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候的苏联红军,最接近完全崩溃是哪个时候?

长江有大中 2024-04-12 07:03:11

1941 年的莫斯科红场阅兵。

当时,德军的数十个师正拼死扑向莫斯科,城里所有的部队都被调到了前线,莫斯科随时面临被狂轰滥炸的危险。

本来打算撤离的斯大林,做了一个改变苏联命运的决定:

在德军眼皮底下举行阅兵。

11 月 7 日清晨,莫斯科的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

苏联西方面军《红军真理报》的记者叶甫根尼作为报道阅兵式的记者,站在了莫斯科红场列宁墓的左侧看台,看到斯大林走到了列宁墓上的主席台。

他听到斯大林说了两句话。

第一句是:「风真厉害。」

第二句是:「布尔什维克真走运,连上帝都帮他们。」

上午 8 点整,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阅兵式,正式开始。

1941 年 11 月 7 日清晨,克洛奇科夫·季耶夫望着漫天的鹅毛大雪,忍不住打了一个寒战。

克洛奇科夫是苏联红军 316 步兵师某连的政治指导员。

他在 4 个月前刚刚被紧急征召入伍——事实上,整个 316 步兵师也是刚刚组建起来的。

在 11 月 7 日的早上,克洛奇科夫所在的步兵师被召集到了莫斯科红场一侧候命。

整个集合过程非常神秘,上级一直没有明确告诉他们究竟要去干什么,一开始只是说莫斯科的市民想看保卫城市的子弟兵列队走一下。

直到 11 月 6 日晚上才有明确命令传达下来:届时全体列队正步走过红场,接受斯大林同志的检阅。

列队走过红场?接受斯大林同志的检阅?

这不就是阅兵吗?

在寒风凛冽的 1941 年 11 月,克洛奇科夫知道,此时此刻,在红场举行一场阅兵,是多么危险的一个举动。

莫斯科红场

1941 年 11 月初的苏联,几乎已经被德国打趴了。

1941 年 6 月 22 日,希特勒发动「巴巴罗萨计划」,出动 190 个师 550 万人、4900 架飞机、3700 辆坦克、47000 门大炮,分三个方向直扑苏联。

二战期间最惨烈的「苏德战争」爆发。

由于苏联对德国的入侵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再加上刚刚被斯大林大清洗的苏联红军战斗力严重下降,所以,苏军在当时几乎堪称全世界战斗素质最高的德军面前丢盔卸甲,第一天战斗就损失 1200 架作战飞机(其中 800 架还没起飞就被炸毁)。

在北线,苏联红军两周内溃退 450 公里,整个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全部失守,24 个师被全歼,20 个师损失 60% 的人员和装备;在中线,苏联红军溃退 350 公里,30 个师被全歼,70 个师损失一半以上人员;在南线,苏联最强的西南方面军 70 个师在基辅苦战 10 天后全部被歼灭,60 多万人被俘虏,「基辅战役」被希特勒愉快地称为「史上最大围歼战」。

战争才开始 3 个月,苏联就被逼到了悬崖边——德军已经兵临首都莫斯科。

1941 年 9 月 30 日,德军乘胜发动「台风计划」——集结 180 万军队,在 1700 辆坦克和 11000 门火炮的支援下,开始发动对莫斯科的总攻。

第一阶段,德军在维亚济马地区轻松歼灭了 60 万苏联红军,大获全胜。

随即,莫斯科外围阵地全部被攻克。

按照希特勒的乐观估计,莫斯科已经失去了抵抗能力,他准备于 1941 年 11 月 7 日在莫斯科的红场进行德军的阅兵仪式。

11 月 7 日是苏联光荣的传统节日「十月革命节」,是纪念当初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的节日。

就像一定要让法国人在「一战」德国战败时签署协议那节火车车厢里签署投降协议一样,希特勒最乐意用最能刺痛对手的方式羞辱敌人。

德军的部分官兵,已经领到了 11 月 7 日阅兵式的新礼服。

此时的莫斯科,确实危在旦夕。

1941 年 10 月 10 日,莫斯科电台发布消息称:苏军在莫斯科近郊莫扎伊斯克的防线被德军突破。

这条消息让莫斯科的市民终于意识到:德国人真的打过来了。

一时间,整个莫斯科陷入了混乱:地铁停运,物价飞涨,德国的间谍和「苏奸」到处搞破坏活动和散布流言,而苏联政府和各国大使馆也已经开始撤往古比雪夫(今萨马拉)。

所有迹象都显示,莫斯科沦陷只是时间问题。

关键时刻,有一个人的姿态就显得非常重要。

10 月 19 日早晨,斯大林在莫斯科火车站的特别专列前徘徊了近 2 个小时,在与西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通话并反复确认后,他决定放弃撤离,重新坐上汽车,回到克里姆林宫。

斯大林决定不走的消息很快传开,莫斯科的守军和市民都开始恢复信心:地铁开始重新运营,一批不法商人和间谍被抓起来枪毙,物价开始稳定,而大批市民尤其是妇女自愿参与工兵队伍,不分昼夜地挖战壕、筑工事。

而斯大林想做的事情,还不止这些。

1941 年 10 月 28 日,斯大林召见了莫斯科卫戍部队司令员阿尔捷米耶夫将军和空军司令员日加列夫将军。

在会议室,斯大林问了他们这样一个问题:「过几天就是十月革命纪念日,我们要不要在红场上举行阅兵式?」

两位将军一下子愣在了当场:此时德军的数十个师正在拼死扑向莫斯科,城里所有的部队都被调到了前线,莫斯科随时面临被狂轰滥炸的危险。

但斯大林又问了一次:「我再问一次,要不要举行阅兵式?」

两位将军此时已经领悟了斯大林的决心,表示一定要办好这个阅兵式。

几天后,斯大林又召集了自己的心腹贝利亚和莫洛托夫,再一次表达了要举办一次阅兵式的想法。

贝利亚和莫洛托夫在惊愕之余,都表示支持。

既然意见都统一了,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搞?

在身陷重围的城市广场举行一场阅兵,确实面临极大的风险。

斯大林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德军会不会在这期间发动总攻?

为此,斯大林两次召见重新组建西方面军的司令员朱可夫。

朱可夫给斯大林的答复是:由于在之前的战斗中德军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需要重新补充兵员,所以近期内不会发动大攻击。

但是,如果德军的陆军不发动攻击,空军会不会出动轰炸机呢?阅兵现场人员密集,一旦发生轰炸,后果不堪设想。

一代名帅朱可夫

做出保证的还是朱可夫:莫斯科外围的防空力量会全部加强,并调过来一批歼击机,力争不让一枚炸弹落到红场。

在得到这两点保证之后,斯大林心里有了点儿底,随后做出了一系列部署:把阅兵时间从上午 10 点提前到 8 点,尽量趁天还没亮透就结束阅兵,避免空袭;医疗队随时待命,以防万一有空袭轰炸造成伤亡,但阅兵坚决不能停止;让所有的报刊和宣传机器待命,届时要将阅兵实况实时广播到全世界……

斯大林还特别强调:除了少数人知道外,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阅兵的事。

1941 年 11 月 7 日清晨,莫斯科的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

苏联西方面军《红军真理报》的记者叶甫根尼作为报道阅兵式的记者,站在了莫斯科红场列宁墓的左侧看台,看到斯大林走到了列宁墓上的主席台。

他听到斯大林说了两句话。

第一句是:「风真厉害。」

第二句是:「布尔什维克真走运,连上帝都帮他们。」

上午 8 点整,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阅兵式,正式开始。

在数十万赶来观礼的莫斯科市民的注视下,斯大林首先发表了演讲。

按理说,在阅兵式上发言的应该是检阅部队的司令官,但在这个时候,发言的只能是斯大林。

斯大林的开场是:「同志们!今天我们在严重条件下来庆祝十月革命二十四周年。

德寇背信弃义的进攻,及其强迫我们进行的战争,造成了威胁我国的危险。

我们暂时失去了一些区域,敌人已经进犯到列宁格勒和莫斯科的门前。

「敌人指望在第一次打击之后,我们国家立即屈膝投降。

可是,敌人打错算盘了!我们的陆军和海军虽然遭到暂时的失利,但还是在全部战线上英勇地击退着敌人的攻击,给敌人以严重损失。

并且我们的国家,我们全国组成了统一的战斗阵营,以便我们陆军和海军一起粉碎德国侵略者。」

斯大林演讲的结尾,更是穿越雪雾,在整个红场上空回荡:「让我们的伟大祖先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库兹马·米宁、德米特里·波扎尔斯基、亚历山大·苏沃洛夫、米哈伊尔·库图佐夫的英姿,在这次战争中鼓舞你们吧!让伟大列宁的胜利旗帜指引你们吧!

「为完全粉碎德国侵略者而战!

「消灭德国侵略者!

「我们光荣的祖国万岁!我们祖国的自由和独立万岁!

「在列宁的旗帜下,向胜利前进!」

斯大林的讲话一结束,红场上就响起了当时的苏联国歌——《国际歌》。

此时的红场上,数十万冒着严寒赶来的市民和接受检阅的部队都高声呼喊「乌拉!」和「苏联万岁!」,很多人已泪流满面。

1941 年的红场阅兵

阅兵式随后开始。

首先通过检阅台的是炮兵学院、列宁格勒军事学院的学员。

随后是第 2、第 316 步兵师这些成建制的部队,海军部队,以及捷尔任斯基师——这是一支负责莫斯科地区安全的内卫特务部队,如今也被拉出来准备奔赴前线。

很多官兵都是刚刚从前线回来,根本就没有经过阅兵排练,队伍并不整齐,脚步也不统一,但他们却目光坚定,斗志昂扬。

他们手里握的枪都装满实弹,每个人都背着行囊——离开红场后,他们不会回到营房,而是将直接奔赴前线,与入侵的德军做最后的殊死搏斗。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