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ZO雀降噪真无线耳机体验-TDSREVIEW

我是音频数码怪 2024-08-01 16:41:04

TEZO Sparrow ANC TWS - TDS REVIEW

TEZO Sparrow ノイズキャンセリング完全ワイヤレスイヤホン - TDS レビュー

TDS REVIEW 与 TDS 无心快语全部基于 TDS Studio 评分标准以及内容说明 V202402 进行。

本文所涉及型号在当时市场背景下的 KT MARK:

TEZO Sparrow: III (Average)

降噪综合能力金字塔 | TDS ANC Pyramid:

TEZO Sparrow: In-Ear Fine Level

这是 TEZO 品牌在 TDS Hearroom 正式出现的第一个产品。

我个人对于 TEZO 品牌的早期印象大概是在常听的播客里突然听到开头插入的口播广告以及声波飞行员群里的讨论,当时的“鸢”被称为给“播客人”设计的耳机,我是十分好奇的。然而在 TEZO 官方店里看了一圈之后,我当时并没有形成一个品牌概念,除了鸢以外的产品和它之间没有明显的设计语言关联,甚至有一些方案我十分眼熟。再加上鸢价格并不算很低的情况下没有任何高码率编解码器的支持,也就提不起什么兴趣了。

在听过飞行员的 TEZO 专访节目之后,我大概知道了这个品牌的团队的想法是怎样的。作为任宁参与后 TEZO 的第二款主力产品,经由飞行员主播群巡回,雀飞到了 TDS Hearroom 里来和大家见面。雀的身上有哪些闪光点,又有哪些是与主流产品体验有差距的地方,读完或许你能够有个清晰的认知。

包装与配件 | Package & Accessories

雀的包装确实能够让人耳目一新,采用的是一套环保材料(某种硬纸壳)结合磁吸开合、翻页结构的包装。内部配件和说明书等的排布颇为有序,看上去确实比很多数码厂商要做得更加用心一些。可惜的是,作为一款设计导向非常显著的产品,它的说明书切边是不齐的…… 可能是个体差异的原因吧。

内部配件包含五对浅入耳耳套、Nest 无线磁吸充电板、一根 USB-C to USB-A 短充电线以及一对默认耳羽。

雀的这种耳套比绝大多数 TWS 规格的耳套还要再矮一些,这也适应了它浅入耳的结构。耳套材质相当软,且有一层和耳套一体成形的阻尼滤网。

Nest 充电板的名字起得很好,雀是鸟类嘛,充电盒放在 Nest 上就像鸟儿归巢,这个概念很契合——不过温暖如家的鸟巢也照应了这东西的散热问题,这个我们后面细聊。

设计、佩戴表现与声学结构 | Design, Fit & Acoustic Structure

雀只有白色这一种配色。充电盒的体积比 AirPods Pro 的稍大一些,且相对比较圆润。表面的磨砂材质一致性没有什么问题,表面没有什么开孔,摸上去手感不错。开盒依靠滑盖推拉,推拉手感的顺滑程度中规中矩。耳机本体在内部磁吸力度较大,取出难度不高,放置逻辑合理。不过,由于盒内的限位结构,在放进去时并不是每次都能够很准确地吸好,需要手动调整一下。

耳机本体是典型的 pods 式带柄形态,腔体的饱满程度与 AirPods Pro 类似,但是由于入耳深度更浅,佩戴无感程度其实也是更高的。腔体靠后有一圈橡胶圈,大概是可替换的,但是没有在包装中找到替换件。这个橡胶圈对于佩戴稳定性还是颇有帮助的,能够更好地与耳甲腔外圈接触。总之在这个形态的 TWS 里,雀的佩戴稳定性与舒适程度都是令人满意、适配性比较广的。

耳机盒前面有一条 LED 灯带,使用不同的亮起长度来指代电量状态,这点在直观和美观之间做到了不错的平衡。

由于充电盒表面没有任何电源开孔,所以雀也成为了少有的充电盒与耳机都能够支持 IPX4 级别防泼溅性能的产品。

耳羽 | EarPatch

耳羽应该是雀与大多数产品不同的地方,它的形态是一个圆形的纽扣类似物,通过一块磁铁与耳机本体进行连接,并且有两个额外的凸起用于准确连接。无论是默认的耳羽还是一体化程度更高的盖板,都有着稳定的连接,这点好评。

按照 TEZO 的说法,耳羽能够实现的不只是外观和操作音的自定义,还可以实现 app 界面的对应和播客相关的增值功能,这些则依靠耳羽内部的 NFC 芯片进行数据交换——不是所有的耳羽都有这个功能。对于截稿时(2024年6月)在售的耳羽来说,Basic 系列的四种耳羽都没有额外音效和 NFC 增值功能。机核联动版本则包含了一个月的 GPASS 会员兑换码。但……兑换码通过 NFC 传输这种做法我总觉得多此一举,它不一定非得通过这么个周边的形式来实现啊。你一样得兑换完成后通过复制输入到机核 app 里……那这东西的独特之处在哪?我只能将其理解为纯粹的文创了。

我会期待耳羽能实现更多的功能。再补一个想法,既然 TEZO 的这些产品都是以鸟类为名,主创也是有观鸟爱好的,有没有可能加上一些高质量的不同鸟类叫声采样作为补充呢?甚至耳羽也可以与不同的鸟类叫声样本结合起来。按照我自己的理解,这是不是一种可行的、更加强调品牌特色的增值功能?无论是苹果的背景音功能,还是前不久我们介绍过的铁三角声景——这不是个难以实现的功能,只要声音样本足够高质量就好。

操作与软件端功能 | Control & APP

就我只体验到的默认耳羽来说,在耳羽安装上之后并没有影响到佩戴舒适度。只是特别反直觉的是……这么大一个圆形的按键形状的东西,并没有集成操作识别功能。

雀的操作控制是基于耳羽靠下区域的触控识别进行的,这就直接导致了每次操作时重心都会出现偏移。杠杆效应会将腔体向外翘起一个小角度。雀支持对于单击、双击、三击以及长按等操作的识别。在操作过后,它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反馈延迟,甚至主观感知上不同操作的反馈提示跟手程度还不尽相同——在更新到固件版本 0.3.6 之后有了明显的改善。

反馈提示音做得很好,足够清晰且有辨识度。不得不说重轻老师是下了功夫的,只是声音还不够大。

腔体表面有佩戴识别传感器,不过佩戴好之后,音乐恢复播放以及降噪模式调用的速度都稍有延后,需要一定的习惯时间。

TEZO Club app 的 UI 设计看上去还是挺和谐的。从设备识别以及操作逻辑上大部分细节都做得相当不错,唯一可以挑刺的地方就是进入耳机设置下拉菜单之后返回不会进入到主界面而是直接程序退出。收听时长的计算也颇有点小宇宙的那个意思。另一个方面,简洁的界面对于自定义选项的支持稍有些不足,无法自定义操作、没有声音预设。

均衡器的调节自由度还不错,可以实现对于十个频率点的 ±4dB 调节。这个地方要吐槽的则是对于“低音、中音、高音”的定义,显然均衡器 UI 里的低至 31Hz 高到 16kHz 的频率应当是对应“低频、中频、高频”而不是“低音……”。我能理解产品团队试图帮助小白用户理解均衡器不同频率点的意义,但这种混淆“低音”与“低频”的做法,总让我感觉这么多年在 RKTALLK 里强调低音和低频、高音和高频的区别,真是白做了——倒也验证了反正也没人听的尴尬是吧。

降噪/通透/通话 | ANC, Transparecy & Call

标称 45dB 的降噪深度,那么雀的实际降噪表现如何呢?首先,TEZO Club app 里内置的降噪模式可以说是非常多。切换降噪模式或降噪等级时,耳机端的反应总要“抽搐”一下,这点让人颇不习惯。标准的自定义降噪状态下,有七个档位,我不太理解的是为什么自定义降噪这栏设计为 -3~3 档,而不是 1~7 档。毕竟即使开启这个 -3 档位,也明显对于噪音有抑制作用,这个逻辑有点不明了。

开启到最高的“3级降噪”之后,能够感知到低频段的机械噪音有着显著的抑制,深度接近于 Skyline Level 的准入级别,在这个价位来说属于深度表现较好的。频宽覆盖方面,对于一部分人声低音频段有明显作用,人声明显听起来会更远更薄。对于中频的固定频段噪音有一定作用,但是变化的报站声等抑制表现中规中矩。在这个最深的档位下,会有轻微的高频增噪,且对于空调工作噪音的中上盘有轻微补偿,需要一定的习惯。在这个状态下,耳压感能够接受。

智能降噪档位中,有舒适、户外、轨交以及飞机四种场景可以选择,四种状态中耳压感控制最好的是舒适和轨交,且轨交模式对于地铁和高铁的机械噪音抑制作用是显著的。

抗风噪没有单独的模式设计,但在大部分模式或档位下,风噪对于听音的影响不会特别大,这项表现中规中矩。

通透模式的表现,开启之后总体的自然度良好,对于语音频段的可用性也相当比较高,在这方面的表现属于国内品牌 TWS 耳机里比较出色的。

通话方面,通话拾音的清晰度表现较为一般,对于通话环境声音降噪的痕迹不算明显。

综上,雀的降噪表现总体上是符合高端 TWS 应有基本水平的,通透模式的自然度和可用性、降噪多模式的适应和智能化这些方面还小有惊喜。降噪深度和频宽覆盖的实际感知不拖后腿,可以进入 TDS 降噪综合能力金字塔的 In-Ear Fine Level 并且位于此等级的靠前位置。

信号 | Connection

非常可惜的是,本文完稿时由于手上 LHDC 设备的缺失,本次无法进行 LHDC 下的信号稳定性主观测试。在 AAC 下连接稳定性没什么问题,雀能够与 Xperia 5 III、HTC 5G Hub 以及 iPhone 14 三类设备都能够实现稳定不断连的连接以及几乎没有的卡顿丢包。

延迟方面,官方宣称低延迟 55ms。在默认的状态下以 AAC 编解码器连接 Xperia 5 III,进行流媒体视频和本地视频观看,它的延迟大概控制在正常语速多半个字的程度。不清楚是不是 LHDC 下有特殊优化。

双设备连接的支持也是具备的,开关位于机身而非 app 的设计也能够在不同系统、不同形态设备间进行切换。

续航 | Battery

历史上第一次,我们在介绍蓝牙耳机时把续航部分单独分节来谈。因为有一些设计点必须要经过探讨。

官方宣称雀可以实现单次续航 8.5h、结合充电盒一共 38h 的长续航。相较于上一代鸢来说,提升明显。在中高价位表现还不错,只是不知道这个测试结果是基于 AAC 下还是 LHDC 下得出的,以及是否开启主动降噪。如果 LHDC + ANC ON 下还有 8h 续航,那确实非常优秀了……由于出差期间体验时间有限加上特殊的充电方式,本次没有标准流程充电测试结果给出。就我这段时间的 AAC + ANC ON 状态下的使用来说,有个六七个小时还是没问题的。有机会的话我们再进行完善的充电标准测试。

充电方面,它支持充电5分钟续航50分钟的“快速补电”——同价位普遍水平是5分钟换取数小时——完整充电时间4小时。上面已经提到雀的充电方式十分激进地选择了完全的无线充电。这使得你出门必须携带一个无线充电模块——当然,理论上你是刻意使用其它无线充电模块来给它充电的,但是有这么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对于 MagSafe 系统和 Qi2 标准的磁吸来说,雀都是没法进行良好固定的,它的磁吸仅仅能够与包装内自带的特殊充电板连接。如果使用第三方 Qi 标准的无线充电板或者一些手机的反向无线充电功能,先不提支持 LHDC 又同时支持反向无线充电的手机少之又少…… 外出有多少人会带多个无线充电板来进行慢速充电呢?

看上去是不是对于雀来说还是选择默认的充电板是最好的充电方案呢?然而这个充电板在给雀充电时也有很大问题,连接相当不稳定,磁吸力度是偏弱的。尽管耳机普遍都是低功率充电,这个 5V 900mA 的充电状态也仍然是偏慢的。无法稳固连接造成的充电效率在本就低功率的情况下更低,大量电能被转换成热。充电过程中无论是板子还是耳机充电盒的温度都高得可怕,完全达到了烫手的程度。由于没有任何有效的散热设计,在充电断开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充电盒都很难以室温放进包里——冷却时间相当长。

这也就意味着,但凡短途出门,你基本是不得不多带这么一个无法给其他设备供电、发热极其严重的小东西。虽然体积并不大,但是它也需要占用一条 USB-C 线材,而占用期间只能给这个唯一的设备供电……为什么不直接在机身上加上 USB-C 接口呢?没有优化好的听起来很有创意的设计,反而只会显得非常刻意、不好用。耳机充电盒的防泼溅性能是刚需吗?以及 USB-C 接口一定影响做防水设计吗?大概某大法会说出一声“異議あり”。

按照 TEZO 给出的反馈,发热大抵是早期批次的问题。具体在方案调整后有没有改善,目前还不清楚。

扬声器和编解码器 | Driver & Codec

雀搭载了直径和具体规格未知的动圈单元。支持的编解码器为 SBC / AAC / LHDC,在 LHDC 下可支持到 96kHz / 24bit 采样以及 900kbps(官方宣称为 1Mbps)的码率。

具体的声音表现,由于手上没有 LHDC 支持设备,将会基于 AAC、均衡器全关、降噪关的状态下进行。

声音主观描述 | Sound Description

低频量感适中,厚度和饱满度有一定的增加,弹性不错,下潜尚可。收放速度适中,保留有轻微的残响。氛围烘托有一定的晕染感,不会过于浓郁。你可以理解雀的中低频表现是一个更加饱满、更加扎实版本的 AirPods Pro,听上去不会有缺失质感的问题,也不至于过量。基音位于中下盘的乐器有轻微的前倾。

中频,人声的位置是一个比较合适的、较近但不完全贴脸的状态,口型大小跟标准状态之间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差别,精细程度尚可。雀对于人声的质感表现和线条刻画基本上有一个不错的平衡,对于男女声之间的倾向性也不明显,对于声线的包容能力还不错。颗粒感有一定的保留,不会遇到粗厚声线时缺质感。音色渲染的比例不算多,仅在中上盘有轻度感知。喉音的位置比标准稍微高一点点,气声的比例不算多,齿音有所打磨,不过人声的总体通透度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乐器方面,质感的重视程度稍高。弦乐器中,小提琴、中提琴、吉他等有着比较扎实的质感,拉拨弦的细节量不算很多。大提琴的形体感不会发干、偏瘦。铜管类的气势感适中,需要亮感的小号等有着适中的亮度。木管类的空气感不会很多,听上去也是走扎实、多一些厚度的路子。乐器的泛音较为自然,不算很充沛。打击乐器中,Kick 的结实程度良好,Snare 的收放扎实,留有轻微的拖沓感。镲片类的刺激感偏低。

高频的亮度适中,大体上较为平滑,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尖峰来影响耐听度。极高频的而延伸中规中矩,受限于 AAC 的限制,极高频的细节是不多的,滚降稍快,较为自然。

声场规模不算大,横纵距离倒是不会有明显的差别,声音的“高度感”不突出。人声与乐器之间的分离度在这个价位的 TWS 里显得还不错,整体感没有明显缺失。解析能力同价位来看比较一般,好在“解析感”不会有不自然的溢出。动态与瞬态表现中规中矩。

总结评价与玩法建议 | Summary & Recommendation

雀的声音调校是较为舒服的,有令人满意的平衡性和人声质感。对于播客爱好者来说这是个适合的调校方向,对于大部分的流行和泛电子类也有着自然的听感,没有特别突出的特色。不清楚 LHDC 下是否会有提升,但是仅在 AAC 下的表现来说,它并不明显比 AirPods Pro 一代、AH-C830NCW、Fit Pro 等 AAC 声音优秀的产品要差,甚至在人声的表现上还比 Fit Pro 等适应性更好。

作为一个真的在做播客、在听播客的人,也作为一个真的用过很多 TWS 耳机和真的在体系化做音频产品评价的人,同时也参与了一些产品的人,我很难给雀非常高的评价。它的一些设计亮点是独特的,但实际上并不能完全经得住推敲。

我喜欢它的包装设计,耳羽的加入也给小型耳机的个性化提供了新的可能,这件事情很好。然而实际使用下来却发现它十分反直觉。操作上的一些没有调校好的地方以及充电形式上的刻意,也让人觉得这不应当是定价近千元价位(含一套耳羽的标准套餐918元)产品的应有水平——尽管有各种优惠可以压到700左右。

雀的“人文气息”非常重,在说明书的收纳区域,你能找到一张印着“‘雀’背后的人们”的纸片儿,上面印满了这个产品研发推广流程的参与者。抛去渠道运营和推广,参与产品设计、研发、制造和品控优化的团队就有五十人上下,这对于任何一个非一线音频厂商(这里“一线”指索尼、铁三角、拜雅、森海塞尔、漫步者等这个量级)来说,都是绝对庞大的团队。更不必说特别鸣谢部分出现的更多的播客圈熟悉的名字。

每个参与者都在产品中被提及,颇有种当年 Apple I 电路板上专门有个区域用于签名的感觉。可惜的是,在 TWS 耳机这个方案主导和技术调校加成结合的领域,我认识很多团队,他们可能加上渠道联络、会计和售后都只有几个人到十几个人,却能够做出体验也能媲美大厂的产品。

雀身上为了设计而设计的地方太多了,产品团队特别想要把雀做成一个有趣的产品、一个可以加强某种属性认同的产品,但首先,它的实现方式必须是能够保证基础体验和不刻意的。想要成为一款出色个性化耳机甚至一款“让人一看就是播客人在用的”耳机,那么它至少要先成为一款声音、降噪、操作、佩戴、信号、续航六个维度都足够出色的耳机,再来谈“锦上添花”的那些事情。

好在,它的降噪表现尤其是通透模式值得表扬,AAC 下的声音甚至相当不错,远远不止能够满足“播客听众”群体的基本需求。它不差,相较过去进步也很明显,只是距离一款能够定价中高价位的好 TWS 耳机,TEZO 团队还有很多路需要走。这不是单纯“我有一个听上去不错的想法”加上请了一堆朋友来参与,就能够完善产品的时代了,那个做法更加适合于文创产品。当然,如果你单纯就是把它当作播客节目的周边,那没有问题。

我期待 TEZO 能做出一个没有那么多“追求”、适当降一些价格的版本,它在降噪、佩戴体验和声音表现上确实能够满足中端 TWS 的应有水准。非常可惜,由于定价稍高以及充电方面的问题——或许之后有改进,但是我显然不能为没有体验到的东西打包票—— TEZO 雀目前只能拿到一个“平均分”。

KingTsui, TDS Studio.

July 2024

It's a TDS production.

所有内容全部自主创作,请勿抄袭内容、套抄行文结构等,保留一切权利。

TDS REVIEW is now available on Zhihu, Toutiao, Weibo, WeChat, SMZDM and Bilibili.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