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年轻化”后,央国企的形式主义有了新的「标准化」

江南雨福 2024-11-17 13:52:58

最近几年,“干部年轻化”成了潮流。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到处都在强调年轻干部的重要性。

于是,一批高学历,会审时度势的国企年轻中层,搭乘年轻化快车被提拔到央国企领导岗位上来。

初衷当然是好的,希望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气象。

但是,也不时报道出“干部年轻化”后,很多企业反而更形式主义了,官僚作风也更浓了。

总部待个两、三年,去二级公司直接空降副总级。虽然不懂一线业务流程,但自诩一样能管理好团队。

于是,出现了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怪现象”。

01 形式主义泛滥

一些年轻干部急于表现自己,想做出点“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喜欢在休息日、工作时间以外开会、组织培训。

喜欢在内部会议时,让参会人员以PPT形式汇报,并且狠抓PPT格式和排版。PPT做得那叫一个花里胡哨,各种炫酷的动画、图表,看起来特别“高大上”,在标点符号、色彩搭配、字体格式上斤斤计较。

大刀阔斧地开始搞什么管理创新、降本增效、数字化转型、区块链建设、元宇宙。除了不懂专业、不懂公司业务,什么概念花哨就干什么。

对于问题,反复讨论、研究,却不敢拍板。

大事不敢定,小事挑毛病。涉及战略或组织规划时,让下属拿方案。

02 表面功夫实足

只会抓劳动纪律,迟到早退检查卫生,随手关灯节约用电用水,打印复印要节约纸张。

将“艰苦奋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体现在公司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中;将责任心体现在每天的表演示“忙碌加班”中。

开始制定各种严苛的KPI考核制度,对上阿谀奉承对下吹胡子瞪眼已是常态。没什么经验还好指手画脚,但凡有一官半职就目中无人。

每天最晚走,实际在办公室刷手机,即使到现场,也只是“强身健体”式的溜达而已。

03 开始强调“执行力”

一位网友就吐槽说,他们单位新来的年轻领导,特别喜欢在微信群里下班后,或者半夜三更突然布置任务,并且强调五分钟内全员必须得到回应。

很多员工表示,回到家里手机不离身,做饭,洗澡,上厕所,辅导孩子功课……都随时盯着手机屏幕,生怕错过了领导的指示和工作安排。

搞得大家神经衰弱,苦不堪言。

04 搞“扁平化管理”

实际就是充当了一个传话筒的角色。

美其名曰是管理上的“提质增效”,实际上就是把任务一股脑儿派下去。也不管下面人能不能完成,有没有资源。

做事没有思考及规划,将责任强压给下属,不提供任何资源及建议,能保住自己的金饭碗就行。

完全听任于上级领导,只对权力来源负责。

常年累月留一大堆烂尾问题,当然,永远是下级在为其善后背锅。

结果呢,大家疲于奔命,效率反而更低了。

05 格局小、外行领导内行

工作紧跟领导,爱好也要跟上领导。等他们当上领导,有样学样,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循环的怪圈子。

一些年轻干部虽然学历高,能力强,但习惯了坐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很少到一线去了解实际情况,听取员工的意见建议,缺乏与基层员工的沟通交流,容易脱离群众。

还有,特别喜欢搞“头脑风暴”,三天两头就组织大家开会,讨论各种“创新方案”。为了完成所谓的“创新指标”,就搞一些不切实际的项目,浪费人力物力,最终不了了之。

不会凝心聚力,做事自私,遇到问题只会咆哮,推卸责任骂下属。

考察、出差、荣誉、评优等好事绝对当仁不让,从来不会提拔下属,只会打压。

其实,干部年轻化本身并没有错,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和管理。

以前论资排辈,现在提倡干部年轻化,这并不是说所有央国企里面年轻干部都不行。也有很多年轻干部踏实肯干,能力突出,为企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那些干部年轻化后在央国企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唯政绩论英雄、大搞形式主义、脱离群众,也需要引起足够地重视才行。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我觉得,首先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教育,让他们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积累经验。不能只注重学历和理论水平,更要注重实践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

最后,要畅通沟通渠道,让年轻干部多听取基层员工的意见建议,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年轻干部的作用,促进央国企的健康发展。

最后就是要少搞一些形式主义,多一些务实精神。让年轻干部真正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毕竟,大家加班加点,可不是为了看领导的PPT做得有多漂亮。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