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罗应怀拒绝出任大军区正职,罗应怀:给年轻人让路

英明果断橙子 2025-01-01 16:38:11

罗应怀参加红军后,饱经战火硝烟,即便身受重伤,也毫不退缩,多次参加重大战役,战功卓著。1982 年,67 岁的罗应怀按说该迎来事业高峰,中央军委打算让他担任大军区正职,这是对他在北京军区出色表现的充分肯定。可没想到,罗应怀竟拒绝了这一任命。

他既不是身体出了问题,也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觉得自己应当为党和人民做最后的奉献。特别是在“领导干部年轻化”的这种形势下,他打定主意要给年轻一代的成长腾出空间。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位功绩不凡的将领,情愿在自己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选择退让,给年轻一代铺好道路呢?接下来小史就领着大家一块儿去了解一下。

1915年,罗应怀在湖北红安诞生。14岁那年,他果断地加入了红军,成为红四军第12师34团的一名普通战士。这34团的团长,乃是赫赫有名的许世友。在他跟着部队参加黄安之战时,罗应怀担任了红军的掌旗兵,责任重大。战斗进行到最为激烈的时刻,许世友带领队伍亲自持刀拼杀,年轻的罗应怀也被激发出了十足的斗志,毫不迟疑地把旗帜插在地上,紧接着就挥起刀来,和敌人进行拼死搏斗。

最终胜利的喜讯传来,罗应怀乐开了花,脸上满是笑容。这时候,边上一个战士提醒他:“小罗,你都受伤了,咋还乐呢?”罗应怀一瞅,这才瞧见胳膊上都是血,他笑着回应:“你要不提,我都没察觉到!”许世友目睹他的这番表现,连连夸赞他“真棒”,当下就决定让罗应怀接着跟着自己,还亲自引领他,要把他培养成一名出色的战士。

1935 年,嘉陵江战役打响,那时罗应怀身为连长。在这一重要战斗里,他领着六连对敌军展开突袭,顺利夺下了敌军的一个小高地。可是敌人很快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集结了好几倍的兵力,朝着六连发起了凶猛的反攻。

在激烈的战斗里,敌人的弹片把罗应怀的左臂打得重伤,几乎都要断了一半,他的右腿也伤得很重。就在那时,他眼前发黑,人就昏过去了。在长征的时候,他左臂的伤由于没能够及时医治,伤口不停地发炎。

身边找不到医生,也没法做手术,那疼痛折磨得他快受不了了。可罗应怀没灰心,他打定主意自己来,弄来一把老虎钳,咬着牙,把嵌进手臂里的弹片使劲儿给拔了出来。没水、没药,就只有满手的血和让人受不了的剧痛,罗应怀靠着顽强的意志撑了过来。

伤愈后的罗应怀前往红军大学接着学习,然而他左臂的伤尚未彻底好利索,像端碗、写字这类动作做起来都极为艰难。他只得趴在泥墩上,费劲地吃饭;写字时,他拿石头压着纸,一点一点,缓缓地写。尽管如此,他始终不曾放弃学习,竭力去战胜伤痛造成的不便。

在漫长的行进过程中,罗应怀遭遇了数不清的危险,却神奇地避开了死亡威胁。有一回,他所在的部队在前行时遭到敌人的埋伏,陷入四面受敌的困境,情况万分危急。眼瞅着敌人就要靠近了,罗应怀跟战友们毫不迟疑地纵身从悬崖跳下。跳下悬崖的一刹那,罗应怀没受到一点儿伤,简直是奇迹般地毫发无损。在另外一次遭到敌人炮火攻击的行动里,他受了重伤,从马上摔了下来。就在他倒地的那一瞬间,敌人的子弹接连不断地射来,马夫和警卫员先后倒下了,可罗应怀却幸运地躲过了这一难。

1940年冬天,26岁的罗应怀获任新四军第4师26团团长,领着二十来个干部从延安启程,悄悄进入国民党统治的区域。为了隐藏身份,他们全都换上了国民党的军服。在横渡黄河的时候,船上忽然看到一只羊皮筏子翻了,十几个孩子掉进河里,顺着浪头快速漂走。罗应怀没有丝毫迟疑,跳进冰冷刺骨的黄河中,使劲把孩子们往岸上拉。经过一番艰辛的努力,他成功救起了11个孩子,而自己则累得精疲力竭,几乎都没法爬上河岸了。

然而,在救完人后,有个孩子猛地把他推开,眼神里满是警觉。原来,孩子们错把他们当成国民党军了。罗应怀乐了,他把那湿透的外衣一脱,露出里面的新四军军服,这场误会这才消除。孩子们也随之放下心来,心里满是敬重之意。

天已经黑了,队伍决定就在这儿扎营。在篝火边上,罗应怀和孩子们聊天,了解到这些孩子是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少年歌剧团的人,他们的父母在战争里没了,只能到处流浪。罗应怀决定领着他们接着往南走,为了不暴露身份,队伍都换上了农民的衣服,继续踏上他们那艰难的路程。

1941年,罗应怀接到任务,成为新四军第三师第九旅第二十六团的团长。该团是由八路军苏皖纵队一团、陇海南进支队以及新四军第六支队四总队的一部分整合而成的,团政委是谢锡玉,副团长兼参谋长为严光。

刚上任的时候,罗应怀仔细摸清楚了团里的班子情况以及各个营的主官情况,他对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和执行力很有信心。他明白自己责任重大,而且坚信只要带着这些英勇的战士,啥任务上级交给咱都能完成。果不其然,在他的引领下,二十六团没多久就获得了一连串让人特别兴奋的胜利。

同年9月,因新四军进行结构调整,罗应怀依照上级指示,去往半城镇向彭雪枫师长作工作汇报。在半城镇的见面很简洁明了,彭雪枫说道:“你们的成果我已然知晓,今日咱们能好好深谈一番,从部队的建设,到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再到后勤的保障,你要是有啥难题,都可以讲出来。”

罗应怀简要地做了工作汇报,说了自己对于部队管理的看法,还讲了碰到的难题。他毫不隐瞒自己的短板,直言道:“我这思路比较杂乱,没什么条理,主要是我没正经上过学,平常总结也做得不好。”

彭雪枫听了后,微微一笑,轻松说道:“你这汇报挺不错,让我挺有收获。往后呢,有这么两个提议:其一,得多看书,把文化水平提上去;其二,每次完成任务后得总结一下经验,做好相关记录。要知道,战斗的时候确实紧张,以后要是有机会能专门抽时间学习当然好,但现在呢,就只能自己想办法挤出时间来学习了。”

罗应怀点头表示明白,随后说道:“关键是,没书能看啊。”彭雪枫没多言语,倒是从一旁的箱子中拿出三本书,递给罗应怀:“你先把这本《水浒传》读了,它既能帮你提高文化素养,还能让你学到不少军事策略呢。”罗应怀接过书,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1942 年 11 月,淮北寒风凛冽,冬天的脚步急速来临。就在这寒冷之际,日军对淮北展开了扫荡行动,他们派出了以平林师团为主的精锐力量,领着一万多人的队伍,还带着重型武器,朝着新四军的阵地进发。

目标清晰:要将新四军的第四师剿灭,把抗日力量完全摧毁。此次“扫荡”快速扩展到整个淮北区域,众多中国百姓无故遭难身亡,大量房屋被烧毁,整个地区都充斥着死亡和绝望的氛围。

在这般危急关头,新四军第四师发起了坚毅的反击。师长彭雪枫临危受命,把反“扫荡”的重任交付给了 11 旅旅长韦国清,让他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牵制住敌人,给主力部队赢取时间,且打算实施最终的歼灭战。韦国清清楚知晓任务的艰难,然而他毫不迟疑地把这一职责交给了经验丰富的罗应怀以及他带领的 26 团。

12月9日,26团来到朱家岗打算进行休整。天刚蒙蒙亮,一声枪响让这儿的平静被打破。罗应怀赶忙从指挥所出来,了解到团部被敌人给围住了。身处这样的艰难处境,罗应怀毫不迟疑地做出决定:一直坚守到天黑,等着援军到来。

这一天在朱家岗的战斗打得极为激烈。敌人从各个方向涌来,26 团人手不足,然而并未畏惧后退。上午的时候,王志强带头冲锋,大声呼喊“哪个不怕死的,跟我上!”在和敌人拼杀时壮烈倒下,让同伴们深受鼓舞。孙连长带着班组接连打退了敌人的三次攻击,可惜也有好几名战士牺牲了。为了能够突破,敌人安排了狙击手在 80 米外朝我军射击,致使五六名战士丧生,孙连长恼怒地指示队员把火力集中起来,最终将敌人的狙击点给捣毁了。

然而,罗应怀右腿不幸中弹,伤得很重。尽管疼得厉害,他还是继续指挥部队,和敌人激烈交战。到了晚上,增援来了,韦国清带着骑兵赶到,敌人一看情况不好,赶紧逃跑。罗应怀马上带着26团去追,这场战斗最终胜利了。

在济南战役开始之前,罗应怀凭借着出众的统筹本领,主动与地方政府以及各方力量进行协调,用心安排战前物资的筹备工作。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中,山东省集结了五十万民工,筹备了一亿四千万斤粮食,还发动了一万八千辆小车以及一万四千副担架。这些行动给前方的作战给予了坚实有力的后勤支撑。

新中国成立以后,罗应怀在军队与地方持续担当重要职位,出任过华东军区后勤部副政委、福州军区后方勤务部政委,还兼任过福州军区副政委以及福建省军区政委,之后又担任了成都军区副政委、北京军区副政委等关键职务。不管是在战场前线进行指挥,还是开展后勤保障以及政治工作,罗应怀一直都坚定地秉持原则,并且以自身作表率。

1955 年,罗应怀被授予少将军衔,获得了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以及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等诸多荣誉。不仅如此,罗应怀还当选为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同时担任中央军委纪检委委员,投身于国家政治和军事建设之中,持续为国家的长久安稳奉献自身的力量。

80年代初期,家乡红安县出于经济发展的需求,打算在北京设立办事处,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碰到了一些阻碍。了解到这个状况后,岁数较大的罗应怀将军积极表示愿意帮忙,想要给家乡出把力。他毫不迟疑,即刻联络有关人员,成功化解了办事处选址的困境,并且亲自找朋友帮忙购置办公用品,对办事处进行布置。即便如此,他仍然在为家乡的建设悄然奉献,纵然年岁已高,心中仍然牵挂着家乡的土地。

1982 年,快七十岁的罗应怀将军依旧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这时候,部队高层打算让他担任大军区正职,这消息一传开,好多朋友和领导都来给他道喜。大家都很认可他的工作能力,也称赞他的忠诚,罗应怀将军心里挺高兴的。不过,经过仔细考虑,他下了个特别的决定:不接受这次升职。

他特意去找领导,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当下,年轻人既有本事,又有志向,我认为应该给他们更多的机会来表现自己。”他的这种胸怀和自我奉献的精神,让领导深感钦佩。之后,他还创作了一篇《以宽阔胸怀看待干部年轻化》的文章,讲述了自己对干部年轻化的见解。该文章发布后,引发了大量讨论,同时也获得了军区领导的高度赞扬。

1994 年,罗应怀将军迈入了老年时期。虽说身体日益衰弱,然而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对人民的关爱丝毫未减。1994 年他和家人拍摄的全家福,见证了他晚年的幸福时光。尽管年岁已高,罗应怀还是常常想起那些艰难的岁月以及自己为国家、人民奉献的青春和热血。

2010 年,罗应怀将军于北京离世,终年 95 岁。他的一辈子是投身革命的,是倾情奉献的,是坚韧拼搏的。一直到生命的尽头,他都始终怀揣着对党和人民的深沉情感,从未放弃对理想的追逐。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