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末,鬼门关”,这些习俗禁忌你了解多少?一起看看吧,平安过鬼月

读书文史 2023-09-01 23:44:37

文 | 读书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农历七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因为这个月份是鬼门打开的日子,所以农历七月被称为鬼月。

鬼门指阴司地狱之门,是中国古代一种迷信的说法,古人认为人死后到阴间要经过一道门,叫作鬼门。而农历七月则是鬼门打开的日子,时间从农历的七月初一到农历七月三十。这时候,老鬼就可以趁机回家接受人间祭享,而新鬼也能够有机会魂归地府。

鬼月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阴阳观念。古代人们认为,阴阳二气在一年四季中不断变化,阴历七月是阳气的衰弱期,阴气逐渐旺盛,因此被称为“鬼月”。而中元节这天是鬼月中阴气最重的时候,为此中元节被视为农历七月鬼月中的最重要的一天,这一天称为鬼节。

七月鬼节,尤其是中元节这天,人们会在家门口或路边摆放供品,设立火盆,烧纸钱祭祀,以供施先人以及各路的游魂。传说在这一天子夜时分,在野外可以看到百鬼夜行的场景。由于农历七月是鬼月,鬼门关到七月三十才关闭,所以整个七月都被视为是鬼魂活动的日子,也是祭祀的日子。

过了“七月十五”后,最浓厚的氛围已过,孤魂野鬼们吃饱喝足,也要开始准备回府了,到了七月三十的时候,阎王爷要关上“鬼门”,意味着一年一度的孤魂野鬼自由活动,接受供奉的日子就要结束,这就是所谓的“关地门”。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人们认为在鬼月,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需要格外注意一些事情,避开一些事物,以祈求平安、健康。

那么,都有哪些禁忌和讲究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三不碰

①不碰烧过的纸钱,不乱踩冥纸

烧纸钱是一种传统的中国习俗,在古代,人们相信死者的灵魂仍然存在于世上,因此会为死者举行葬礼,并烧纸钱以慰问死者的灵魂。

烧纸钱的传统不仅在中国,在亚洲其他地区也有类似的习俗。尽管这是一种古老的习俗,但到今日对于很多人来说,烧纸钱仍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传统,它代表着生者对逝者的敬仰和缅怀。为此,烧过的纸钱是不可以随意踩踏触碰的,老祖宗认为这是不吉利的。

从科学的角度看,因为作为一种对祖先和死者敬重的祭祀用品,随意踩踏纸钱代表着一种不尊重和亵渎。再者,烧过的纸灰都很轻,脚踩过去,扬起的尘灰会沾染到鞋子、衣服上,甚至吸入鼻腔里,对身体不利。

②不碰祭品,不偷吃祭品

祭品是祭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人类对神明、祖先的尊重和感谢。在祭祀中,祭品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祭品的种类非常丰富,可以是动物、植物、食品、饮品等,比如鸡、鸭、猪、牛、水果、蔬菜、谷物等,通常是在祭祀仪式中摆放在祭坛上的。

通常来说,一般的祭品会被烹制并分发给参加祭祀的人们食用。第一是通过食用祭品,表示对祖先和神明的敬意和感激之情;第二有分沾神恩的意思,人们认为,通过食用祭品,可以分享到神明的恩赐和庇佑。第三,食用祭品也是为了避免浪费。

不过,并非所有的祭祀祭品都是分食的,比如人们认为祭祀鬼魂的祭品就是不宜分食,因为和鬼争食,容易冒犯鬼魂,带来麻烦和厄运。当然,这只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从科学的角度去解释的话,因为七月天气还比较炎热,虫害比较多,祭品用来祭祀的,摆放在外面久了,容易变质变味,也容易招虫子,吃了容易拉肚子,甚至闹疾病。所以,出于卫生的考虑,鬼月祭祀的祭品,不宜食用。

③不碰水,不游泳

按照民间习俗的说法,鬼月时鬼魂到处游荡,无主的冤死鬼在水里找替死鬼投胎,下河游泳容易被鬼盯上。此外,还有说法是鬼魂也通过借水路回阴间,每到鬼节人们都会在水里放河灯,目的就是给鬼魂照亮回去的路。如果此时人在水里游泳,容易被鬼魂带走。

当然,从无神论的角度看,这其实也是一种迷信说法。我们从理性的角度看,那是因为七月半后基本上已经是秋天的天气,天气有所转凉,不过还可能有“秋老虎”的把持,一天的气温时热时冷,昼夜温差大,水的温度也变化大,这个时节下河游泳,容易抽筋,发生溺水等情况,尤其在河流、水库等危险区域游泳时,很容易发生危险。所以,不宜碰水,不宜下河游泳。

二、四不做

除此之外,鬼月还有不少的禁忌说法。比如:

第一,不远行,不夜游,尤其是不要去偏僻、阴森恐怖的地方,比如荒山野岭、坟场,废弃的楼房、工厂等地方。这些地方容易遇到危险,发生意外。

第二,床头不挂风铃,民间传说认为这样容易招来鬼魂。当然,这也属于迷信说法,从科学的角度解释,因为床头挂风铃容易发出响声,影响人的作息,尤其是对于环境比较敏感的人来说,很容易因此而出现睡眠障碍等不良情况。

第三,不在夜间照镜子,民间认为这样容易看到不吉利的东西。当然,这也是迷信说法。从科学的角度看,这主要是因为夜间光照不足,照镜子容易看到模糊的东西,从而产生错觉,胆子小的人很容易自己吓到自己。

第四,不要将晾晒在外面的衣服留着过夜,民间认为夜晚阴气重,衣服不收容易被鬼魂拿去穿。当然,这也是迷信说法。从科学的角度看,这主要是因为农历七月已经到了入秋之时,夜晚雾气重,晾晒在外面的衣服受潮穿起来容易感冒生病。

三、读书君说

总的来说,世上没有鬼,但有鬼文化。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人死后变为鬼魂,这种观念从先秦时期就已经流传,上至达官贵族,下至普通小老百姓,从繁华的都城,到落魄的穷乡僻壤皆是如此思想。为此,我们可以在很多古代作品中,看到许多与鬼相关的内容。

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鬼是一种超自然的现象,它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很早以前已经存在。如今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些鬼故事或鬼习俗,应该以更科学的角度去看待,摒弃迷信和恐惧,更理性地看待这些文化现象。

鬼月期间,老祖宗说的“三不碰四不做”,抛开迷信因素不说,这其实是在祈求平安,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同时鬼月祭祀等各种禁忌讲究,也是人们表达对祖先尊敬之情的重要方式之一。

参考资料:

刘斌著。中华传统文化知识26讲[M].2021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分享,一起探讨~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创作不易,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1 阅读: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