抄写整页。

有一次,他写完一整章才发现漏了一个字,只好把那一章全部重写。虽然心疼,但他觉得这样才对得起这些经典作品。

看到父亲这么专注和坚持,家人们都很敬佩。虽然不懂书法,但他们能感受到张喜才的快乐和满足。

就这样,张喜才用了整整8年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项浩大的工程。四大名著共计367万字,被他一笔一画地誊抄在152本手抄本上,最长的一卷展开长达25米。

回首这八年,张喜才感慨万千,这不仅是对书法的练习,更是对自己毅力的考验。每一天都是新的挑战,每一页都是新的成就。

献礼与争议

2019年,73岁的张喜才终于完成了他的抄写大业。为了展示这八年的心血,他将这些手抄本整理成一个小型展览,在当地展出。

展览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参观。人们对着这些密密麻麻的手抄本啧啧称奇,对张喜才的毅力和赞叹不已。

许多人表示,看着这些字,就像看到了老一辈人的精神。这种坚持和专注,在现在的年轻人中已经很少见了。

当地的民间文化协会对张喜才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协会会长在参观后表示,张老的作品不仅展现了精湛的书法技艺,更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张喜才说,他想把这些作品献给党和国家,既可以为祖国华诞献上一份寿礼,也可以作为他对祖国的一份心意。

然而,就是这句话引发了不少争议。甚至有书法专家对张喜才的做法提出了质疑,觉得张喜才是在作秀。

专家认为,单纯的抄写并不能提高书法水平,更谈不上对文化的传承。如果能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可能会更有意义。

张喜才表示,对他来说,这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通过抄写,他不仅练习了书法,也重新品味了这些经典作品的魅力。这个过程给他带来了快乐和满足,这就足够了。

书法人生的意义

对于张喜才来说,通过抄写这些经典,他感觉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让他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畏。

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张喜才的经历无疑是一种激励。虽然他们可能不会像张爷爷那样抄写整部名著,但他的毅力和对文化的热爱值得学习。这让他们重新思考了文化自信的含义。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张喜才的故事或许给出了一个答案:传统与现代并不矛盾,关键在于如何用心去感受和传承。

张喜才表示,他可能写不了多久了,但会一直写下去,直到写不动为止。这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让更多人记住我们的文化根脉。

当我们翻开张喜才的手抄本,仿佛能看到那个每天伏案工作的老人身影。那一笔一画之间,不仅写下了四大名著的故事,更写下了一个普通中国老人对文化的执着与热爱。

这或许就是书法,就是文化传承最朴实无华却又最动人心弦的模样。它可能不够光鲜亮丽,可能不被主流所认可,但它真实地存在着,以最朴素的方式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精髓。这种坚持,这种热爱,正是文化传承最珍贵的部分。

参考链接

七旬老人耗时8年完成四大名著手抄本-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山西古稀老人手抄四大名著 5年抄写120余万字 中国新闻网

七旬老人用小楷体手抄四大名著 - 山西新闻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