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买了一块切糕,现在还在还贷款……”
曾几何时,在街头上总会有这种“切糕”的小摊,作为新疆传统美食,很多人本着尝尝看的心理去购买。
然而,不尝试不知道,这一试差点要了自己老命。
小小的一块,有的可能要上千的价格,简直是堪比“黄金”啊。
久而久之,大家在路边只要碰到这种切糕小摊,都恨不得离得八丈远。
那么这种新疆传统美食“切糕”,为何会陷入到如此尴尬的境地?难道背后真藏有什么“猫腻”吗?
一、神秘的切糕
其实切糕的历史,可以说是非常悠久,早在丝绸之路时期就开始发展了。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质,同样也是食物补给的驿站之一。
因为商人们在交易之下,是需要经过长途旅行的,所以携带的食物也必须是要能长久保存的,而且还得方便携带,最重要的是营养物质还得丰富。
所以切糕成为了很好的选择,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切糕这不是像豌豆糕一样软糯可口?这好携带吗?
但其实不然,因为切糕的表面有着很坚硬的一层糖浆,并且里面还有很多的坚果,口感不是那种软糯的,所以它很适合长期携带。
不仅如此,切糕的营养价值还特别丰富,能够满足那些往返商道人们的身体需要。
切糕其实是新疆维吾尔族民众们使用传统特殊工艺,然后将葡萄干、核桃仁、芝麻、玫瑰花、巴旦木等等各种原料,进行加工熬制而成。
里面的水果干,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坚果又是油脂的重要摄取途径,所以各种原材料都是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
而这样看起来,并无异处的切糕,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二、切糕究竟有何“猫腻”
其实我们切糕的名声,一切都得从当初2012年的那件事说起。
事情发生在湖南岳阳市,只因一个顾客在购买切糕时,与商贩之间因沟通障碍而导致误会升级至肢体冲突,后又动起了手。
而在之后的处理中,更是让所有人感到瞠目结舌。
在报道中,因为商贩的5520斤切糕以及多台摩托车都有损坏,最后顾客需要赔商家的损失为16万元
而这样的报道,则是让切糕一下坐稳了“天价”的名号,在舆论声下,警方也将关于事情具体的费用公布出来,清晰明了的数字的的确确是15.2万元。
这样夸张的数字,更是让天价切糕的名声打了出来……
之后在全国各地,又频繁的出现了所谓的“切糕陷阱”事件,慢慢地导致切糕的声誉急剧下滑。
一传十,十传百的速度,让很多人都对“新疆切糕”敬而远之起来。
那么这小小的切糕,到底成本真的有商贩们所说的这么夸张吗?
其实切糕原材料的干果,都是在新疆这块得天独厚的气候下生长的,所以品质好,价格自然不菲。
不仅切糕的原材料昂贵,再加上人力成本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啊,切糕的制作非常的繁琐。
从开始对于原材料的挑选,再加上精致的清洗与炒制,再加上长时间的手工捶打,最后再压制成型……
所以说切糕的成本就是很贵,但是还有一点,这些商贩们在销售上藏了不少猫腻。
我们平常的糕点都是使用“斤”或者“千克”来作为单位计价,可是新疆切糕却是以“克”或者“两”为单位。
所以我们很多人在购买切糕的时候,就没有反应过来这个单位,然后面对称好的价格措手不及,就觉得这怎么和自己预想的价格不一样呢?
但其实这就是商贩们故意的“心机”,如果直接按照大家所用的计量单位,大家看到价格贵就不会买了。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因为切糕的售卖方式也不同,常常是一大块,然后由商家自行切割,所以理论上是灵活便捷的。
因此这些商贩们就故意利用这一点,在顾客没有明确切糕大小,就擅自切下较大的分量,有时候顾客要的只是一小块,可商家却偏偏切割一块超级离谱的“梯形切糕”!
从而久而久之,就给顾客们造成了“强买强卖”的印象。
所以,新疆切糕走到现在这一地步,一是因为本身的成本价格就昂贵,还有就是因为这些商贩们在销售中的不透明和误导性操作。
结语:
在如今信息化发达的今天,网络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阵地。
如果消费者经历了任何不良的购物体验,或者是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那么大家一定会借助网络平台发声。
所以做生意的,一定要讲究诚信,真诚才是必杀技,才能走的长远!
那么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参考信息源:
[1]官方媒体 长沙政法2023年8月10日发布《一刀下去倾家荡产的切糕,如今已“明码标价”!为何还是没人买?》
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改。
切糕重是糖浆压秤,你把你说的坚果单独拿出来不贵
就是一帮骗子欠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