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榆树林、边关地道,宋辽对峙下的战争遗存

东南大哥 2024-11-24 22:00:26

河北北部的燕赵大地,从文物古迹到文化遗存,莫不受到宋辽历史所影响。这里既有全国八大辽构之首阁院寺,又有杨六郎镇守三关时筑就的边关地道,更有当年宋辽榷场留下的互市之风。就连当今鼎鼎大名的白洋淀,也是当年宋辽战争的产物。

以宏大的历史背景为依托,秉持历史观看古迹,将会识古论今,融会贯通。

01

宋辽战争形成三座“长城”

上回说到的阁院寺,位于涞源县城内,是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见此前文章《千年阁院寺,燕云十六州,宋辽对峙下的文化遗存》)。公元938年,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后,涞源划入辽地,才有了966年重建阁院寺的文殊殿,成为如今八大辽构之首。

由于燕云地区战略地位太过重要,中原王朝政权从来没有放弃收复的想法。959年,后周柴荣水陆并进,收复瀛、莫、宁(天津静海县南)三州,以及瓦桥(雄县)、益津(霸州)、淤口(信安)三关。后因重病放弃攻打幽州(今北京)。

宋朝开国之后,宋太祖赵匡胤不忘收复燕云,在河北南部兴建“北京”大名府和辽国对峙。979年,宋太宗赵光义试图一举收复燕云地区,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与辽军展开激战。就此,拉开了长达25年的宋辽战争序幕。

一直到1004年,北宋真宗抵澶州北城,与辽国定下了停战和议,史称“澶渊之盟”。宋辽战争结束,开始了两地边境120多年相对稳定的状态。

宋辽战争,就是在以拒马河(或白沟河)为“界河”的宋辽边境拉锯展开。为了抵御契丹铁骑,北宋先后打造出水上长城——塘泺防线,榆塞长城——榆柳丛林和地下长城——边关地道。如今千年过去,塘泺防线已成为碧波千顷的白洋淀,榆塞长城化入泥土,成为大平原的一部分。而边关地道,则成为唯一留存的历史见证,向世人讲述着当年的传奇。

02

白洋淀的前身是水长城

白洋淀自古为天然形成,是海河、滦河等水系沿太行山和燕山冲出的山前洼地。这些洼地和湖泊成不连续的带状分布,从雄州(今雄县)向东,一直蔓延到沿海附近。

据考古资料显示,当时的白洋淀淀泊分布较为分散,并不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淀淀相连的广阔水域。

989年,雄州太守何承矩上疏建议将河北中部一些河道加以疏浚连接,筑堤挖塘储水。宋太宗采纳了何承矩的建议,任命他为制置河北沿边屯田使,调发诸州镇兵18000人,于雄州、霸州、莫州、平戎军、顺安军等地兴修堤堰六百里,设置斗门,引淀水灌溉。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最终构建成一条西起今保定市以西,东到海滨黑龙港的蜿蜒900里的淀泊带,当时称为“塘泺”(泺同泊),后世称之为“水长城”。此“深不可行舟,浅不可徒涉”的塘泊防线,就是今天白洋淀的雏形,可以有效抵御辽军。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成为了著名的抗日根据地,雁翎队和小兵张嘎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03

榆塞长城遏制辽骑

雄州太守何承矩不光提议打造水长城,还建议广种榆树柳树,打造“榆塞长城”。

当时雄州多为盐碱地,只适合榆树柳树的生长。何承矩认为,密植榆柳,只留小路,骑兵的马匹是过不去的,也可以有效抵御辽军。

作为关城与塘泊的重要补充,北宋统治者对榆塞给以了高度重视。几任皇帝均曾下诏,划出若干禁山,不许人民入内砍伐山林,以致“积有岁月,茂林成林,险固可恃”。瓦桥一带南北分界之所专植榆柳,中通一径,仅能容一骑。

所以,从沉远泊以西到太行山东麓,天然山林与人工树林组成了一道防御林带,有寨铺,有守兵,有效遏制了契丹铁骑,初步稳定了河北边境。

在“水长城”与“榆塞长城”的限制下,契丹铁骑只能选择从雁门关一带进入河北,或者选择东西官道(东官道是从幽州经雄县或霸州;西官道是从幽州经徐水、满城),这样北宋可以有针对性地布置兵力,对辽军人马给予有效的打击与防卫。

04

杨六郎打造地下长城

从白沟高铁站出来,广场上有一尊醒目雕像,便是驰马擎枪的杨六郎。在雄县宋辽边关地道遗址公园中,同样有一尊杨六郎雕像,不同之处在于表情安然,寓示这里是兵营而不是战场。杨六郎在此坚守长达16年,是当时人们心中的“战神”。

“杨家将”的故事家喻户晓,人们对于“杨六郎镇守三关”并不陌生。其实,早在杨六郎出任“三关大帅”之前,瓦桥(雄县)、益津(霸州)、淤口(信安)等关隘就已经被后周柴荣北伐时收归中原政权。至北宋时期,“三关”便成为边防要地。

虽说同期有水长城和榆塞长城,但对于广袤的冀中平原来说,依然缺乏天然的防御线。好在这里土质特殊,粘土层较厚,地下长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而成。

这是一个秘密军事工程,在正史记录中相当少。明朝嘉靖时《霸州志》上写道:“引马洞,杨延朗所治,始自州城中,通雄县,每遇虏至,潜以出师,多获隽焉。”引马洞,就是地道。

另外在杨氏族谱中也有这样一句话形容杨六郎:“军国重事,持节鄚州诸军事,幽州路马步观察史,检校太傅,上柱国,家住鄚州修德堂。奉上谕密修边关地下战沟”。地下战沟,也是地道。

这些地道的修建方式是先挖出战沟,在沟内砌砖,然后碹顶,再把土填回。

据历史记载,宋辽边关地道从雄县通往霸州,具有藏兵运兵、监测敌情和传递情报等多种功能。地道内还有迷魂洞、陷阱洞等设施,易守难攻。如此宏伟的地下防御工程,堪称古军事史上一大奇迹。更多关于边关地道的奇异之处,我会稍后介绍。

纵观25年宋辽战争史,是一场有进有退,有攻有守的拉锯战。在此过程中,北宋打造了平原版的三大“长城体系”,有效遏制了辽军南进。随着澶渊之盟的缔结,两地从对立走向了融合,人民得以休养生息,为中原与北部边疆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0 阅读:3